一种混合油中间蒸发装置及混合油蒸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467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间蒸发装置及混合油蒸发装置,属于粮油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研发解决的是混合气体直接通过冷凝器进行冷凝,热源未能利用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包括换热器、排水泵、闪蒸罐和中间泵,排水泵与换热器连接,换热器与闪蒸罐连接,闪蒸罐与中间泵连接。充分利用汽提塔和干燥塔中混合气体中的余热,能源利用率提高。利用率提高。利用率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油中间蒸发装置及混合油蒸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间蒸发装置及混合油蒸发装置,属于粮油加工


技术介绍

[0002]在大豆压榨的混合油负压蒸发过程中,传统的蒸发工艺为通过第一长管蒸发器、第二长管蒸发器、和汽提塔三套蒸发设备,在操作压力不低于350mbar的条件下,把温度在55℃左右、浓度为38%左右的混合油进行两次升膜蒸发,把混合油浓度提高到不低95%,最后再经过汽提塔利用水蒸气蒸馏的原理,把混合油浓度提纯到不低于99.5%,来完成溶剂和油脂的分离。该生产工艺在进行第二次蒸发时使用新鲜蒸汽加热完成,蒸汽消耗量高。
[0003]现阶段浸出器混合油罐出来混合油浓度为38%,一蒸完成后出口混合油的温度为60℃、混合油浓度在70%左右。汽提塔和毛油干燥器出来的混合气体是主要成分为水蒸汽和正己烷的混合气体,流量3638kg/h,其中水蒸汽占2420kg/h,操作压力350mbar,温度为98℃左右,混合气体直接通过E126冷凝器进行冷凝,热源未能利用。
[0004]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混合油中间蒸发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研发解决的是混合气体直接通过冷凝器进行冷凝,热源未能利用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混合油中间蒸发装置,包括换热器、排水泵、闪蒸罐和中间泵,排水泵与换热器连接,换热器与闪蒸罐连接,闪蒸罐与中间泵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中间换热器的下端安装有中间进油口,中间换热器的侧壁下部具有中间出水口,中间换热器的侧壁上部具有导热口,中间换热器的侧壁具有中间溶剂出口,中间出水口位于中间溶剂出口下侧,中间换热器的侧壁具有中间出油口,中间出水口与排水泵连接;
[0009]闪蒸罐的上端具有闪蒸溶剂出口,闪蒸罐的下端具有闪蒸出油口,闪蒸罐的侧壁具有闪蒸进油口,中间出油口与闪蒸进油口通过油管连接,闪蒸出油口与中间泵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排水泵与分水箱连接。
[0011]一种混合油中间蒸发装置,包括第一蒸发器、中间蒸发装置、换热器、第二蒸发器、冷凝器、第一油泵、汽提塔、第二油泵和干燥塔,第一蒸发器与中间蒸发装置通过油管连接,中间蒸发装置与换热器通过油管连接,换热器与第二蒸发器连接,第一蒸发器、中间蒸发装置和第二蒸发器均与冷凝器通过冷凝剂管连接,第二蒸发器通过第一油泵与汽提塔连接,汽提塔通过第二油泵与干燥塔连接,汽提塔和干燥塔均通过导热管与中间蒸发装置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蒸发器的下部具有二次蒸汽入口和第一出油口,第一蒸发器的
上端具有第一溶剂出口;
[0013]第二蒸发器的下端具有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第二蒸发器的上端具有第二溶剂出口;
[0014]汽提塔的侧壁具有汽提塔进油口,汽提塔的顶端具有汽提塔导热口,汽提塔的下部具有汽提塔出油口;
[0015]干燥塔的侧壁具有干燥塔进油口,干燥塔的顶端具有干燥塔导热口,干燥塔的下端具有干燥塔出油口;
[0016]冷凝器包括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和第三冷凝器,第一出油口与中间进油口连接,第一溶剂出口、闪蒸溶剂出口和第二溶剂出口均与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连接,干燥塔导热口、汽提塔导热口和第三冷凝器并连接到导热口,中间溶剂出口与第三冷凝器连接,中间泵与换热器连接,换热器与第二进油口连接,第二出油口通过第一油泵与汽提塔进油口连接,汽提塔出油口通过第二油泵与干燥塔进油口连接,干燥塔出油口与末端泵连接。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充分利用汽提塔和干燥塔中混合气体中的余热,能源利用率提高;
[0019]2.闪蒸后的溶剂气体进入冷凝器进行冷凝,立式列管换热器W404的冷凝液经过离心泵打入E129分水箱进行溶剂分水,此套系统通过对汽提塔和干燥塔的余热回收,达到节约蒸发系统新鲜蒸汽使用的目的;
[0020]3.经过第一蒸发器进入到中间换热器内的混合油温度从60℃提高到67℃,混合油浓度从70%提高到了87.8%,每小时节约1.55吨新鲜蒸汽,吨豆节约蒸汽6.2公斤,年开机按照300天算,一台设备每年节约蒸汽成本达120万元,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一种混合油蒸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一种混合油中间蒸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第一蒸发器,10-二次蒸汽入口,11-第一出油口,12-第一溶剂出口,2-中间蒸发装置,21-中间换热器,210-中间进油口,211-中间出水口,212-中间溶剂出口,213-导热口,214-中间出油口,22-排水泵,23-闪蒸罐,231-闪蒸出油口,232-闪蒸进油口,233-闪蒸溶剂出口,24-中间泵,3-换热器,4-第二蒸发器,41-第二进油口,42-第二溶剂出口,43-第二出油口,51-第一冷凝器,52-第二冷凝器,53-第三冷凝器,6-第一油泵,7-汽提塔,71-汽提塔进油口,72-汽提塔导热口,73-汽提塔出油口,8-第二油泵,9-干燥塔,91-干燥塔导热口,92-干燥塔进油口,93-干燥塔出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0025]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连接分为固定连接和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即为不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折边连接、铆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常规固定连接方式,所述可拆
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卡扣连接、销钉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常规拆卸方式,未明确限定具体连接方式时,默认为总能在现有连接方式中找到至少一种连接方式能够实现该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例如:固定连接选择焊接连接,可拆卸连接选择铰链连接。
[0026]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混合油中间蒸发装置,包括换热器21、排水泵22、闪蒸罐23和中间泵24,排水泵22与换热器21连接,换热器21与闪蒸罐23连接,闪蒸罐23与中间泵24连接。
[0027]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混合油中间蒸发装置,所述中间换热器21的下端安装有中间进油口210,中间换热器21的侧壁下部具有中间出水口211,中间换热器21的侧壁上部具有导热口213,中间换热器21的侧壁具有中间溶剂出口212,中间出水口211位于中间溶剂出口212下侧,中间换热器21的侧壁具有中间出油口214,中间出水口211与排水泵22连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油中间蒸发装置,包括换热器(21)、排水泵(22)、闪蒸罐(23)和中间泵(24),排水泵(22)与换热器(21)连接,换热器(21)与闪蒸罐(23)连接,闪蒸罐(23)与中间泵(2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油中间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换热器(21)的下端安装有中间进油口(210),中间换热器(21)的侧壁下部具有中间出水口(211),中间换热器(21)的侧壁上部具有导热口(213),中间换热器(21)的侧壁具有中间溶剂出口(212),中间出水口(211)位于中间溶剂出口(212)下侧,中间换热器(21)的侧壁具有中间出油口(214),中间出水口(211)与排水泵(22)连接;闪蒸罐(23)的上端具有闪蒸溶剂出口(233),闪蒸罐(23)的下端具有闪蒸出油口(231),闪蒸罐(23)的侧壁具有闪蒸进油口(232),中间出油口(214)与闪蒸进油口(232)通过油管连接,闪蒸出油口(231)与中间泵(2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合油中间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泵(22)与分水箱连接。4.一种混合油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蒸发器(1)、中间蒸发装置(2)、换热器(3)、第二蒸发器(4)、冷凝器、第一油泵(6)、汽提塔(7)、第二油泵(8)和干燥塔(9),第一蒸发器(1)与中间蒸发装置(2)通过油管连接,中间蒸发装置(2)与换热器(3)通过油管连接,换热器(3)与第二蒸发器(4)连接,第一蒸发器(1)、中间蒸发装置(2)和第二蒸发器(4)均与冷凝器通过冷凝剂管连接,第二蒸发器(4)通过第一油泵(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明王喜刚武喜东马金刚迟云峰杜元志钱家德宗厚梁耀丹
申请(专利权)人: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