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搭载分子印迹反蛋白石结构微球的鱼骨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具体涉及一种搭载分子印迹反蛋白石结构微球的鱼骨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血液净化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肾病治疗,其原理在于,通过吸附剂或者透析液在体外对患者血液中过量的代谢废物进行清除。但是由于临床治疗过程的漫长性与高风险性,患者会承受较高的生理痛苦与不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相对于在医院接受集中式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更希望便携、简易的血液净化治疗方式。
[0003]分子印迹技术利用印迹聚合物模拟抗体-抗原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类似的锁钥结构,能够对印迹分子进行特异识别。分子印迹技术由于具有稳定性、特异识别性、可重复性等优点,已在仿生传感、医疗诊断、分析化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也正成为血液净化中制备新型吸附材料的研究方向。
[0004]微流控芯片具有液体可控、装置体积小、便携等特点,已在可穿戴肾脏透析装置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采用微流控血液净化芯片存在液体交叉污染、封装密闭性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搭载分子印迹反蛋白石结构微球的鱼骨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阻流单元(1)和下层吸附单元(2),所述上层阻流单元(1)为鱼骨型微流控芯片,所述下层吸附单元(2)包括分子印迹反蛋白石结构微球和吸附底板,所述吸附底板上设有多级吸附微室(2-1)和流体流道,所述分子印迹反蛋白石结构微球搭载于多级吸附微室(2-1)内,所述流体流道包括进液流道(2-2)和出液流道(2-3),分设于多级吸附微室(2-1)两侧,用于流体的注入与收集,所述上层阻流单元(1)和下层吸附单元(2)上下键合封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载分子印迹反蛋白石结构微球的鱼骨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阻流单元(1)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材质的微流控芯片,所述微流控芯片中部设有鱼骨状阻流通道单元(1-1),所述上层鱼骨状微流控芯片(1)上开设有进液口(1-2)和出液口(1-3),所述进液口(1-2)和出液口(1-3)左右对称分布于鱼骨状阻流通道单元(1-1)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搭载分子印迹反蛋白石结构微球的鱼骨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骨状阻流通道单元(1-1)由多条平行均布的鱼骨状阻流通道(1-11)构成,所述鱼骨状阻流通道(1-11)宽200μm,鱼骨状阻流通道(1-11)转折处夹角均为60
°
,相邻鱼骨状流道间隔200μ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搭载分子印迹反蛋白石结构微球的鱼骨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印迹反蛋白石结构微球包含维生素B
12
分子印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搭载分子印迹反蛋白石结构微球的鱼骨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流道(2-2)为分流式进液流道,所述出液流道(2-3)为合流式出液流道,所述进液口(1-2)与进液流道(2-2)的进液口孔位正对,所述出液口(1-3)与出液流道(2-3)的出液口孔位正对,分别用于流体的注入与收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搭载分子印迹反蛋白石结构微球的鱼骨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吸附微室(2-1)由阵列分布的吸附微室级联组成,所述吸附微室由呈120
技术研发人员:赵远锦,陈涵旭,王月桐,池俊杰,张大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鼓楼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