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422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1:22
本申请涉及一种大棚结构,包括两排相互平行的立柱、连接于同一排立柱的横梁、连接于立柱顶部的桁架和横梁,桁架和横梁横跨两排立柱,立柱和衍架的外侧连接有阳光板,衍架中部的底部设置有输送组件,输送组件包括滑块和运输筐,滑块能够沿着大棚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衍架底部,滑块连接有能够带动自身移动的驱动组件,滑块沿着自身滑动方向的前端开设有卡槽和抵接槽,运输筐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卡块的水平截面面积大于连接杆的水平截面面积,卡块与卡槽相适配,连接杆与抵接槽的底部相适配。本申请具有提高大棚内物品运输便利性的效果。物品运输便利性的效果。物品运输便利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棚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大棚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它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因食用菌种植具有投资小、周期短、效益高的特点,食用菌种植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推广。菌包种植是现代食用菌种植的通用方法,菌包是用袋装的培养基植料(如棉籽壳)接入菌种做成的。然后将菌包放入大棚或温室内。
[0003]为食用菌生长而建造的大棚,其通常为用框架支撑的有屋面的各类温室,需要能够保温保湿、通风性良好,以满足食用菌喜阴喜湿、少光好气的特点。
[0004]食用菌进行培育时,通常将制作好的菌包一排排水平叠放在大棚或温室中,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但是对于大体积的大棚来说,菌包向大棚内的放入、食用菌运输处大棚等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大棚内物品运输的便利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大棚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大棚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大棚结构,包括两排相互平行的立柱、连接于同一排立柱的横梁、连接于立柱顶部的桁架,桁架横跨两排立柱,立柱和衍架的外侧连接有阳光板,两排立柱之间设置有两排相互平行的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与衍架固定连接,衍架中部的底部设置有输送组件,输送组件包括滑块和运输筐,滑块能够沿着大棚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衍架底部,滑块连接有能够带动自身移动的驱动组件,滑块沿着自身滑动方向的前端开设有卡槽和抵接槽,卡槽和抵接槽均从滑块移动反向前侧的表面开始并沿着滑块移动反向延伸,抵接槽顶部与卡槽连通,抵接槽沿着远离卡块的方向贯穿滑块,水平且垂直于滑块移动方向为抵接槽和卡槽的宽度方向,抵接槽和卡槽沿着滑块移动方向逐渐变宽,运输筐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卡块的水平截面面积大于连接杆的水平截面面积,卡块与卡槽相适配,连接杆与抵接槽的底部相适配。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菌包向大棚内转移时,将菌包放入到运输筐内,使大棚的入口和出口设置于大棚的两端,将运输筐转移至大棚内的一端时,将连接杆正对卡槽和抵接槽,然后随着滑块的移动,连接杆能够准确进入到抵接槽底部,卡块卡入到卡槽内,此时随着滑块移动,滑块拉动连接杆一同移动,而在大棚内摆放菌包的人员可以走到其靠近滑块滑动路径上的位置,直到运输筐运送到自身旁边时,沿着滑块移动方向,将连接杆拉离卡槽和抵接槽,并将连接杆向一侧拉出,即完成了菌包从大棚入口向菌包摆放位置的自动转移,仅需要人员在大棚宽度方向的一半距离内进行物品转移,而大棚长度方向的物品转移由滑块带动,提高了大棚内物品运输的便利性;当菌包摆放完毕后,或者将摘下的菌类放入到运输筐内,人员拖动空的运输筐或载满菌类的运输筐到滑块移动路径上,然后将运输
筐连接的连接杆卡入到空的卡槽和抵接槽内,运输筐即可被输送走,提高了大棚内物品运输的便利性。
[0008]可选的,所述运输筐的底部连接有万向轮。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运输筐的顶部被滑块拖动时,运输筐的底部与地面之间相对滚动,使滑块能够以较小的拉力拉动运输筐移动,减小了滑块的手里,使衍架受力较小。
[0010]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链轮和链条,链轮水平转动于衍架的底部,链条套设于链轮外部,滑块连接于链条外部,链轮连接有能够带动自身转动的驱动电机。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滑块循环在衍架的底部形成循环,从而滑块能够对对运输筐进行连续输送。
[0012]可选的,所述链条设置相互平行的两条,两个链条之间连接有水平的固定杆和滑移杆,滑块靠近链条的一端开设有固定孔和腰型孔,固定杆位于固定孔内,滑移杆位于腰型孔内。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和滑移杆的设置,使得滑块被固定更为稳定,当连接杆能够较为稳定的卡入到抵接槽和卡槽内,当滑块被链轮带动向上移动,即滑块位于链轮的弧形位置时,滑移杆能够在腰型孔内滑动,从而保证了滑块转向时的顺畅性。
[0014]可选的,每个所述链条连接两个链轮,不同链条连接的链轮正对,且正对的两个链轮之间连接有传动杆,驱动电机与连接有传动杆的链轮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能够带动两个链条同步转动,从而保证了坏块被链条带动移动的稳定性。
[0016]可选的,所述滑块开设有内槽,内槽内设置有稳定组件,稳定组件包括固定块、柱塞、压块、抱杆,柱塞、压块与滑块沿着连接杆进入到抵接槽内的方向与滑块滑动连接,柱塞靠近压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相同且相邻的第一棘齿和第二棘齿,第一棘齿和第二棘齿至少设置一组且所有第一棘齿和第二棘齿绕柱塞轴线分布于柱塞的整个周向,柱塞周向面上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从第一棘齿的底部开始沿着柱塞轴线方向延伸,压块正对柱塞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定位槽一一对应的卡条,固定块固定连接于滑块上且位于内槽内,压块周向上开设有与定位槽一一对应的定位二槽,固定块位于定位二槽内,固定块与定位槽一一对应,卡条和固定块靠近固定块的一端均与第一棘齿和第二棘齿靠近压块的倾斜面相适配,压块远离柱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杆,压杆远离压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压板位于抵接槽内,压杆外套设有第一弹簧,柱塞远离抵接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弹簧,柱塞的周向上固定连接有引导块,从同一组第一棘齿和第二棘齿的第二棘齿位置到定位槽位置,引导块远离柱塞的侧面逐渐远离柱塞的轴线,抱杆铰接于滑块且位于抵接槽的两侧,抱杆的铰接轴线与抵接槽的长度方向平行,抱杆的一端与柱塞的周向抵接,滑块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与抱杆远离柱塞的一侧抵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运输筐与滑块连接时,使连接杆正对卡槽和抵接槽,然后拉住运输筐,随着滑块逐渐连接杆,连接杆逐渐将压板压紧,压板带动压杆、压块和卡条向靠近柱塞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一弹簧被压缩;当卡条与第二棘齿抵接后,压块带动柱塞一同移动,同时第二弹簧被压缩;直到固定块脱离定位槽,此时第二弹簧带动柱塞向靠近压板的方向移动,此时由于第二棘齿与卡条抵接的位置为斜面,从而堵塞与压块相对转动,直到
卡条滑动至第二棘齿靠近第一棘齿的端部,此时固定块与第二棘齿抵接,然后松开运输筐,第一弹簧带动压板、压块、卡条逐渐远离柱塞,此时随着卡条脱离第二棘齿,堵塞进一步转动,直到固定块滑动至第二棘齿靠近第一棘齿的端部,而第二弹簧将柱塞与固定块之间抵紧,同时堵塞的转动,使得引导块一同转动,此时抱杆被引导块引导,抱杆靠近柱塞的一端逐渐远离柱塞,而柱塞的另一端则将连接杆抱紧,使连接杆不会由于自身较大的滑动惯性而与滑块脱离,保证了滑块对运输筐带动滑动的稳定性;当需要将运输筐取下时,拉住需要取下的运输筐,滑块依然在移动,随着滑块逐渐连接杆,连接杆逐渐将压板压紧,压板带动压杆、压块和卡条向靠近柱塞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一弹簧被压缩,当卡条与第一棘齿抵接后,压块带动柱塞一同移动,同时第二弹簧被压缩,直到固定块脱离第二棘齿,此时第二弹簧带动柱塞向靠近压板的方向移动,堵塞与压块相对转动,卡条首先与第一棘齿抵接位置相对滑动,直到卡条正对定位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排相互平行的立柱(1)、连接于同一排立柱(1)的横梁(11)、连接于立柱(1)顶部的桁架(12),桁架(12)横跨两排立柱(1),立柱(1)和衍架的外侧连接有阳光板(13),两排立柱(1)之间设置有两排相互平行的支撑柱(14),支撑柱(14)的顶部与衍架固定连接,衍架中部的底部设置有输送组件(2),输送组件(2)包括滑块(21)和运输筐(22),滑块(21)能够沿着大棚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衍架底部,滑块(21)连接有能够带动自身移动的驱动组件(3),滑块(21)沿着自身滑动方向的前端开设有卡槽(211)和抵接槽(212),卡槽(211)和抵接槽(212)均从滑块(21)移动反向前侧的表面开始并沿着滑块(21)移动反向延伸,抵接槽(212)顶部与卡槽(211)连通,抵接槽(212)沿着远离卡块(222)的方向贯穿滑块(21),水平且垂直于滑块(21)移动方向为抵接槽(212)和卡槽(211)的宽度方向,抵接槽(212)和卡槽(211)沿着滑块(21)移动方向逐渐变宽,运输筐(22)连接有连接杆(221),连接杆(2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222),卡块(222)的水平截面面积大于连接杆(221)的水平截面面积,卡块(222)与卡槽(211)相适配,连接杆(221)与抵接槽(212)的底部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筐(22)的底部连接有万向轮(2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链轮(31)和链条(32),链轮(31)水平转动于衍架的底部,链条(32)套设于链轮(31)外部,滑块(21)连接于链条(32)外部,链轮(31)连接有能够带动自身转动的驱动电机(3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32)设置相互平行的两条,两个链条(32)之间连接有水平的固定杆(321)和滑移杆(322),滑块(21)靠近链条(32)的一端开设有固定孔(216)和腰型孔(217),固定杆(321)位于固定孔(216)内,滑移杆(322)位于腰型孔(217)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链条(32)连接两个链轮(31),不同链条(32)连接的链轮(31)正对,且正对的两个链轮(31)之间连接有传动杆(311),驱动电机(312)与连接有传动杆(311)的链轮(31)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1)开设有内槽(213),内槽(213)内设置有稳定组件(4),稳定组件(4)包括固定块(41)、柱塞(42)、压块(43)、抱杆(44),柱塞(42)、压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一韩余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千荟温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