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食用菌生产用节能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9517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食用菌生产用节能大棚,包括大棚,所述的大棚外部采用PEP保温隔热膜覆盖,大棚的一端设有对开式大门,所述的大棚内地面采用混凝土硬化,地面设置成两边高、中间底的V字型结构,还包括废水回收系统,所述的废水回收系统包括废水净化池,废水净化池设置在地下,废水净化池设置在大棚外侧,所述的地面最低处设有排污口,排污口下端通过管路连通废水净化池上部,还包括雨水收集系统,所述的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槽和蓄水池,雨水收集槽设置在大棚房檐处,蓄水池设置在地下,蓄水池设置在废水净化池旁。设置在废水净化池旁。设置在废水净化池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食用菌生产用节能大棚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食用菌生产用节能大棚。

技术介绍

[0002]2008年以来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据中国食用菌协会调查,2009年全国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246家,2010年增加到443家,2011年达到652家。2011年全国工厂化食用菌日产量达到3183.1吨,比2010年的1712.8吨增长85.8%;年产量达到99.04万吨,比2010年增长了52%。
[0003]我国中小型食用菌工厂化企业属于机械化设施栽培模式,一般采用半机械半人工的作业方式,或采用完全自动化的空调或环境控制设备来控制环境,但我国食用菌生产还有绝大数生产户为农民群体,对于完全自动化及不同地域的环境控制不能完全适用,面对我国广大食用菌种植群体,则需要适应性强、节约能耗成本、降低投资资本和生产成本的模式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食用菌生产用节能大棚,结构简单,建造成本底,适应不同地域使用,节约能耗,降低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食用菌生产用节能大棚,包括大棚,所述的大棚外部采用PEP保温隔热膜覆盖,大棚的一端设有对开式大门,所述的大棚内地面采用混凝土硬化,地面设置成两边高、中间底的V字型结构。
[0006]进一步还包括废水回收系统,所述的废水回收系统包括废水净化池,废水净化池设置在地下,废水净化池设置在大棚外侧,所述的地面最低处设有排污口,排污口下端通过管路连通废水净化池上部。
[0007]进一步还包括雨水收集系统,所述的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槽和蓄水池,雨水收集槽设置在大棚房檐处,蓄水池设置在地下,蓄水池设置在废水净化池旁。
[0008]进一步还包括食用菌专用水冷式空调,所述的食用菌专用水冷式空调设置在大棚对开式大门相对的另一侧,食用菌专用水冷式空调出风口连通大棚内部,食用菌专用水冷式空调水循环系统连通蓄水池。
[0009]进一步还包括太阳能加热系统,所述的太阳能加热系统包括支架和太阳能加热管,所述的支架连接在大棚顶部,太阳能加热管设置有多个,多个太阳能加热管相互连通,太阳能加热管固定在支架上,太阳能加热管进水口通过管路与蓄水池连通,太阳能加热管与食用菌专用水冷式空调水循环系统连通。
[0010]进一步所述的蓄水池通过管路和抽水泵连通废水净化池上部。
[0011]进一步所述的大棚内设有通风管道,通风管道设置在大棚顶部,通风管道延大棚
长度方向布设,通风管道底部延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疏散孔,通风管道一端封闭,通风管道另一端连通食用菌专用水冷式空调出风口。
[0012]进一步所述的大棚内部壁面上设置有LED光源。
[0013]进一步所述的排污口至少设有一个。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通过大棚简单的结构设计降低制造成本;
[0016]2.通过大名地面和肥瘦回收系统方便大棚内部的清洁工作,同时能将清洁过后的废水回收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0017]3.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雨水并将雨水供给使用菌专用水冷式空调和太阳能加热系统,节能环保;
[0018]4.食用菌专用水冷式空调利用太阳能加热系统中的热水形成热风,利用蓄水池中冷水形成冷风,降低食用菌专用水冷式空调使用能耗,节能环保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0019]5.不同地域均可建设本专利技术进行使用,适用性高。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左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图2本专利技术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通风管道仰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大棚,101.地面,102.排污口,103.通风管道,104.疏散孔,2.废水回收系统,201.废水净化池,3.雨水收集系统,301.雨水收集槽,302.蓄水池,303.抽水泵,4.食用菌专用水冷式空调,5.太阳能加热系统,501.支架,502.太阳能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6]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食用菌生产用节能大棚,包括大棚1,所述的大棚1外部采用PEP保温隔热膜覆盖,大棚1的一端设有对开式大门,所述的大棚1内地面101采用混凝土硬化,地面101设置成两边高、中间底的V字型结构,利用大棚1简单的结构设计,可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同时可适应各类地区使用,地面101设置为V字型结构,方便大棚1内部的清洗和消毒工作,废水会带着污物自动向中部较低的位置汇集,避免清洗不彻底以及废水和污物残留的问题。
[0027]进一步还包括废水回收系统2,所述的废水回收系统2包括废水净化池201,废水净化池201设置在地下,废水净化池201设置在大棚1外侧,所述的地面101最低处设有排污口102,排污口102下端通过管路连通废水净化池201上部,利用排污口102将废水和污物汇集至废水净化池201中,既方便了废水污物的排放,同时可利用废水净化池201对废水进行沉淀,并利用现有技术的常规手段进行消毒,即可二次利用,可用于其它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等,在大棚1完成一个周期的生产后对废水净化池201进行清洁。
[0028]进一步还包括雨水收集系统3,所述的雨水收集系统3包括雨水收集槽301和蓄水池302,雨水收集槽301设置在大棚1房檐处,蓄水池302设置在地下,蓄水池302设置在废水
净化池201旁,利用雨水收集系统3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蓄水池302对雨水进行沉淀和消毒,即可二次利用,在大棚1完成一个周期的生产后对蓄水池302进行清洁,有效利用自然资源,节约成本,经济环保。
[0029]进一还包括食用菌专用水冷式空调4,所述的食用菌专用水冷式空调4设置在大棚1对开式大门相对的另一侧,食用菌专用水冷式空调4出风口连通大棚1内部,食用菌专用水冷式空调4水循环系统连通蓄水池302,由于蓄水池302埋于低下,因此水温较低,食用菌专用水冷式空调4利用蓄水池302中的水为介质形成冷风可对大棚1内部进行循环降温,避免使用压缩机而提升经济和电力成本,节能环保,需要对大棚1内部增温时可采用食用菌专用水冷式空调4自带的加热功能输出热风,而此时蓄水池302中的水也可形成循环对食用菌专用水冷式空调4进行降温工作。
[0030]进一步还包括太阳能加热系统5,所述的太阳能加热系统5包括支架501和太阳能加热管502,所述的支架501连接在大棚1顶部,太阳能加热管502设置有多个,多个太阳能加热管502相互连通,太阳能加热管502固定在支架501上,太阳能加热管502进水口通过管路与蓄水池302连通,太阳能加热管502与食用菌专用水冷式空调4水循环系统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食用菌生产用节能大棚,包括大棚(1),所述的大棚(1)外部采用PEP保温隔热膜覆盖,大棚(1)的一端设有对开式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棚(1)内地面(101)采用混凝土硬化,地面(101)设置成两边高、中间底的V字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食用菌生产用节能大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水回收系统(2),所述的废水回收系统(2)包括废水净化池(201),废水净化池(201)设置在地下,废水净化池(201)设置在大棚(1)外侧,所述的地面(101)最低处设有排污口(102),排污口(102)下端通过管路连通废水净化池(201)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食用菌生产用节能大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雨水收集系统(3),所述的雨水收集系统(3)包括雨水收集槽(301)和蓄水池(302),雨水收集槽(301)设置在大棚(1)房檐处,蓄水池(302)设置在地下,蓄水池(302)设置在废水净化池(201)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食用菌生产用节能大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食用菌专用水冷式空调(4),所述的食用菌专用水冷式空调(4)设置在大棚(1)对开式大门相对的另一侧,食用菌专用水冷式空调(4)出风口连通大棚(1)内部,食用菌专用水冷式空调(4)水循环系统连通蓄水池(30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武云温海贵李志刚戴飞史瑞杰张仕林曲浩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