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撞色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颜料技术

技术编号:271402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1:05
本申请涉及包装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撞色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颜料。该撞色膜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材层与颜料层,颜料层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第N+1颜料层位于第N颜料层上方;第N颜料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N颜色区;第N+1颜料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N+1颜色区,且第N颜色区与对应的第N+1颜色区部分重合;各颜料层均由颜料涂覆形成。在制备撞色膜的过程中,由于颜色区具有重合部分,所以在调配颜色时,可以根据颜料色彩叠加,减少涂覆步骤,也可以减少叠加颜料的配置,制得的撞色膜的颜色具有过渡,较为美观。较为美观。较为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撞色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颜料


[0001]本申请涉及包装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撞色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颜料。

技术介绍

[0002]包装材料是指用于制造包装容器、包装装潢、包装印刷、包装运输等满足产品包装要求所使用的材料,目前,由于包装膜较为方便,且成本较低,在包装材料中,包装膜广泛应用。包装膜通常使用PP、PVC、PET或BOPP等材料制成。
[0003]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通常会将包装膜上印刷有不同颜色的油墨,以满足不同包装需求。
[0004]但是,目前在包装膜上,同时涂覆有不同的颜色以形成的撞色膜,涂覆步骤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便于生产撞色膜,本申请提供一种撞色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颜料。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撞色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撞色膜,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材层与颜料层,颜料层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第N+1 颜料层位于第N颜料层上方,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各颜料层均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颜色区,即第N颜料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N颜色区,第N+1颜料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N+1颜色区,且第N颜色区与对应的第N+1颜色区部分重合所述各颜料层均由颜料涂覆形成。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生产撞色膜时,由于第N颜色区与对应的第N+1颜色区部分重合,所以重合的区域的颜色实际上为第N颜色区与第N+1颜色区的颜色的叠加,比如,第N颜色区为黄色,第N+1颜色区为红色,那么二者的重合区域为橙色。所以在制备该撞色膜时,不需要涂覆橙色的颜色区,即可得到三种颜色的撞色膜。在印刷油墨的过程中,可以降低中间颜色(叠加色得到)的颜料进行印刷,可以大大减少印刷中的步骤,减少印刷与固化所需的时间,节约生产的步骤。
[0008]优选的,所述颜料层的总厚度为100-300μm。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颜料层的总厚度为100-300μm时所制得的撞色膜,其色泽较好,且透光性较好。
[0010]优选的,所述基材为PP、PVC、PET或BOPP中的任意一种。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材可以使用PP、PVC、PET或BOPP中的任意一种,所制得的撞色膜质量均较好。
[001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颜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颜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2-8份天拿水;4-10份油墨;0.1-0.75份色粉;
0.05-0.15份改性附着剂;所述改性附着剂由下述方法制得:步骤一:将重量份为1-2份四硼酸钠溶于甲醇中,形成质量浓度为13-15%的溶液,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重量份为3-5份角豆胶,搅拌均匀,过滤,将滤渣烘干并粉碎,得到混合物A;步骤二:将重量份为50-60份二甲苯、10-20份甲醇、10-15份马来酸酐树脂与20-28份醋酸丁酯加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B;步骤三,将重量份15-20份聚氨酯树脂与10-15份蓖麻油混合并加热至50-60℃,加入3-5份混合物A,搅拌均匀,冷却至40-45℃后,加入80-100份混合物B,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得到所述改性附着剂。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天拿水作为溶剂,将油墨、色粉分散在颜料中,改性附着剂可以便于颜料附着于基材上。将颜料涂覆在基材表面后,天拿水挥发后,油墨形成表面薄膜。不同颜色的色粉可以形成不同颜色。改性附着剂,在生产的过程中,先将四硼酸钠与甲醇协同,使得角豆胶活化,形成胶状物,提高其粘附性。马来酸酐树脂与醋酸丁酯协调,调配成改性附着剂的主体,使其易于油墨、色粉相容,除此之外,聚氨酯树脂、蓖麻油与角豆胶协同,以提高聚氨酯树脂的相容性与分散性,便于聚氨酯树脂、马来酸酐树脂与醋酸丁酯共同组成附着能力较好的改性附着剂。除此之外,角豆胶在蓖麻油的作用下,在附着剂中分散的较为均匀。角豆胶可以与色粉分散地更加均匀,使颜料颜色更加准确。
[0014]优选的,所述改性附着剂中的角豆胶为改性角豆胶,所述改性角豆胶由下述方法制得:步骤一:将脱乙酰甲壳素与羟基乙酸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加热至70-80℃,保持该温度下搅拌1-3h,烘干后得到预处理后的脱乙酰甲壳素;步骤二:将重量份为10-15份的角豆胶浸泡在100-120份的50-60℃的水中1-2h,搅拌均匀,加入重量份为3-6份步骤一得到的预处理后的脱乙酰甲壳素,超声10-20min,冷却至室温后烘干,得到改性角豆素。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制备改性角豆胶时,通过羟基乙酸与脱乙酰甲壳素进行接枝,得到表面接枝有羧基的预处理后的脱乙酰甲壳素,后将其与浸泡后的角豆胶超声处理,使二者连接,使得角豆素更易活化,且活化后的角豆素更易分散在附着剂中。
[0016]优选的,所述改性角豆胶由下述方法制得:步骤一:将重量份为15份脱乙酰甲壳素与8份羟基乙酸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加热至 75℃,保持该温度下搅拌2h,烘干后得到预处理后的脱乙酰甲壳素;步骤二:将重量份为12份的角豆胶浸泡在110份的55℃的水中1.2h,搅拌均匀,加入重量份为5份步骤一得到的预处理后的脱乙酰甲壳素,超声15min,冷却至室温后烘干,得到改性角豆素。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选用上述方法以及重量比制得的改性角豆素,其较易分散在改性附着剂中。
[0018]优选的,所述油墨为光油。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油作为成膜物质,可以在颜料涂覆后,在基材表面形成一层较为致密的膜,结合附着剂,将色粉固定在基材的表面。
[0020]优选的,所述色粉为桃红色粉、红色色粉、黄色色粉、兰色色粉与黑色色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色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对应的色粉混合组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保护的色粉可以是任意颜色的色粉,不仅仅包括上述颜色色粉。
[0022]优选的,一种金色颜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3份天拿水;5份油墨;0.25份黄色色粉;0.1份改性附着剂。
[0023]优选的,一种桃红色颜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3份天拿水;5份油墨;0.45份桃红色色粉;0.12份改性附着剂。
[0024]优选的,一种兰色颜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3份天拿水;5份油墨;0.30份兰色色粉;0.11份改性附着剂。
[0025]优选的,一种棕色颜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6份天拿水;8份油墨;0.15份红色色粉;0.30份黄色色粉;0.10份黑色色粉;0.1份改性附着剂。
[0026]优选的,一种红色颜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3份天拿水;5份油墨;0.55份红色色粉;0.15份桃红色色粉;0.1份改性附着剂。
[0027]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颜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颜料的制备方法,将天拿水、油墨、色粉与改性附着剂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所述颜料。
[00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制备颜料时,将天拿水、油墨、色粉与改性附着剂混合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撞色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材(1)层与颜料层(2),颜料层(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第N+1颜料层位于第N颜料层(2)上方,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各颜料层(2)均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颜色区(3),即第N颜料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N颜色区,第N+1颜料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N+1颜色区,且第N颜色区与对应的第N+1颜色区部分重合;所述各颜料层(2)均由颜料涂覆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撞色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颜料层(2)的总厚度为100-30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撞色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1)为PP、PVC、PET或BOPP中的任意一种。4.一种颜料,其特征在于,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2-8份 天拿水;4-10份 油墨;0.1-0.75份 色粉;0.05-0.15份 改性附着剂;所述改性附着剂由下述方法制得:步骤一:将重量份为1-2份四硼酸钠溶于甲醇中,形成质量浓度为13-15%的溶液,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重量份为3-5份角豆胶,搅拌均匀,过滤,将滤渣烘干并粉碎,得到混合物A;步骤二:将重量份为50-60份二甲苯、10-20份甲醇、10-15份马来酸酐树脂与20-28份醋酸丁酯加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B;步骤三,将重量份15-20份聚氨酯树脂与10-15份蓖麻油混合并加热至50-60℃,加入3-5份混合物A,搅拌均匀,冷却至40-45℃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祥赵承璞赵文芳郁金峰曾荣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日彩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