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热封装置和电池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3969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0:59
电池包括电池元件、收纳体和阀装置。收纳体将电池元件收纳于内部。阀装置与收纳体的内部连通。在收纳体的周缘,热熔接性树脂层相对。在收纳体的周缘形成有相对的热熔接性树脂层彼此熔接而成的周缘接合部。阀装置构成为能够在由于收纳体的内部产生的气体而使收纳体的内部的压力上升的情况下降低该压力。阀装置包含:位于比周缘接合部的外侧的端缘靠外侧的第一部分;和在周缘接合部中被热熔接性树脂层夹持的第二部分。在周缘接合部中的由热熔接性树脂层来夹持第二部分的夹持部分的外表面形成有凹凸部。有凹凸部。有凹凸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池、热封装置和电池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热封装置和电池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日本特开2016-152231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具有电池元件和将该电池元件收纳于内部的封入袋的锂离子电池。该锂离子电池中,在封入袋安装有单向排气阀。当伴随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而在封入袋内产生气体时,过量的气体会从单向排气阀排出(参照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5223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7]上述专利文献1中没有公开用于维持封入袋(收纳体的一例)的密封性的具体的方法。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锂离子电池,密封性可能在单向排气阀的周围降低。
[0008]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维持收纳体的密封性的电池、制造该电池时所使用的热封装置和该电池的制造方法。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电池元件、收纳体和阀装置。收纳体由至少依次具有基材层、阻隔层和热熔接性树脂层的层叠体构成,用于将电池元件收纳于内部。在收纳体的周缘,热熔接性树脂层相对。在收纳体的周缘形成有相对的热熔接性树脂层彼此熔接而成的周缘接合部。阀装置与收纳体的内部连通。阀装置构成为能够在由于收纳体的内部产生的气体而使收纳体的内部的压力上升的情况下降低该压力。阀装置包含:位于比周缘接合部的外侧的端缘靠外侧的第一部分;和在周缘接合部中被热熔接性树脂层夹持的第二部分。在周缘接合部中的由热熔接性树脂层来夹持第二部分的夹持部分的外表面形成有凹凸部。
[0011]该电池中,在周缘接合部中的由热熔接性树脂层来夹持第二部分的夹持部分的外表面形成有凹凸部。即,该电池中,热熔接性树脂和第二部分在凹状的部分牢固地接合。因此,根据该电池,能够抑制阀装置的周围的密封性的降低,能够维持收纳体的密封性。另外,该电池中,通过凹凸部来区分热熔接性树脂,因此,热熔接性树脂不会流通过多的量。因此,该电池中,热熔接性树脂层整体不会减薄过多的量。其结果,根据该电池,能够抑制在第二部分的周围、特别是内端部的第二部分和收纳体的密封部产生绝缘击穿的可能性。
[0012]所述电池中,凹凸部也可以由在夹持部分的外表面沿阀装置的周向延伸的凹条构成,凹条的深度为0.05mm~1mm。
[0013]另外,俯视时,设置于电池的上表面侧的凹条的位置与设置于电池的下表面侧的
凹条的位置也可以不重叠。
[0014]该电池中,在对收纳体的外表面赋予凹条的情况下,在电池的上表面侧和下表面侧施加力的位置(阀装置的轴向上的位置)不同。因此,根据该电池,在制造时施加于电池的力被分散,因此,能够抑制在制造过程中施加于第二部分或收纳体的局部的损伤。
[0015]所述电池中,凹凸部也可以由形成于所述夹持部分的外表面的粗糙面(梨皮面)构成,粗糙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1μm~20μm。
[0016]在所述电池的上表面侧,凹凸部也可以包含第一凹部和突出到比第一凹部靠电池的上表面侧的第一凸部,在所述电池的下表面侧,凹凸部包含第二凹部和突出到比第二凹部靠电池的下表面侧的第二凸部,第一凹部的下端部和第二凹部的上端部也可以带圆弧。
[0017]该电池中,第一凹部的下端部和第二凹部的上端部带圆弧。即,在该电池的制造过程中,在赋予第一及第二凹部时不使用锐利的部件。因此,根据该电池,能够抑制在制造过程中施加于第二部分或收纳体的局部的损伤。
[0018]所述电池中,也可以在第二部分的外周与热熔接性树脂层之间配置有粘接性部件,该粘接性部件构成为能够与第二部分和热熔接性树脂层双方粘接。
[0019]该电池中,可与热熔接性树脂层粘接的粘接性部件粘接于第二部分的外周。因此,根据该电池,不管第二部分的材料,均能够容易地维持收纳体和阀装置的粘接状态。
[0020]在25℃环境下,依照JIS Z2331:2006“氦泄漏试验方法”的“真空吹附法(喷雾法)”中规定的方法测定的、从阀装置的二次侧向一次侧的氦泄漏量也可以为5.0
×
10-11
Pa
·
m3/sec以上、5.0
×
10-6
Pa
·
m3/sec以下。
[0021]根据该电池,在收纳体的内部产生了气体的情况下,能够将该气体适当释放到收纳体的外部,且能够高度抑制水分从外部环境向收纳体的内部的侵入。
[0022]所述电池中,收纳体的内部所产生的气体经由阀装置释放到收纳体的外部之后的收纳体的厚度方向上的最大变形也可以低于30%。
[0023]根据该电池,在适当的时刻经由阀装置释放气体,因此,能够降低产生经由阀装置向收纳体的外部释放气体后,在收纳体形成较大的皱褶的情况以及收纳体的形状大幅变形的情况的可能性。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热封装置,使用于电池的制造。电池包括电池元件、收纳体和阀装置。收纳体由至少依次具有基材层、阻隔层及热熔接性树脂层的层叠体构成,用于将电池元件收纳于内部。在收纳体的周缘,热熔接性树脂层相对。在收纳体的周缘形成有相对的热熔接性树脂层彼此熔接而成的周缘接合部。阀装置与收纳体的内部连通。阀装置构成为能够在由于收纳体的内部产生的气体而使收纳体的内部的压力上升的情况下降低该压力。阀装置包含:位于比周缘接合部的外侧的端缘靠外侧的第一部分;和在周缘接合部中被热熔接性树脂层夹持的第二部分。热封装置包括密封头和加热部。密封头构成为能够夹持收纳体的周缘中的热熔接性树脂层夹持第二部分的夹持部分的外表面。加热部构成为能够加热密封头。在密封头中的夹持夹持部分的外表面的夹持面形成有凹凸部。
[0025]该热封装置中,在密封头中的夹持所述夹持部分的外表面的夹持面形成有凹凸部。因此,根据该热封装置,能够在所述夹持部分的外表面形成凹凸部。即,根据该热封装置,即使不施加强至必要以上的压力,也能够使热熔接性树脂和第二部分在电池的凹状的部分牢固地接合。
[0026]所述热封装置中,凹凸部也可以由形成于夹持面的凸条构成,凸条沿着在使用热封装置时成为电池的宽度方向的方向延伸,凸条的高度为0.05mm~1mm。
[0027]所述热封装置中,凹凸部也可以由形成于夹持面的粗糙面构成,粗糙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1μm~20μm。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的制造方法,其是使用了所述热封装置的电池的制造方法。该电池的制造方法包含:加热密封头的步骤;用密封头来夹持收纳体的周缘中的热熔接性树脂层夹持第二部分的夹持部分的外表面的步骤。
[0029]根据该电池的制造方法,能够在收纳体的周缘中的热熔接性树脂层夹持第二部分的夹持部分的外表面形成凹凸部。即,根据该电池的制造方法,即使不施加强至必要以上的压力,也能够使热熔接性树脂和第二部分在电池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元件;用于将所述电池元件收纳于内部的收纳体,该收纳体由至少依次具有基材层、阻隔层和热熔接性树脂层的层叠体构成;和与所述收纳体的内部连通的阀装置,在所述收纳体的周缘,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相对,在所述收纳体的周缘形成有相对的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彼此熔接而成的周缘接合部,所述阀装置构成为能够在由于所述收纳体的内部产生的气体而使所述收纳体的内部的压力上升的情况下降低该压力,所述阀装置包含:位于比所述周缘接合部的外侧的端缘靠外侧的第一部分;和在所述周缘接合部中被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夹持的第二部分,在所述周缘接合部中的由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来夹持所述第二部分的夹持部分的外表面形成有凹凸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部由在所述夹持部分的外表面沿所述阀装置的周向延伸的凹条构成,所述凹条的深度为0.05mm~1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俯视时,设置于所述电池的上表面侧的所述凹条的位置与设置于所述电池的下表面侧的所述凹条的位置不重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部由形成于所述夹持部分的外表面的粗糙面构成,所述粗糙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1μm~20μm。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的上表面侧,所述凹凸部包含第一凹部和突出到比所述第一凹部靠所述电池的上表面侧的第一凸部,在所述电池的下表面侧,所述凹凸部包含第二凹部和突出到比所述第二凹部靠所述电池的下表面侧的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凹部的下端部和所述第二凹部的上端部带圆弧。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周与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之间配置有粘接性部件,该粘接性部件构成为能够与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双方粘接。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25℃环境下,依照JIS Z2331:2006“氦泄漏试验方法”的“真空吹附法(喷雾法)”中规定的方法来测定的所述阀装置的从二次侧向一次侧的氦泄漏量为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望月洋一高萩敦子山下力也佐佐木美帆
申请(专利权)人: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