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389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依次经脱氮工艺、混凝工艺、沉淀工艺和MBR工艺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氮工艺的处理流程为: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硫自养反硝化。主要针对老龄碳氨比失衡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同时考虑到渗滤液老化、浓缩,结合新鲜渗滤液、餐厨垃圾混合液与其他碳源的综合处理问题,通过短程消化反硝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垃圾填埋法因其处理成本低,在我国被广泛应用,然而在填埋过程中及填埋完成后,不可避免会产生垃圾渗滤液。而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具有高COD、高氨氮、高总氮的特点,其中COD浓度高达10000~20000mg/L左右,氨氮和总氮浓度高达1500~2000mg/L左右。若处理不当,则会对水资源、周边土壤以及大气环境造成污染,从而威胁人体健康,而这也失去了卫生填埋的意义。因此,妥善处理好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消除垃圾渗滤液对环境的影响是防止二次污染最重要的措施。
[0003]目前,垃圾渗滤液的生化处理一般用于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而生物脱氮除碳处理因其费用低、效果好,一般作为主体工艺。但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有机物、高氨氮、高盐分的特种废水,且其水质随时间推移而变化,而晚期垃圾渗滤液pH呈弱碱性,BOD5/COD比值降低,一般低于0.1,可生化性变差,且氨氮含量增高,C/N低,这无疑给其生物处理造成了很大困难。因此,开发高效节能的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工艺意义重大。传统硝化反硝化脱氮方法面临着达标排放和节能降耗两方面难题。一方面,当进水碳氮比较低,可利用的有机碳源不足时,需投加大量外碳源以达到完全反硝化脱氮效果。另一方面,硝化过程所需的曝气能耗大大增加污水处理厂耗电量和运行费用。此外,传统生物脱氮工艺中大量剩余污泥的处理也使得污水厂运行费用进一步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低成本且保障出水水质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工艺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
[000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依次经脱氮工艺、混凝工艺、沉淀工艺和MBR工艺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氮工艺的处理流程为: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硫自养反硝化。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是通过SBR池来实现的,在SBR池上连接与之连通的A池,并在A池和SBR池内设置推流器来促使污水流动。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厌氧氨氧化过程是通过厌氧氨氧化池来实现的,经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后的污水经均质处理后通过布水穿孔管进入厌氧氨氧化池。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硫自养反硝化过程是通过硫自养反硝化池来实现的,经厌氧氨氧化处理后的污水经均质处理后通过布水穿孔管进入硫自养反硝化池。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混凝工艺通过混凝池来实现,污水经混凝反应后,通过阀门控制进入气浮池或沉淀池中沉淀;沉淀后的污水进入浸没式MBR池,所述浸没式MBR池通过所述曝气增氧开关控制其厌氧或好氧条件;所述浸没式MBR池出水进入除盐装置除盐。
[0012]一种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按照渗滤液水流方向,包括依次连通的脱氮池、混凝单元、浸没式MBR池以及除盐装置;在所述脱氮池、所述混凝单元和所述浸没式MBR池上连接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连接压滤设备;所述脱氮池包括依次连通的A池、SBR池、出水池一、均质池一,与所述均质池一连通的厌氧氨氧化池,与所述厌氧氨氧化池连通的均质池二,与所述均质池二连通的硫自养反硝化池,以及与所述硫自养反硝化池连通的出水池二;所述混凝单元包括与所述出水池二连接的混凝池,与所述混凝池连接的气浮池和沉淀池;所述混凝池设置有搅拌装置和加药装置,所述混凝池通过阀开关控制所述混凝池的出水输送至所述气浮池或所述沉淀池。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所述A池上设有与所述SBR池连接的SBR 池回流装置,在所述均质池一上设有与所述出水池二连接的出水池二回流装置以及与所述均质池二连接的均质池二回流装置,在所述出水池二上设有与所述压滤设备连接的出水池二排泥管以及与所述混凝池连接的出水管。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除盐装置包括DTRO装置、MVR装置、电渗析装置和纳滤装置,所述除盐装置通过阀开关控制所述浸没式MBR池的出水输送至任一所述除盐装置。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各池上连接有放空管,各所述放空管连接一事故池,所述事故池的出水管与所述脱氮池的进水端连接。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所述脱氮池的进水管和混凝池之间设有超越管。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主要针对老龄碳氨比失衡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同时考虑到渗滤液老化、浓缩,结合新鲜渗滤液、餐厨垃圾混合液与其他碳源的综合处理问题,通过短程消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硫自养反硝化对垃圾渗滤进行氨氮去除,经混凝单元去除无机物,通过MBR池去除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再由除盐装置去除盐分,解决传统生化工艺处理过程中的碳源投加量大、污泥产量大等问题,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供渗滤液处理出水水质。
附图说明
[0019]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的流程图。
[0020]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0021]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的脱氮池平面图。
[0022]图4所示为图3中2-2剖面图。
[0023]图5所示为图3中5-5剖面图。
[0024]图6所示为图3中4-4剖面图。
[0025]图7所示为图3中3-3剖面图。
[0026]图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的混凝池的平面图。
[0027]图9所示为图8中1-1剖面图。
[0028]图10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的竖流式气浮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的竖流式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的浸没式 MBR池的平面图。
[0031]图13所示为图12中2-2剖面图。
[0032]图1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的事故池的平面图。
[0033]图15所示图14中1-1的剖面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
[0035]1:脱氮池,2:混凝单元,3:浸没式MBR池,4:除盐装置,5:压滤设备,6:曝气鼓风机,7:加药罐。
[0036]101:进水管,102:SBR池回流管,103:SBR池放空管,104:曝气主管,105:出水池一放空管,106:均质池一进水管,107:均质池一放空管,108:出水池二回流管,109:均质池二回流管,110:AX-2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依次经脱氮工艺、混凝工艺、沉淀工艺和MBR工艺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氮工艺的处理流程为: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硫自养反硝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是通过SBR池来实现的,在SBR池上连接与之连通的A池,并在A池和SBR池内设置推流器来促使污水流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氨氧化过程是通过厌氧氨氧化池来实现的,经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后的污水经均质处理后通过布水穿孔管进入厌氧氨氧化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硫自养反硝化过程是通过硫自养反硝化池来实现的,经厌氧氨氧化处理后的污水经均质处理后通过布水穿孔管进入硫自养反硝化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工艺通过混凝池来实现,污水经混凝反应后,通过阀门控制进入气浮池或沉淀池中沉淀;沉淀后的污水进入浸没式MBR池,所述浸没式MBR池通过所述曝气增氧开关控制其厌氧或好氧条件;所述浸没式MBR池出水进入除盐装置除盐。6.一种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按照渗滤液水流方向,包括依次连通的脱氮池、混凝单元、浸没式MBR池以及除盐装置;在所述脱氮池、所述混凝单元和所述浸没式MBR池上连接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连接压滤设备;所述脱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小平夏海波罗旺兴廖梓良魏世平黄明珠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水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