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踝关节下胫腓联合损伤用镁合金螺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350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2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镁合金螺钉应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踝关节下胫腓联合损伤用镁合金螺钉,该镁合金螺钉在使用时,所述使用的万向旋拧器,包括支撑外壳、旋拧柱和调节块;所述支撑外壳的上表面固连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部转动连接有旋拧柱;所述支撑外壳的下表面位置螺纹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表面滑动连接有调节块;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的实现了旋拧方向的转换,通过万向旋拧器,使得需要倾斜打入骨内的螺钉,打入前期就进行方向固定,然后通过垂直拧动,即可实现对螺钉的斜向传动,保证了螺钉的斜向打孔的稳定性,便利于骨复位和固定手术中的斜向固定连接,并且通过使用镁合金螺钉,实现了螺钉长期共存于人体的骨骼内部。实现了螺钉长期共存于人体的骨骼内部。实现了螺钉长期共存于人体的骨骼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踝关节下胫腓联合损伤用镁合金螺钉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镁合金螺钉应用
,具体的说是一种踝关节下胫腓联合损伤用镁合金螺钉。

技术介绍

[0002]镁及镁合金材料作为骨科内植物的研究进一步深化,镁合金具有以下特性:镁是一种密度极低的金属,密度为1.74g/cm2,与人骨密度(1.75g/cm2)接近,镁的弹性模量为41~45GPa,较传统的金属内植物更接近骨组织,镁元素是人体内的微量元素之一,其中一半存在于骨组织中,因此,只要控制镁及镁合金内植物的腐蚀降解速率,植入镁及镁合金材料后不会引起血清Mg2+升高,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镁及镁合金在体液环境下易被腐蚀,而易被腐蚀性成为了其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基础,镁及镁合金被腐蚀后产生的无毒氧化物可通过肾脏经尿排出体外,并且当其用于骨组织周围时,其降解产物还具有成骨作用,近年来,随着冶金技术的提高和电化学工艺的发展,镁内固定物的纯度大大提高,并且多种类型镁合金的研发,使得降解速率问题也得到解决,Chaya将纯度为99.9%的镁螺钉及钢板植入兔尺骨,4周后评价骨折愈合情况,通过Micro-CT发现内固定物开始降解,镁并未抑制骨折断端的生长和塑形,并发现镁材料周围大量新生骨长入,桥接于骨折断端间16周后骨折完全愈合,内植物完全降解,镁合金还被用于填充材料治疗由于创伤、感染、肿瘤等原因造成的结构性骨缺损、骨不连等骨科临床上较棘手的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目前下胫排联合损伤分离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和固定,固定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螺钉,骨科临床常用的金属材料有医用不锈钢、钛合金、铬合金等,这类医用金属材料均为惰性金属,作为骨或关节替代物、骨折内固定物,已在临床长期使用,但仍存在以下缺点:一是力学缺陷,即植入物的弹性模量与骨组织不匹配,植入后会产生“应力遮挡”效应,导致骨愈合速度减慢、自体骨质吸收、骨质疏松;二是生物学缺陷,即植入物长期留存在体内,可能与周围组织摩擦后产生磨屑,释放有毒离子,造成植入物周围炎性反应、过敏反应,影响机体健康,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内植物,同时在进行踝关节下胫腓联合修复手术时,手术医生需要将螺钉打入到下胫排联合部位的骨内,实现对下胫排联合部位骨的复位和固定修复,但是由于骨折的方向的不确定性,每场手术螺钉固定方向均不同,通过不同打入骨内的连接,以适应不同骨折的复位和固定连接,当螺钉垂直的打入骨内时,较为方便轻松,但是当以倾斜方式打入骨内时,容易出现螺钉偏向、折弯以及难以转动操作等问题。
[0004]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司设计研发了一种踝关节下胫腓联合损伤用镁合金螺钉,通过使用特殊的万向旋拧器,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下胫排联合损伤分离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和固定,固定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螺钉,骨科临床常用的金属材料有医用不锈钢、钛合金、铬合金等,这类医用金属材料均为惰性金属,作为骨或关节替代物、骨折内固定物,已
在临床长期使用,但仍存在以下缺点:一是力学缺陷,即植入物的弹性模量与骨组织不匹配,植入后会产生“应力遮挡”效应,导致骨愈合速度减慢、自体骨质吸收、骨质疏松;二是生物学缺陷,即植入物长期留存在体内,可能与周围组织摩擦后产生磨屑,释放有毒离子,造成植入物周围炎性反应、过敏反应,影响机体健康,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内植物,同时在进行踝关节下胫腓联合修复手术时,手术医生需要将螺钉打入到下胫排联合部位的骨内,实现对下胫排联合部位骨的复位和固定修复,但是由于骨折的方向的不确定性,每场手术螺钉固定方向均不同,通过不同打入骨内的连接,以适应不同骨折的复位和固定连接,当螺钉垂直的打入骨内时,较为方便轻松,但是当以倾斜方式打入骨内时,容易出现螺钉偏向、折弯以及难以转动操作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踝关节下胫腓联合损伤用镁合金螺钉。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踝关节下胫腓联合损伤用镁合金螺钉,所述螺钉为圆柱体结构设计;所述螺钉的下端面倒有斜角;所述螺钉的表面攻有螺纹;所述螺钉的螺纹面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数量为四,且均匀分布;
[0007]该镁合金螺钉在使用时,通过将螺钉加入到万向旋拧器中,通过万向旋拧器将该螺钉拧入到骨内;所述万向旋拧器包括支撑外壳、旋拧柱和调节块;所述支撑外壳为圆柱体结构设计;所述支撑外壳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靠近支撑外壳的上表面位置固连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旋拧柱;所述旋拧柱的表面靠近旋拧柱的下端面位置固连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数量为二,且上下分布;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表面均开设有第一穿孔,两个第一支撑板的表面第一穿孔数量均为三,且上下相对应;上下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穿孔之间均共同开设有同一个第一传动柱;所述通孔的内部靠近支撑外壳的下表面位置螺纹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球槽;所述球槽的内部开设有弧形导孔;所述弧形导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环;所述转环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调节块的上表面固连有导环;所述导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动力柱;所述动力柱的内部固连有均匀布置的条形柱,且条形柱滑动连接于导槽的内部;所述动力柱的表面靠近动力柱的上端面位置固连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数量为二,且上下分布;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表面均开设有第二穿孔,两个第二支撑板的表面第二穿孔数量均为三,且上下相对应;上下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二穿孔之间均共同开设有同一个第二传动柱;所述第二传动柱与对应的第一传动柱之间铰连接;
[0008]工作时,现有技术中,目前下胫排联合损伤分离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和固定,固定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螺钉,骨科临床常用的金属材料有医用不锈钢、钛合金、铬合金等,这类医用金属材料均为惰性金属,作为骨或关节替代物、骨折内固定物,已在临床长期使用,但仍存在以下缺点:一是力学缺陷,即植入物的弹性模量与骨组织不匹配,植入后会产生“应力遮挡”效应,导致骨愈合速度减慢、自体骨质吸收、骨质疏松;二是生物学缺陷,即植入物长期留存在体内,可能与周围组织摩擦后产生磨屑,释放有毒离子,造成植入物周围炎性反应、过敏反应,影响机体健康,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内植物,同时在进行踝关节下胫腓联合修复手术时,手术医生需要将螺钉打入到下胫排联合部位的骨内,实现对下胫排联合部位骨的复位和固定修复,但是由于骨折的方向的不确定性,每场手术螺钉固定方向均不同,通过不同打入骨内的连接,以适应不同骨折的复位和固定连接,当螺钉垂直的打入骨内时,较为方便轻松,但是当以倾斜方式打入骨内时,容易出现螺钉偏向、折弯以及难以转动操作等问
题,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踝关节下胫腓联合损伤用镁合金螺钉;镁及镁合金材料作为骨科内植物的研究进一步深化,镁合金具有以下特性:镁是一种密度极低的金属,密度为1.74g/cm2,与人骨密度(1.75g/cm2)接近,镁的弹性模量为41~45GPa,较传统的金属内植物更接近骨组织,镁元素是人体内的微量元素之一,其中一半存在于骨组织中,因此,只要控制镁及镁合金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踝关节下胫腓联合损伤用镁合金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11)为圆柱体结构设计;所述螺钉(11)的下端面倒有斜角;所述螺钉(11)的表面攻有螺纹;所述螺钉(11)的螺纹面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数量为四,且均匀分布;该镁合金螺钉(11)在使用时,通过将螺钉(11)加入到万向旋拧器中,通过万向旋拧器将该螺钉(11)拧入到骨内;所述万向旋拧器包括支撑外壳(1)、旋拧柱(2)和调节块(3);所述支撑外壳(1)为圆柱体结构设计;所述支撑外壳(1)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靠近支撑外壳(1)的上表面位置固连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上表面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旋拧柱(2);所述旋拧柱(2)的表面靠近旋拧柱(2)的下端面位置固连有第一支撑板(5);所述第一支撑板(5)的数量为二,且上下分布;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5)的表面均开设有第一穿孔,两个第一支撑板(5)的表面第一穿孔数量均为三,且上下相对应;上下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穿孔之间均共同开设有同一个第一传动柱(6);所述通孔的内部靠近支撑外壳(1)的下表面位置螺纹连接有调节板(7);所述调节板(7)的上表面开设有球槽(8);所述球槽(8)的内部开设有弧形导孔(9);所述弧形导孔(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块(3);所述调节块(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环(10);所述转环(1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钉(11);所述调节块(3)的上表面固连有导环;所述导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动力柱(12);所述动力柱(12)的内部固连有均匀布置的条形柱,且条形柱滑动连接于导槽的内部;所述动力柱(12)的表面靠近动力柱(12)的上端面位置固连有第二支撑板(13);所述第二支撑板(13)的数量为二,且上下分布;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13)的表面均开设有第二穿孔,两个第二支撑板(13)的表面第二穿孔数量均为三,且上下相对应;上下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二穿孔之间均共同开设有同一个第二传动柱(14);所述第二传动柱(14)与对应的第一传动柱(6)之间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踝关节下胫腓联合损伤用镁合金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7)的下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第九医院西安市铁路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