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坠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346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2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坠床方法,包括:采集被看护者睡觉时的呼吸频率范围A与清醒时的呼吸频率范围B,获取被看护者的呼吸频率C;判断判断C与A或者B的关系;若C属于A,则进入睡觉时防坠模式;若C属于B,则进入清醒时防坠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涉及到被看护者在睡觉时或清醒时两种防坠床方法,使得看护者不需要时刻守在被看护者身边,不用担心危险情况发生,被看护者睡觉与清醒都无忧。觉与清醒都无忧。觉与清醒都无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坠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坠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都有工作在身,哄完宝宝入睡后,父母会忙碌家务或者工作的事情,不能时刻呆在宝宝身边,一般六个月的宝宝就开始学爬,宝宝在睡觉或者清醒时都会自己在床上打滚,如果没有做好安全措施的话,就很容易在床上翻滚下来的。因此当宝宝睡觉过程中翻身移动到床边,有可能发生坠床的危险,特别严重的情况是:睡觉时突然醒来,并一个人在床上嘻戏,父母无法及时获知,被看护者在突然清醒时的坠床概率远大于在睡觉时的坠床概率,并且大多是突发式的。
[0003]专利号201710664096.5公开了一种防坠床方法,通过在睡觉时的设置了防坠方法,但是如果被看护对象突然醒来并在床上翻滚嘻戏时,显然无法及时预防坠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坠床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坠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P1:采集被看护者睡觉时的呼吸频率范围A与清醒时的呼吸频率范围B;P2:获取被看护者的呼吸频率C;P3:判断C与A或者B的关系;若C属于A,则进入睡觉时防坠模式;若C属于B,则进入清醒时防坠模式。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这种防坠床方法中,所述清醒时防坠模式包括以下步骤:D1:发送报警提示信号至智能终端并接收来自智能终端的信号;D2:打开护栏启用模式,控制护栏自动升起,防止被看护者坠床。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这种防坠床方法中,步骤D2中还包括:发送护栏功能提示信息至智能终端,并发送护栏功能启用确认信息至智能终端。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这种防坠床方法中,所述睡觉防坠模式包括以下步骤:S1: 获取被看护者与床边缘的距离;S2: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小于等于预设阈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3;S3:发送报警提示信号至智能终端并接收来自智能终端的信号;S4: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智能终端的护栏启用指令,若是,则进入步骤S5;S5:打开护栏启用模式,控制护栏自动升起,防止被看护者坠床。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这种防坠床方法中,当护栏升起完成后,发送护栏启用确认信息至智能终端,以便看护者能够及时获知护栏状态。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这种防坠床方法中,步骤P2还包括步骤:获取被看护者的体表温度。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这种防坠床方法中,步骤P3还包括:判断体表温度是否超出标准体温
参数范围,若是,则进入步骤D1或者步骤S3。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这种防坠床方法中,所述报警提示信号为文字提醒信息或者语音提醒信息。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这种防坠床方法中,所述报警提示信号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智能终端。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这种防坠床方法中,所述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 脑或智能穿戴设备。
[0015]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这种防坠床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该防坠床方法,涉及到被看护者在睡觉时或清醒时两种防坠床方法。在睡觉时通过获知被看护者与床边的距离,在可能发生坠床危险前及时发送提醒信息给看护人,在坠床危险可能发生时,能够及时升起护栏,避免坠床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在清醒时,通过发送报警提示信息至智能终端,看护者能第一时间知道被看护者已清醒,并第一时间打开护栏启用模式,防止被看护者在清醒时突发式的翻滚嘻戏,降低跌下床的风险。本专利技术使得看护者不需要时刻守在被看护者身边,不用担心危险情况发生,被看护者睡觉与清醒都无忧。而且还能够检测被看护者的生命体征,例如体温,在发生异常时,及时通知看护人,从而能够及时干预和治疗。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坠床方法流程图;图2为图1中睡觉时防坠模式方法流程图;图3是图1中清醒时防坠模式方法流程图;图4是图3中第1实施例的防坠床方法流程图;图5是图2中第1实施例的防坠床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8]如图1至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这种防坠床方法,包括:P1:采集被看护者睡觉时的呼吸频率范围A与清醒时的呼吸频率范围B;P2:获取被看护者的呼吸频率C;P3:判断C与A或者B的关系;将采集到的睡觉时呼吸频率范围A与清醒时呼吸频率范围B录入至智能终端,获取的呼吸频率C时刻连接着智能终端。
[0019]当获取被看护者的呼吸频率范围C属于呼吸频率范围A时,则智能终端的发出信号为睡觉时防坠模式,睡觉时防坠模式包括如下步骤:S1: 获取被看护者与床边缘的距离;S2: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小于等于预设阈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3;S3:发送报警提示信号至智能终端并接收来自智能终端的信号;S4: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智能终端的护栏启用指令,若是,则进入步骤S5;S5:打开护栏启用模式,控制护栏自动升起,防止被看护者坠床;
通常情况下,床的放置是两面靠墙,所以一般只需监测两个床边的情况即可。当然,如果有其它的放置位置,需要监测三个或者四个床边,也是可以的,本专利技术对此不作限制。预设阈值是指安全警戒值,例如设置为40cm,那么当被看护者所处位置距离床边等于 或者小于40cm时,说明可能会发生跌落危险,大于40cm说明处于安全范围,无需干预。
[0020]可以在被看护者手腕和脚底放置距离传感器,来实现距离的监测。当获取被看护者的呼吸频率C属于呼吸频率范围B时,则智能终端发出信号为清醒时防坠模式,清醒时防坠模式包括如下步骤:D1:发送报警提示信号至智能终端并接收来自智能终端的信号。通过发送报警提示信息(已清醒,请注意)至智能终端。此时看护者便可第一时间得知被看护者已清醒。
[0021]D2:打开护栏启用模式,控制护栏自动升起,防止被看护者坠床。被看护者在清醒时的翻滚嘻戏都是连续不间断的,护栏启用模式立即打开,防止被看护者突发式的翻滚导致坠床的风险。看护者不需要时刻守在被看护者身边,也能达到看护的目的。同时也可培养被看护者独立的好习惯。
[0022]其中步骤D2中还包括:发送护栏功能提示信息至智能终端,并发送护栏功能启用确认信息至智能终端,其中发送护栏功能提示信息包括是否打开护栏中音乐,故事等音频文件。当被看护者处于突然被吵醒时,智能终端可控制打开护栏中音乐,故事等音频文件,可再次使被看护者入睡。
[0023]以上两种情况下的防坠模式中,当护栏升起完成后,都会发送护栏启用确认信息至智能终端,以便看护者能够及时获知护栏状态。
[0024]为了能够实时监测到被看护者的生命体征,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防坠床方法中,步骤P2还包括步骤:获取被看护者的体表温度。步骤P3还包括:判断体表温度是 否超出标准体温参数范围,若是,则进入步骤D1或者步骤S3,发送报警提示信息(例如体温异常,请注意)至智能终端。
[0025]在本专利技术中,报警提示信号为文字提醒信息或者语音提醒信息。报警提示信号通过无线网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坠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P1:采集被看护者睡觉时的呼吸频率范围A与清醒时的呼吸频率范围B;P2:获取被看护者的呼吸频率C;P3:判断C与A或者B的关系;若C属于A,则进入睡觉时防坠模式;若C属于B,则进入清醒时防坠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坠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醒时防坠模式包括以下步骤:D1:发送报警提示信号至智能终端并接收来自智能终端的信号;D2:打开护栏启用模式,控制护栏自动升起,防止被看护者坠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坠床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2中还包括:发送护栏功能提示信息至智能终端,并发送护栏功能启用确认信息至智能终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坠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睡觉防坠模式包括以下步骤:S1: 获取被看护者与床边缘的距离;S2: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小于等于预设阈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3;S3:发送报警提示信号至智能终端并接收来自智能终端的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君王泳王振海
申请(专利权)人:瑞昌市兴海王子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