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感应呼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324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2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感应呼叫系统,包括操作面板、手环、控制箱、控制面板和语音器,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按键区,且所述按键区设置在显示屏的一侧,所述操作面板上还设置有播音孔A和录音孔A,所述播音孔A和录音孔A对称设置,所述操作面板顶部还对称固定有两个震动块,所述操作面板的底部一体成型有两个凸台,所述手环为“C”形结构,所述手环为弹性材质,且所述手环的顶部一体成型有两个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与凸台一一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病床呼叫系统呼叫方式单一的问题,通过多种方式的呼叫有利于提升系统的适用范围,同时也有利于提升护士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升护士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升护士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感应呼叫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病床呼叫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感应呼叫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病床呼叫系统一般是指病房呼叫系统,由安装在病区护士站的呼叫主机和分别设置在病房床头、病房卫生间的呼叫分机、走廊显示屏组成,一旦病房床头或卫生间有人按呼叫按钮,护士站的主机就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走廊显示屏同步显示呼叫床位号,护士人员便可以立刻赶往病房处理紧急情况,但是年纪大或者行动不便的患者,在按压床头的呼叫铃时往往比较费劲。
[0003]现有专利(申请号:CN201910899558.0)公开了一种手环感应病床呼叫系统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然而该专利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仅可通过按钮的方式与责任护士联系,对于因视觉以及其他因素导致的无法按压按钮的病人则无法实现与护士的即时联系;2、手环佩戴在病人胳膊处,在进行语音交流时,需病人将手环移至面部附近,对于听力较差的病人而言,可能存在交流困难的问题;3、护士佩戴的手环未设置提醒装置,比如在夜班过程中,护士精神状态不佳,较为疲乏,可能无法及时接收病人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医用感应呼叫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医用感应呼叫系统,包括操作面板、手环、控制箱、控制面板和语音器,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按键区,且所述按键区设置在显示屏的一侧,所述操作面板上还设置有播音孔A和录音孔A,所述播音孔A和录音孔A对称设置,所述操作面板顶部还对称固定有两个震动块,所述操作面板的底部一体成型有两个凸台,所述手环为“C”形结构,所述手环为弹性材质,且所述手环的顶部一体成型有两个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与凸台一一对应,且所述安装环与对应的凸台之间通过安装螺钉紧固相连,所述控制箱内部开设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绕绳辊,且所述控制腔一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绕绳辊转动的控线电机,所述绕绳辊上对称绕卷有两组吊绳,所述控制箱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供吊绳穿插的穿孔,所述控制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为倾斜设置,所述控制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盒,且所述安装盒底部的中心位置凹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顶壁上固定安装有红外测距器,所述控制面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单片机,所述语音器的上表面与两个吊绳的底端固定相连,所述语音器上设置有录音孔B和播音孔B,所述操作面板上还设置有蓝牙,所述蓝牙设置在录音孔B和播音孔B之间,所述语音器的一侧紧固连接有鹅颈管,且所述鹅颈管另一端的端头处固定连接有套夹,所述套夹为“C”形结构,且所述套夹为弹性材质。
[0007]优选地,每个所述凸台上均贯穿开设有螺纹通孔,两个所述安装环相背的一侧均
开设有与螺纹通孔匹配的螺纹盲孔,且所述螺纹通孔和螺纹盲孔均与安装螺钉相适配。
[0008]优选地,所述手环为弹性塑料材质,且所述套夹为弹性金属材质。
[0009]优选地,所述绕绳辊上固定安装有三个分隔板,且其中两个所述分隔板对称固定在绕绳辊上,另外一个所述分隔板位于其他两个分隔板的正中间。
[0010]优选地,所述控制腔远离控线电机一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绕绳辊远离控线电机的一端与轴承转动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控制箱上一体成型有两个吊顶座,且每个所述吊顶座上均螺纹连接有吊顶螺栓。
[0012]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顶部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硅钢片,所述控制箱底部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与硅钢片相适配的电磁块。
[0013]优选地,所述控制腔底壁靠近控线电机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红外测距器和控线电机均信号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摄像头底部一体成型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另一侧与控制面板固定相连。
[0015]优选地,所述安装盒上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配重底块。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益效果:
[0017]1、利用凸台、安装环与安装螺钉的配合,可实现与操作面板在手环上的紧固安装,而且可根据护士手腕的粗细选择合适的手环,便于调整,从而有利于扩大适用范围;
[0018]2、利用摄像头可进行面部识别呼叫,利用语音器可进行语音识别呼叫,可配合按钮呼叫,增加了病人的呼叫方式,有利于提升系统的适用范围;
[0019]3、语音器通过鹅颈管和套夹安装在病床的床头位置处,其距离患者口部以及耳部均较近,且无需患者手持即可与护士进行语音沟通,也有利于听力较差的患者听清护士语音,从而方便了使用;
[0020]4、在病人呼叫护士时,利用播音孔A可语音提示护士,在设定时间内未对提示做出应答时,会通过设置在震动块内部的纵向线性马达不断振动实现对护士的提醒,可避免护士因疲乏或繁忙而忽略病人呼叫。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医用感应呼叫系统中手环的侧剖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医用感应呼叫系统中操作面板的俯视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医用感应呼叫系统中控制箱的剖视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医用感应呼叫系统中控制面板的侧视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医用感应呼叫系统中语音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医用感应呼叫系统中操作面板的系统结构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医用感应呼叫系统中控制面板的系统结构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操作面板;101.震动块;102.显示屏;103.按键区;104.播音孔A;105.录音孔A;2.手环;201.安装环;202.安装螺钉;3.控制箱;301.控线电机;302.绕绳辊;303.轴承;304.分隔板;305.吊绳;306.控制器;307.吊顶螺栓;308.硅钢片;309.电磁块;4.控制面板;401.
连接块;402.摄像头;403.配重底块;404.安装盒;405.红外测距器;406.安装槽;407.单片机;5.语音器;501.录音孔B;502.播音孔B;503.蓝牙;504.鹅颈管;505.套夹。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2]如图1-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用感应呼叫系统,包括操作面板1、手环2、控制箱3、控制面板4和语音器5,操作面板1上设置有显示屏102和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感应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按键区,且所述按键区设置在显示屏的一侧,所述操作面板上还设置有播音孔A和录音孔A,所述播音孔A和录音孔A对称设置,所述操作面板顶部还对称固定有两个震动块,所述操作面板的底部一体成型有两个凸台;手环,所述手环为“C”形结构,所述手环为弹性材质,且所述手环的顶部一体成型有两个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与凸台一一对应,且所述安装环与对应的凸台之间通过安装螺钉紧固相连;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部开设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绕绳辊,且所述控制腔一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绕绳辊转动的控线电机,所述绕绳辊上对称绕卷有两组吊绳,所述控制箱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供吊绳穿插的穿孔;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为倾斜设置,所述控制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盒,且所述安装盒底部的中心位置凹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顶壁上固定安装有红外测距器,所述控制面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单片机;语音器,所述语音器的上表面与两个吊绳的底端固定相连,所述语音器上设置有录音孔B和播音孔B,所述操作面板上还设置有蓝牙,所述蓝牙设置在录音孔B和播音孔B之间,所述语音器的一侧紧固连接有鹅颈管,且所述鹅颈管另一端的端头处固定连接有套夹,所述套夹为“C”形结构,且所述套夹为弹性材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感应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凸台上均贯穿开设有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彬高兴莲黄海燕程维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