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穿刺外鞘的连续缓释给药留置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340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2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穿刺外鞘的连续缓释给药留置管,包括注药管、缓释管,缓释管的轴向一端封闭,缓释管的轴向另一端与注药管的出口贯通连接,注药管的进口连接有储药囊,储药囊上具有注药口,外部药液能够经由注药口进入储药囊内,进而经由注药管并经由缓释管的管壁渗出至其外侧;还包括由第一外鞘壳体、第二外鞘壳体可拆卸地组合为一体形成的穿刺外鞘,穿刺外鞘具有中空管腔,注药管穿行于中空管腔中;和/或,缓释管穿行于中空管腔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具有穿刺外鞘的连续缓释给药留置管,避免对需多次给药的患者的反复穿刺,无需对给药范围广的患者多点穿刺,降低病患医疗过程中的痛苦,改善病患的就医体验。病患的就医体验。病患的就医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穿刺外鞘的连续缓释给药留置管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穿刺外鞘的连续缓释给药留置管。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很多运动损伤的患者,往往需要采用局部神经封闭的方法来缓解疼痛及消除炎症,对于一些实质性肿瘤的患者,也可采用瘤体注射的方法来杀灭肿瘤细胞。但现有的技术均只能单次给药,对于需多次给药的患者,不得不反复穿刺,无疑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且给药时,药物只能从给药管的出口集中涌出,药物往往聚集于出口处,无法扩散到足够远的区域,所以,对于一些需要给药范围广的患者,不得不多点穿刺给药,对于前述采用经皮穿刺区域连续给药治疗的患者(如镇痛、化疗等),没有很好的方式可以长时间均匀的局部给药,基于此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穿刺外鞘的连续缓释给药留置管,避免对需多次给药的患者的反复穿刺,无需对给药范围广的患者多点穿刺,降低病患医疗过程中的痛苦,改善病患的就医体验。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穿刺外鞘的连续缓释给药留置管,包括注药管、缓释管,所述缓释管的轴向一端封闭,所述缓释管的轴向另一端与所述注药管的出口贯通连接,所述注药管的进口连接有储药囊,所述储药囊上具有注药口,外部药液能够经由所述注药口进入所述储药囊内,进而经由所述注药管并经由所述缓释管的管壁渗出至其外侧;还包括由第一外鞘壳体、第二外鞘壳体可拆卸地组合为一体形成的穿刺外鞘,所述穿刺外鞘具有中空管腔,所述注药管穿行于所述中空管腔中;和/或,所述缓释管穿行于所述中空管腔中。
[0005]优选地,所述储药囊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以利用所述储药囊自身的弹性回缩将其中的药液迫入所述注药管内。
[0006]优选地,所述注药口内设有止回阀。
[0007]优选地,所述缓释管采用医用亲水性及疏水性纳米复合材料制作。
[0008]优选地,所述医用亲水性及疏水性纳米复合材料包括含氟高分子、聚氨酯中的一种。
[0009]优选地,所述储药囊与所述注药管之间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注药管与所述缓释管连接为一体。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外鞘壳体与所述第二外鞘壳体之间通过滑动结构组合为一体。
[0011]优选地,所述穿刺外鞘上具有外鞘芯。
[0012]优选地,所述注药口与所述储药囊通过连接管贯通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穿刺外鞘的连续缓释给药留置管,通过所述储药囊与所述
缓释管的设计,使医护人员可以仅穿刺一次便能够实现现有技术中的多点穿刺、反复穿刺的目的,处于储药囊、注药管以及缓释管内的药液能够通过所述缓释管缓慢的渗透渗出至病患的留置目标组织,且所述缓释管的管长能够覆盖较大的给药区域,无需对给药范围广的患者多点穿刺、反复穿刺,从而降低了病患医疗过程中的痛苦,改善了病患的就医体验;另外,所述穿刺外鞘由第一外鞘壳体及第二外鞘壳体组合后能够拆卸分体,从而便于在穿刺完成后,将所述穿刺外鞘由目标穿刺组织中拆卸撤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有穿刺外鞘的连续缓释给药留置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表示为:
[0016]1、注药管;2、储药囊;21、注药口;22、连接管;3、缓释管;41、第一外鞘壳体;42、第二外鞘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见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穿刺外鞘的连续缓释给药留置管,包括注药管1、缓释管3,所述缓释管3的轴向一端封闭,所述缓释管3的轴向另一端与所述注药管1的出口贯通连接,所述注药管1的进口连接有储药囊2,所述储药囊2上具有注药口21,外部药液能够经由所述注药口21进入所述储药囊2内,进而经由所述注药管1并经由所述缓释管3的管壁渗出至其外侧;还包括由第一外鞘壳体41、第二外鞘壳体42可拆卸地组合为一体形成的穿刺外鞘,所述穿刺外鞘具有中空管腔,所述注药管1穿行于所述中空管腔中;和/或,所述缓释管3穿行于所述中空管腔中。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储药囊2与所述缓释管3的设计,使医护人员可以仅穿刺一次便能够实现现有技术中的多点穿刺、反复穿刺的目的,处于储药囊2、注药管1以及缓释管3内的药液能够通过所述缓释管3缓慢的渗透渗出至病患的留置目标组织,且所述缓释管3的管长能够覆盖较大的给药区域,无需对给药范围广的患者多点穿刺、反复穿刺,从而降低了病患医疗过程中的痛苦,改善了病患的就医体验;另外,所述穿刺外鞘由第一外鞘壳体41及第二外鞘壳体42组合后能够拆卸分体,从而便于在穿刺完成后,将所述穿刺外鞘由目标穿刺组织中拆卸撤出。
[0018]最好的,所述储药囊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以利用所述储药囊2自身的弹性回缩将其中的药液迫入所述注药管1内,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弹性材料应是医用材料,同时在弹性力的选择方面,其应与所述缓释管3的渗出速率相匹配,防止药液渗出给药过程过快或者过慢。所述缓释管3采用医用亲水性及疏水性纳米复合材料制作,具体的,所述医用亲水性及疏水性纳米复合材料例如可以包括含氟高分子、聚氨酯中的一种,所述缓释膜上的渗透孔孔径应为1-100nm。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具有弹性的储药囊2与所述缓释管3的配合使其给药更加持久且均匀。
[0019]最好的,所述储药囊3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作形成,具体例如可以采用硅胶、橡胶、乳胶或者尼龙中的一种,其中硅胶可成形壁厚为0.2-0.4mm、邵氏软度为30,可以采用注塑或是粘接工艺实现制作,其弹性较好,产品性能稳定,为透明色,可以利于操作人员观察囊内的药液情况;橡胶可成形壁厚为0.5-0.8mm、邵氏软度为40,可以采用注塑或是粘接工艺实现制作,其弹性一般,外观比较粗糙且硬度较高,多为白色,不能观察囊内的药液情况;
乳胶可成形壁厚为0.2-1mm、邵氏软度为20-30,可以采用注塑或是粘接工艺实现制作,其弹性适中,外观不够细腻,为半透明色,塑形效果不是很好;尼龙可成形壁厚为0.2-0.6mm,可以采用粘接工艺实现制作,其弹性较差,为半透明色,由此可见,最好的,本专利技术中的储药囊3采用硅胶制作。
[0020]所述注药口21内设有止回阀,以防止药液的回流漏出。
[0021]所述储药囊2与所述注药管1之间可拆卸连接,以使留置管的应用更加方便灵活;和/或,所述注药管1与所述缓释管3连接为一体,以防止两者在连接处药液渗漏。
[00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鞘壳体41与所述第二外鞘壳体42之间通过滑动结构组合为一体,所述滑动结构具体例如处于所述第一外鞘壳体41与所述第二外鞘壳体42相对接触位置处的滑轨(滑槽),滑轨处于所述第一外鞘壳体41上,此时所述第二外鞘壳体42的对应位置则形成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匹配嵌装,从而能够在穿刺到位后,能够将所述穿刺外鞘由目标留置组织中撤出,最好的,所述穿刺外鞘上具有外鞘芯以便于穿刺过程。
[0023]所述注药口21与所述储药囊2通过连接管22贯通连接,所述连接管22具有柔性,这能够在给药进入所述储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穿刺外鞘的连续缓释给药留置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注药管(1)、缓释管(3),所述缓释管(3)的轴向一端封闭,所述缓释管(3)的轴向另一端与所述注药管(1)的出口贯通连接,所述注药管(1)的进口连接有储药囊(2),所述储药囊(2)上具有注药口(21),外部药液能够经由所述注药口(21)进入所述储药囊(2)内,进而经由所述注药管(1)并经由所述缓释管(3)的管壁渗出至其外侧;还包括由第一外鞘壳体(41)、第二外鞘壳体(42)可拆卸地组合为一体形成的穿刺外鞘,所述穿刺外鞘具有中空管腔,所述注药管(1)穿行于所述中空管腔中;和/或,所述缓释管(3)穿行于所述中空管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囊(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以利用所述储药囊(2)自身的弹性回缩将其中的药液迫入所述注药管(1)内。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敏王胜谭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