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引导下的穿刺辅助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230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CT引导下的穿刺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带、位于固定带上方的面板、设于面板上的量角器以及进针导管,所述面板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垂直的水平仪,所述固定带与面板之间通过多个长度可调的调节杆相连,所述进针导管与量角器配合相连以使进针导管一端可沿量角器的外侧圆周绕量角器的外侧圆周中心转动而实现进针导管倾斜角度变化。该装置能够提高穿刺角度的准确度,从而提高穿刺的效率和成功率。提高穿刺的效率和成功率。提高穿刺的效率和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T引导下的穿刺辅助定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CT引导下的穿刺辅助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在肺部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上常见的肺部疾病有肺部感染、肺良性肿瘤、肺恶性肿瘤等,为了确定疾病类型以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临床上通常采用经皮肺穿术来协助诊断或治疗。目前,医务人员在进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操作时,先是在穿刺目标的体表使用金属材料作为参照物,通过CT的扫描,根据扫描图上肺部病灶与金属材料的关系,从而确定穿刺点、穿刺角度和穿刺深度,这样穿刺点和穿刺深度容易根据CT把握,但是穿刺角度却只能凭借个人经验,术者在进针时及进针过程凭感觉徒手调整,尤其在对较小或较深的病灶进行穿刺时,如果进针角度略有偏差,就要将穿刺针退回调整进针角度后重新穿刺并再次行CT扫描以确定进针位置的准确。这就很容易造成穿刺失败并增大术中并发症发生概率,同时增加病人痛苦,因而有必要设计一种穿刺辅助定位装置来提高进针角度的准确性。
[0003]虽然目前临床上已经开始采用量角器等辅助定位装置来提高进针角度的准确性,但是在操作中无法保证量角器放置水平,也就无法与CT所呈现的角度相对应,从而使得临床使用效果提升并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穿刺精度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CT引导下的穿刺辅助定位装置。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CT引导下的穿刺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带、位于固定带上方的面板、设于面板上的量角器以及进针导管,所述面板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垂直的水平仪,所述固定带与面板之间通过多个长度可调的调节杆相连,所述进针导管与量角器配合相连以使进针导管一端可沿量角器的外侧圆周绕量角器的外侧圆周中心转动而实现进针导管倾斜角度变化。
[0006]进一步的,所述面板为长方形,所述调节杆具有四个并分布于面板的四角,其中一个水平仪与面板的长边平行设置而另一个水平仪与面板的宽边平行设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面板上设有沿面板长边方向布置的滑槽,所述滑槽中卡设有可在滑槽滑动的滑条,所述量角器固定设置在滑条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垂直于量角器设置的矩形框,所述量角器上具有沿量角器的外侧圆周设置的弧形槽,所述矩形框的一端与量角器的外侧圆周中心转动相连而另一端由弧形槽限位并能沿弧形槽移动,所述矩形框远离量角器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长度相等的固定杆,所述进针导管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固定杆下端。
[0009]进一步的,所述量角器的外侧圆周中心设有通孔,所述矩形框对应端的边向外延
伸并伸入所述通孔中,所述矩形框靠近量角器一侧的边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卡设在弧形槽中并能在弧形槽中滑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包括设置在固定带上的第一螺纹杆、设置在面板上的第二螺纹杆以及与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自由端螺纹连接的调节筒,所述调节筒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相对调节筒同步旋进或旋出。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带包括用以设置第一螺纹杆的上层和可与患者胸廓皮肤粘贴的下层,所述上层和下层通过子母毛勾粘扣粘贴固定。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3]通过在面板上设置两个垂直的水平仪,通过调节四个调节杆可以将面板调节至水平位置,从而使得穿刺针通过穿刺点到达目标位置的路径与面板所形成的夹角,与CT扫描测量的夹角相一致,从而能够引导穿刺针快速、准确的进行穿刺,提高了穿刺的精确度和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在给医护人员临床操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患者减轻了痛苦;通过设置滑槽和滑条,方便调节进针导管以使进针导管对准穿刺位置,提高了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申请的辅助定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1的上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
[0020]图1至图4所示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种CT引导下的穿刺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带1、位于固定带1上方的面板2、设于面板2上的量角器3以及进针导管4,穿刺针(图中未示出)穿过进针导管4进行穿刺取样,所述面板2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垂直的水平仪5,所述固定带1与面板2之间通过多个长度可调的调节杆6相连,所述进针导管4与量角器3配合相连以使进针导管4一端可沿量角器3的外侧圆周绕量角器3的外侧圆周中心转动而实现进针导管4倾斜角度变化。
[0021]具体而言,所述面板2为长方形,所述调节杆6具有四个并分布于面板2的四角,其中一个水平仪5与面板2的长边平行设置而另一个水平仪5与面板2的宽边平行设置。
[0022]为了便于调节进针导管4位置使其下端对准进针位置,所述面板2上设有沿面板2长边方向布置的滑槽21,所述滑槽21中卡设有可在滑槽21滑动的滑条22,所述量角器3固定
设置在滑条22上,同时为了防止滑条22从滑槽21中滑脱,面板2两端设有可对滑条22进行限位的固定夹23。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垂直于量角器3设置的矩形框7,所述量角器3上具有沿量角器3的外侧圆周设置的弧形槽31,所述矩形框7的一端与量角器3的外侧圆周中心转动相连而另一端由弧形槽31限位并能沿弧形槽31移动,所述矩形框7远离量角器3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长度相等的固定杆8,所述进针导管4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固定杆8下端,这样固定杆8、矩形框7的对应侧边及进针导管4构成平行四边形,进针导管4与面板2间的夹角与矩形框7与面板2间的夹角保持一致,使得进针导管4的角度调节起来更加方便。
[0024]具体而言,所述量角器3的外侧圆周中心设有通孔32,所述矩形框7对应端的边向外延伸并伸入所述通孔中,所述矩形框7靠近量角器3一侧的边设有滑块71,所述滑块71卡设在弧形槽31中并能在弧形槽31中滑动,在本实施例中,弧形槽31为一贯穿的通槽,滑块71为一设置在矩形框7对应侧边的螺杆,螺杆贯穿弧形槽31且螺杆自由端套设有限位螺母。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杆8设置为长度可调节的形式,具体可采用螺纹杆与套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引导下的穿刺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带、位于固定带上方的面板、设于面板上的量角器以及进针导管,所述面板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垂直的水平仪,所述固定带与面板之间通过多个长度可调的调节杆相连,所述进针导管与量角器配合相连以使进针导管一端可沿量角器的外侧圆周绕量角器的外侧圆周中心转动而实现进针导管倾斜角度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引导下的穿刺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为长方形,所述调节杆具有四个并分布于面板的四角,其中一个水平仪与面板的长边平行设置而另一个水平仪与面板的宽边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T引导下的穿刺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设有沿面板长边方向布置的滑槽,所述滑槽中卡设有可在滑槽滑动的滑条,所述量角器固定设置在滑条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引导下的穿刺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垂直于量角器设置的矩形框,所述量角器上具有沿量角器的外侧圆周设置的弧形槽,所述矩形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国富张光辉王维杰黄伟阳丁锡富朱挺马璇
申请(专利权)人: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