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变电站动力系统自动布置方法、系统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3393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变电站动力系统自动布置方法、系统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二维符号配置界面配置变电站动力系统各设备的回路信息;根据配电箱配置界面和配置的回路信息配置配电箱参数信息,并形成配电箱配置图;根据检修箱配置界面配置检修箱参数信息,并形成检修箱配置图;根据电源系统配置页面、回路信息、配电箱参数信息以及检修箱参数信息配置电源系统参数信息,并形成电源系统配置图;配置管线连接路径;根据回路信息、配电箱配置图、检修箱配置图、电源系统配置图以及管线连接路径从BIM软件的三维模型族库中选取对应的建模元素进行建模,生成变电站动力系统三维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使设计人员快速实现快速三维设计。计。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IM的变电站动力系统自动布置方法、系统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设计
,特别是涉及建筑设计的模型仿真
,具体为一种基于BIM的变电站动力系统自动布置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简称BIM)技术在国外建筑施工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已成为设计、施工承包方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之一,已成为项目信息化移交的必备要求。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简称BIM)、正向三维设计理念的提出,变电站设计方式正迎来新的改变。目前,BIM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设计、施工、运维等领域,已成为消除设计专业孤岛的重要方法。BIM技术的出现使正向三维设计、参数化设计、自动化设计成为可能,是开启变电站一体化正向三维设计新阶段的金钥匙。目前,输变电工程的三维设计仍停滞在“翻模”方式,即先进行二维CAD图纸设计,再通过BIM软件进行建模。正向三维设计能够在三维操作环境下,开展输变电工程的参数化设计、自动化设计、方案计算、快速出图等设计操作。
[0003]动力系统设计作为变电站设计中的一部分,起着综合分配各类动力负荷的作用。在变电站动力系统设计中,尚没有进行完整的正向三维设计研究,采用常规三维设计软件将导致设计人与工作量成倍增长。因此,亟需研究一种变电站动力系统设备三维自动布置方法,使设计人员在熟悉的设计流程中快速实现快速三维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变电站动力系统自动布置方法、系统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变电站动力系统设计费时费力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变电站动力系统自动布置方法,应用于BIM软件中,包括:根据二维符号配置界面配置变电站动力系统各设备的回路信息;根据配电箱配置界面和配置的所述回路信息配置配电箱参数信息,并形成配电箱配置图;根据检修箱配置界面配置检修箱参数信息,并形成检修箱配置图;根据电源系统配置页面、所述回路信息、所述配电箱参数信息以及检修箱参数信息配置电源系统参数信息,并形成电源系统配置图;分别为所述配电箱配置图、所述检修箱配置图以及所述电源系统配置图配置管线连接路径;根据所述回路信息、所述配电箱配置图、所述检修箱配置图、所述电源系统配置图以及所述管线连接路径从BIM软件的三维模型族库中选取对应的建模元素进行建模,生成变电站动力系统三维模型。
[0006]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配置的所述回路信息包括回路名称、编号、相数、高度、设备名称、设备型号、线型式、用途、安装方式的多种组合。
[0007]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配置配电箱参数信息包括:采集配置的所述回路信息,并显示于所述配电箱配置界面中;接收用户输入的预设参数;根据所述回路信息、所述
预设参数生成自动参数;所述回路信息、所述预设参数以及所述自动参数形成所述配电箱参数信息。
[0008]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检修箱配置界面分别为各检修箱参数预设多个可选参数,选取所需的所述可选参数形成检修箱参数信息。
[0009]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配置电源系统参数信息包括:根据输入的变电站动力系统各设备的名称获取各设备的回路信息、所述配电箱参数信息以及检修箱参数信息;根据获取的各设备的回路信息、所述配电箱参数信息、检修箱参数信息以及预设引接线逻辑生成所述电源系统参数信息。
[0010]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引接线逻辑包括:动力配电箱上级进线均为站用电屏;每一层检修电源上级进线为站用电屏,该层其他检修电源箱呈串联关系;自切柜上级进线为两路站用电屏,下级进线均为对应负荷。
[0011]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BIM的变电站动力系统自动布置方法还包括:生成与所述变电站动力系统三维模型对应的变电站动力系统各设备的清单及对应的设备信息;通过对各设备的清单的删减控制所述变电站动力系统三维模型中对应建模元素的删减。
[001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变电站动力系统自动布置系统,所述基于BIM的变电站动力系统自动布置系统包括:回路信息配置模块,用于根据二维符号配置界面配置变电站动力系统各设备的回路信息;配电箱参数信息配置模块,用于根据配电箱配置界面和配置的所述回路信息配置配电箱参数信息,并形成配电箱配置图;检修箱参数信息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检修箱配置界面配置检修箱参数信息,并形成检修箱配置图;电源系统参数信息配置模块,用于根据电源系统配置页面、所述回路信息、所述配电箱参数信息以及检修箱参数信息配置电源系统参数信息,并形成电源系统配置图;管线连接路径配置模块,用于分别为所述配电箱配置图、所述检修箱配置图以及所述电源系统配置图配置管线连接路径;三维模型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回路信息、所述配电箱配置图、所述检修箱配置图、所述电源系统配置图以及所述管线连接路径从BIM软件的三维模型族库中选取对应的建模元素进行建模,生成变电站动力系统三维模型。
[0013]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清册整理模块,用于生成与所述变电站动力系统三维模型对应的变电站动力系统各设备的清单及对应的设备信息,并通过对各设备的清单的删减控制所述变电站动力系统三维模型中对应建模元素的删减。
[001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程序指令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BIM的变电站动力系统自动布置方法。
[0015]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基于BIM的变电站动力系统自动布置方法、系统及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将BIM软件和变电站动力系统的设计结合起来,使BIM三维模型能够跟随设计内容和规范的要求自动进行设备点位布置,管线的链接,图纸的输出,通过参数化的手段提升了设计的科学性、效率性、准确性,使设计人员在熟悉的设计流程中快速实现快速三维设计。
附图说明
[0017]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BIM的变电站动力系统自动布置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0018]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BIM的变电站动力系统自动布置方法中配置配电箱参数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0019]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BIM的变电站动力系统自动布置方法的具体实施示意图。
[0020]图4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BIM的变电站动力系统自动布置系统的原理结构框图。
[0021]图5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BIM的变电站动力系统自动布置系统的优选原理结构框图。
[0022]图6显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元件标号说明
[0024]100
ꢀꢀꢀꢀꢀꢀꢀꢀꢀꢀꢀꢀꢀꢀꢀ
电子装置
[0025]1101
ꢀꢀꢀꢀꢀꢀꢀꢀꢀꢀꢀꢀꢀꢀ
处理器
[0026]110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变电站动力系统自动布置方法,应用于BIM软件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二维符号配置界面配置变电站动力系统各设备的回路信息;根据配电箱配置界面和配置的所述回路信息配置配电箱参数信息,并形成配电箱配置图;根据检修箱配置界面配置检修箱参数信息,并形成检修箱配置图;根据电源系统配置页面、所述回路信息、所述配电箱参数信息以及检修箱参数信息配置电源系统参数信息,并形成电源系统配置图;分别为所述配电箱配置图、所述检修箱配置图以及所述电源系统配置图配置管线连接路径;根据所述回路信息、所述配电箱配置图、所述检修箱配置图、所述电源系统配置图以及所述管线连接路径从BIM软件的三维模型族库中选取对应的建模元素进行建模,生成变电站动力系统三维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变电站动力系统自动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的所述回路信息包括回路名称、编号、相数、高度、设备名称、设备型号、线型式、用途、安装方式的多种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述的基于BIM的变电站动力系统自动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配电箱参数信息包括:采集配置的所述回路信息,并显示于所述配电箱配置界面中;接收用户输入的预设参数;根据所述回路信息、所述预设参数生成自动参数,所述回路信息、所述预设参数以及所述自动参数形成所述配电箱参数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变电站动力系统自动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箱配置界面分别为各检修箱参数预设多个可选参数,选取所需的所述可选参数形成检修箱参数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变电站动力系统自动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电源系统参数信息包括:根据输入的变电站动力系统各设备的名称获取各设备的回路信息、所述配电箱参数信息以及检修箱参数信息;根据获取的各设备的回路信息、所述配电箱参数信息、检修箱参数信息以及预设引接线逻辑生成所述电源系统参数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IM的变电站动力系统自动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引接线逻辑包括:动力配电箱上级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海生李雯雰王紫雷王梦薇刘鑫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上海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