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缸变容压缩机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3177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2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缸变容压缩机及空调器,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包括电机及泵体组件,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及转子,所述转子设于所述定子内,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定子转动时能够驱动所述泵体组件工作,所述泵体组件的排量为V,所述定子线间感应电压常数为E,在所述电机的转速为1000RPM时,所述E与V满足:E=kV;其中,k的取值范围为0.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缸变容压缩机及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缸变容压缩机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购买大型居室和别墅的也越来越多,因此中央空调应运而生。而在一般家庭中,中央空调多为多联机,即一个室外机拖几个室内机。
[0003]由于系统负荷随着室内机启闭数量的不同而改变,在小冷热量需求时,需要减少冷媒的流量,在大冷热量需求时,则需要增大冷媒的流量。采用普通的压缩机,若满足大冷热量需求,则在小冷热量需求时造成冷媒过多,增加不必要的功耗,降低了压缩机的能效;若满足小冷热量需求,则在大冷热量需求时,要么无法提供足够的冷媒,要么运行频率高,降低了压缩机的可靠性。因此,为了满足上述需求,变容压缩机应运而生,负荷率低时采用单缸模式,负荷率高时采用双缸模式。
[0004]经过研究发现,家庭中中央空调60%以上的时间运行在30%以下甚至更小的冷热量负荷区间内,此时冷热量需求非常小,功耗高,从而导致压缩机的能效不高,进而导致节能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变容压缩机能效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能效的双缸变容压缩机及空调器。
[0006]一种双缸变容压缩机,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包括电机及泵体组件,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及转子,所述转子设于所述定子内,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定子转动时能够驱动所述泵体组件工作,所述泵体组件的排量为V,所述定子线间感应电压常数为E,在所述电机的转速为1000RPM时,所述E与V满足:
[0007]E=kV;
[0008]其中,k的取值范围为0.9-1。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泵体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及作为变容缸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排量为V1,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在小于等于30%负荷时的制冷量为Q,在小于等于30%负荷时,所述电机的运行频率f=Q/(4.12*V1)-Q/(2.4*V1)。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泵体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及作为变容缸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排量为V1,所述第二气缸的排量为V2,所述V、V1及V2满足:
[0011]V=V1+V2;
[0012]V/3≤V1≤V/2≤V2≤(2
×
V)/3。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子的D轴电感为L
d
,Q轴电感为L
q
,所述L
d
与L
q
满足:
[0014]L
q
/L
d
≤1.3。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泵体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及作为变容缸的第二气缸,所
述双缸变容压缩机在小于等于30%负荷时的制冷量为Q,所述第一气缸的排量为V1,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沿轴向的高度为H,所述H、Q与V1满足:
[0016]1.04Q/V1≤H≤1.11Q/V1。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括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内开设有定子槽;
[0018]其中,所述定子槽个数为36个及所述转子的极数为6个。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括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内开设有定子槽;
[0020]其中,所述定子槽的个数为9个及所述转子的极数为6个。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泵体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及作为变容缸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排量为V1,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在小于等于30%负荷时的制冷量为Q,所述电机的最大运行频率f
max
为1.5
×
Q/V1。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在小于等于30%负荷时的制冷量Q为2300W-8400W。
[0023]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双缸变容压缩机。
[0024]上述双缸变容压缩机及空调器,在电机的转速为1000RPM时,E与V满足E=(0.9-1)V时,双缸变容压缩机在低负荷时,电机运行频率较低,电机绕组电流谐波含量大幅减小,同时电机端电压谐波含量大幅减小,电机铁芯损耗下降较为明显,电机绕组损耗基本不变,电机效率提升,双缸变容压缩机能效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双缸变容压缩机的剖视图;
[0026]图2为图1中所示的双缸变容压缩机的电机的轴测图;
[0027]图3为图2中所示的电机的局部结构的正视图;
[0028]图4为不同负荷下压缩机能效和机组实际运行时间占比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缸变容压缩机的电机与现有压缩机的电机在低负荷时的效率对比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缸变容压缩机与现有压缩机在低负荷时的COP对比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缸变容压缩机与现有压缩机所产生的噪声对比图;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缸变容压缩机与现有压缩机在18Hz时的振动位移幅值对比图;
[0033]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缸变容压缩机与现有压缩机在20Hz时的振动位移幅值对比图;
[0034]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缸变容压缩机与现有压缩机在28Hz时的振动位移幅值对比图。
[0035]100、双缸变容压缩机;10、电机;11、定子;111、定子铁芯;1111、定子槽,112、定子绕组;12、转子;121、转子铁芯;1211、磁钢槽;122、磁钢;20、泵体组件;21、第一气缸;22、第二气缸;23、曲轴;24、第一法兰;25、隔板;26、第二法兰;27、第二滑片;28、切换件;281、销钉;282、弹性件;30、壳体;31、本体;32、第一盖体;33、第二盖体;40、变容罐;50、分液器组件;51、第一吸气管;52、第二吸气管;53、筒体;54、进气管;6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缸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包括电机(10)及泵体组件(20),所述电机(10)包括定子(11)及转子(12),所述转子(12)设于所述定子(11)内,所述转子(12)相对于所述定子(11)转动时能够驱动所述泵体组件(20)工作,所述泵体组件(20)的排量为V,所述定子(11)线间感应电压常数为E,在所述电机(10)的转速为1000RPM时,所述E与V满足:E=kV;其中,k的取值范围为0.9-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缸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组件(20)包括第一气缸(21)及作为变容缸的第二气缸(22),所述第一气缸(21)的排量为V1,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在小于等于30%负荷时的制冷量为Q,在小于等于30%负荷时,所述电机(10)的运行频率f=Q/(4.12*V1)-Q/(2.4*V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缸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组件(20)包括第一气缸(21)及作为变容缸的第二气缸(22),所述第一气缸(21)的排量为V1,所述第二气缸(22)的排量为V2,所述V、V1及V2满足:V=V1+V2;V/3≤V1≤V/2≤V2≤(2
×
V)/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缸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12)的D轴电感为L
d
,Q轴电感为L
q
,所述L
d
与L
q
满足:L
q
/L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高旭陈华杰孙文娇赵素珍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