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时间分辨荧光标记-适配体识别同时检测三种霉菌毒素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与分子生物
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时间分辨荧光纳米材料和二硫化钨纳米片结合核酸适配体识别对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和黄曲霉毒素B1进行同时检测,特点在于充分利用了时间分辨荧光纳米材料的强荧光和长荧光寿命、二硫化钨纳米片的高荧光猝灭效率以及核酸适配体对靶标的高亲和力和特异性,有效避免了样本生物背景荧光干扰,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及准确性,并能同时正确识别三种霉菌毒素。
技术介绍
[0002]霉菌毒素是真菌生长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化学代谢产物,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慢性饮食危险因素。从农场到餐桌的任一阶段都有可能发生霉菌毒素污染。霉菌毒素常常侵害肝脏、肾脏、大脑神经系统等器官,产生肝硬化、肝炎、肝细胞坏死、肝癌、急慢性肾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出血、神经组织变性等症状。因此,定期监测这些霉菌毒素至关重要。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对动物具有较强的生殖发育毒性和免疫毒性,可引起动物雌激素亢进症,导致不孕、不育、胎儿畸形和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时间分辨荧光标记-适配体识别同时检测三种霉菌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为:将时间分辨荧光纳米颗粒分别用生物素化的玉米赤霉烯酮适配体Apt
ZEN
、T-2毒素适配体Apt
T-2
和黄曲霉毒素B1适配体Apt
AFB1
修饰得到KYF4:Dy
3+-Apt
ZEN
、KYF4:Tb
3+-Apt
T-2
与KYF4:Eu
3+-Apt
AFB1
荧光探针,并使用二硫化钨纳米片作为荧光猝灭剂,在霉菌毒素存在下,检测混合物的荧光信号强度;所述三种霉菌毒素为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与黄曲霉毒素B1;所述时间分辨荧光纳米颗粒为KYF4:Dy
3+
、KYF4:Tb
3+
与KYF4:Eu
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时间分辨荧光标记-适配体识别同时检测三种霉菌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YF4:Dy
3+-Apt
ZEN
、KYF4:Tb
3+-Apt
T-2
与KYF4:Eu
3+-Apt
AFB1
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步骤1、时间分辨荧光纳米颗粒进行亲和素修饰:将浓度为1mg/mL的时间荧光分辨纳米材料KYF4:Dy
3+
、KYF4:Tb
3+
与KYF4:Eu
3+
溶液分别与戊二醛在室温下避光轻微震荡活化2h,之后除去未反应的戊二醛,接着用PBS至少清洗三次,然后加入浓度为1mg/mL亲和素并在37℃震荡过夜,反应结束后清洗并取固相,得到亲和素修饰的时间荧光分辨纳米材料AV-KYF4:Dy
3+
、AV-KYF4:Tb
3+
与AV-KYF4:Eu
3+
;步骤2、时间分辨荧光纳米颗粒与适配体结合:将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亲和素修饰的时间荧光分辨纳米材料AV-KYF4:Dy
3+
、AV-KYF4:Tb
3+
与AV-KYF4:Eu
3+
分散于PBS缓冲溶液中,并加入生物素化的适配体Apt
ZEN
、Apt
T-2
与Apt
AFB1
,在37℃摇床中孵育12h,收集固相并用PBS至少清洗三次,最终得到所述适配体修饰的时间分辨荧光纳米颗粒KYF4:Dy
3+-Apt
ZEN
、KYF4:Tb
3+-Apt
T-2
与KYF4:Eu
3+-Apt
AFB1
荧光探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时间分辨荧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