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多孔氧化锆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2976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3D打印多孔氧化锆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先进陶瓷材料和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氧化锆粉体为主要原料,经过光固化3D打印和高温排胶烧结制备3D打印氧化锆多孔陶瓷,通过精确控制氧化锆粉体的含量、光固化打印的参数以及高温排胶烧结的具体过程,可实现多孔氧化锆陶瓷快速精确成型,而且孔道结构可控,可制备复杂结构和形状的陶瓷制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无需模具、无需造孔剂或造孔模板、制备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3D打印多孔氧化锆陶瓷制品的力学性能好、孔隙率高、孔壁薄、表面积大、孔道连通性高,可作为过滤器、催化剂载体、热交换器、蓄热体、骨组织工程支架等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程支架等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程支架等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多孔氧化锆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先进陶瓷材料和增材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多孔氧化锆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氧化锆陶瓷具有耐腐蚀、耐高温、耐磨损、强度高和韧性好的优点,在先进陶瓷材料领域被誉为“陶瓷钢”。多孔氧化锆陶瓷作为气体/液体/金属熔体过滤器、催化剂载体、热交换器、蓄热体和组织工程支架等广泛应用于生态环保、水净化、石油化工、金属熔炼、采矿冶金、汽车机械、航空航天以及余热回收利用等工业领域。传统工艺制备规则孔道和薄壁多孔氧化锆陶瓷十分困难,且力学性能有待提高。催化剂载体、蓄热体用蜂窝多孔氧化锆陶瓷的孔径和孔壁厚度为毫米级/厘米级,使得其表面积不够大,其催化剂加载/蓄热功能和效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高压流体过滤器用多孔氧化锆陶瓷、耐压强度的进一步提高能够拓宽其应用领域。
[0003]3D打印(增材制造)是一种新兴的数字化智能化先进制造技术,其通过层层堆积的方式制备复杂结构制品。陶瓷材料3D打印技术主要包括立体光刻(SLA)、数字光处理(DLP)、双光子聚合(TPP)、喷墨打印(IJP)、直写成型(DIW)、三维印刷(粘接剂喷射)(3DP)、选择性激光烧结(SLS)、选择性激光熔化(SLM)、分层实体制造(LOM)和熔融沉积制造(FDM)等。其中,立体光刻、数字光处理和双光子聚合均属于光固化3D打印技术,其速度快、精度高、用料少,适合先进陶瓷成型,受到了研究者的欢迎。然而,现有3D打印技术仍未能实现孔道结构可控、孔道连通性高、孔隙率高、孔壁薄以及力学性能良好的多孔氧化锆陶瓷的有效制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多孔氧化锆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多孔氧化锆陶瓷孔道结构可控、孔道连通性高、孔隙率高、孔壁薄、表面积大且力学性能良好。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3D打印多孔氧化锆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将主料和分散剂混合,得到陶瓷料浆;
[0008]采用3D建模软件构建多孔氧化锆陶瓷3D模型的参数,将所述陶瓷料浆进行光固化3D打印,得到多孔氧化锆陶瓷生坯;
[0009]将所述多孔氧化锆陶瓷生坯进行高温排胶烧结,得到3D打印多孔氧化锆陶瓷;
[0010]所述主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氧化锆粉体20~90%,光敏树脂预混液10~80%;所述氧化锆粉体的粒径<100μm;
[0011]所述光固化3D打印的曝光强度为10~500mw/cm2,曝光时间为1~60s,铺料厚度为20~500μm;
[0012]所述高温排胶烧结的过程为:以0.1~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保温0.5~4h,在升温过程中每升温50~150℃保温0.5~4h;然后以1~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
1400~1700℃,保温1~4h,再以1~10℃/min的降温速率降至室温。
[0013]优选的,所述氧化锆粉体的D
50
为0.1~50μm,所述氧化锆粉体的D
90
为0.3~100μm。
[0014]优选的,所述光敏树脂预混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光敏树脂95~99.7%,光引发剂0.3~5%。
[0015]优选的,所述光敏树脂包括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和聚醚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0016]优选的,所述光引发剂包括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中的至少一种。
[0017]优选的,所述分散剂包括三聚磷酸钠、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聚甲基丙烯酸铵和dolapixCE64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分散剂与主料的质量比为(0.1~3):100。
[0018]优选的,所述多孔氧化锆陶瓷3D模型的参数为:孔径0.1~10mm,孔壁厚度0.1~5mm,孔隙率大于50%。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3D打印多孔氧化锆陶瓷,所述3D打印多孔氧化锆陶瓷中,氧化锆含量>85wt%,孔径为0.1~10mm,孔壁厚度为0.1~5mm,孔隙率>50%,孔道连通性>90%。
[0020]优选的,所述3D打印多孔氧化锆陶瓷的化学成分为ZrO2>85wt%,Y2O3<5wt%,Ce2O3<5wt%,MgO<5wt%。
[0021]优选的,所述3D打印多孔氧化锆陶瓷的主晶相为四方相或立方相氧化锆。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3D打印多孔氧化锆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将主料和分散剂混合,得到陶瓷料浆;采用3D建模软件构建多孔氧化锆陶瓷3D模型的参数,将所述陶瓷料浆进行光固化3D打印,得到多孔氧化锆陶瓷生坯;将所述多孔氧化锆陶瓷生坯进行高温排胶烧结,得到3D打印多孔氧化锆陶瓷;所述主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氧化锆粉体20~90%,光敏树脂预混液10~80%;所述氧化锆粉体的粒径<100μm;所述光固化3D打印的曝光强度为10~500mw/cm2,曝光时间为1~60s,铺料厚度为20~500μm;所述高温排胶烧结的过程为:以0.1~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保温0.5~4h,在升温过程中每升温50~150℃保温0.5~4h;然后以1~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400~1700℃,保温1~4h,再以1~10℃/min的降温速率降至室温。
[0024]本专利技术以粒径小于100μm的氧化锆粉体为主要原料,有利于陶瓷粉体密实堆积,经过光固化3D打印和高温排胶烧结制备3D打印氧化锆多孔陶瓷,能够保证粉体烧结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而且通过精确控制氧化锆粉体的含量、光固化打印的参数以及高温排胶烧结的具体过程,可实现多孔氧化锆陶瓷快速精确成型,而且孔道结构可控,可制备复杂结构和形状的陶瓷制品;
[0025]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无需模具、无需造孔剂或造孔模板、制备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0026]本专利技术制备的3D打印多孔氧化锆陶瓷制品的力学性能好、孔隙率高、孔壁薄、表面积大、孔道连通性高,可作为过滤器、催化剂载体、热交换器、蓄热体、骨组织工程支架等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实施例1制备3D打印多孔氧化锆陶瓷过程中模型、生坯和陶瓷产品的外观
图;
[0028]图2为实施例2制备3D打印多孔氧化锆陶瓷过程中模型、生坯和陶瓷产品的外观图;
[0029]图3为实施例3制备3D打印多孔氧化锆陶瓷过程中模型、生坯和陶瓷产品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3D打印多孔氧化锆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将主料和分散剂混合,得到陶瓷料浆;
[0032]采用3D建模软件构建多孔氧化锆陶瓷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多孔氧化锆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主料和分散剂混合,得到陶瓷料浆;采用3D建模软件构建多孔氧化锆陶瓷3D模型的参数,将所述陶瓷料浆进行光固化3D打印,得到多孔氧化锆陶瓷生坯;将所述多孔氧化锆陶瓷生坯进行高温排胶烧结,得到3D打印多孔氧化锆陶瓷;所述主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氧化锆粉体20~90%,光敏树脂预混液10~80%;所述氧化锆粉体的粒径<100μm;所述光固化3D打印的曝光强度为10~500mw/cm2,曝光时间为1~60s,铺料厚度为20~500μm;所述高温排胶烧结的过程为:以0.1~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保温0.5~4h,在升温过程中每升温50~150℃保温0.5~4h;然后以1~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400~1700℃,保温1~4h,再以1~10℃/min的降温速率降至室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锆粉体的D
50
为0.1~50μm,所述氧化锆粉体的D
90
为0.3~10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树脂预混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光敏树脂95~99.7%,光引发剂0.3~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树脂包括环氧丙烯酸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洋博杨景周高海瑞金霞张树培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