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上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295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上水设备,包括机柜,设置于机柜上的控制器,设置于机柜上的进水管道,通过第一管道与进水管道连接的自闭式接头,设置于机柜内、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收纳第一管道的卷管机构,以及设置于机柜上、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检测自闭式接头是否存在的接头检测模块。机柜上设置有用于限位上水接头的第一限位孔,进水管道上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电磁阀和水流量传感器。根据自闭式接头具有与客车注水口对接导通,未与任何管道对接时即内部通道处于闭合状态,当所述自闭式接头与客车注水口对接,接头检测模块未检测到自闭式接头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实现给客车上水。给客车上水。给客车上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上水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上水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上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我国铁路建设发展迅速,客车中途停靠上水站的时间越来越短,这给工作人员增加了上水工作的压力。
[0003]目前,现有的上水方式,一是采用不带卷管机构的上水设备,二是带卷管机构的上水设备。采用前者,上水时需要由人工牵拉水管将水管与客车注水口对接,再返回地面水箱开阀门上水,拔管时需要再返回地面水箱关阀门在去拔客车注水口上的水管,该操作方式人工的工作量大、效率低,且若未关地面水箱阀门去拔水管会对周边人员和车站基础设施造成安全隐患;采用后者上水时,需要由人工把水管从设备牵拉出来与客车注水口对接,在通过遥控器控制上水,拔管时,需通过遥控器控制关水在拔管,最后通过遥控器控制卷管机构收管,在该操作方式中,当距离太长时,则无法遥控、位置不对无法遥控或影响到附近设备,亦增加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提高了设备故障率。
[0004]为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上水设备,用于解决现有客车或列车上水工作量大、效率低问题以及用于解决现有带卷管机构上水设备故障率高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上水设备,包括:机柜,设置于机柜上的控制器,设置于机柜上用于接入水源的进水管道,通过第一管道与进水管道连接用于与客车注水口对接的自闭式接头,设置于机柜内、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收纳第一管道的卷管机构,以及设置于机柜上、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检测自闭式接头是否存在的接头检测模块;
[0008]所述机柜上设置有用于限位上水接头的第一限位孔,所述进水管道上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电磁阀和水流量传感器;当所述自闭式接头与客车注水口对接,接头检测模块未检测到自闭式接头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实现给客车上水。
[0009]较优地,所述智能上水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机柜底部与第一管道连接的回水管道,所述回水管道上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电磁阀,所述回水管道位于卷管机构下部。
[0010]较优地,所述自闭式接头上设置有射频芯片,所述接头检测模块为用于识别射频芯片所发射信号的射频识别模块,所述第一限位孔位于控制器的一侧。
[0011]较优地,所述自闭式接头包括:用于与客车注水口对接的第一管体,一端与第一管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管道连接的第二管体,一侧为开口的阀芯,安装于阀芯远离开口一端的压帽,固定于压帽上的弹性件;所述第一管体的直径小于第二管体的直径,所述弹性件、压帽均位于第二管体内,所述阀芯位于第一管道内,所述阀芯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通孔。
[0012]较优地,所述卷管机构包括:卷盘,以及用于驱动卷管旋转的驱动电机;所述电机
设置于卷盘的一侧,所述卷盘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管道的螺旋槽,所述第一管道在靠近进水管道的一端固定于螺旋槽的底部。
[0013]较优地,所述水流量传感器位于第一管道与的第一电磁阀之间。
[0014]较优地,所述控制器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指示驱动电机是否驱动的第一指示灯,用于指示射频读写模块是否读取射频芯片所发射的信号的第二指示灯,用于指示智能上水设备是否接入电源的第三指示灯,用于指示第一电磁阀是否打开的第四指示灯,用于指示第二电磁阀是否打开的第五指示灯,以及用于指示水流量传感器工作状态的第六指示灯。
[0015]较优地,所述第一限位孔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滚轮。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采用自闭式接头,自闭式接头具有与客车注水口对接导通,未与任何管道对接时即内部通道处于闭合状态,并且,本技术采用第一限位孔限位自闭式接头,采用接头检测模块检测自闭式接头的存在,这样,当自闭式接头与客车注水口对接时,注水口与自闭式接头内的通道导通,即自闭式接头未在第一限位孔上,接头检测模块即未检测到自闭式接头的存在,则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进水管道上的水经第一管道、自闭式接头进入客车,实现上水功能。当客车上水完成后,断开自闭式接头与客车注水口的对接,水不会从自闭式接头流出,节约水资源,且在此时,水流量传感器反馈给控制器第一管道的水未流动的信号,控制器控制卷管机构将第一管道卷起以及控制第一电磁阀闭合,并当自闭式接头限位于第一限位孔上时,接头检测模块检测到自闭式接头的存在则向控制器发送电信号,控制器则控制卷管机构停止卷管,实现自动收纳第一管道,实现智能化操作,可有效减少上水人员的工作量,并提高给客车上水的效率,保障了上水人员的安全,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智能上水设备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智能上水设备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智能上水设备的俯视图。
[0020]图4为图3中智能上水设备沿A-A方向的剖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智能上水设备的内部示意图。
[0022]图6为图3中智能上水设备中自闭式接头沿A-A方向上的剖视图。
[0023]图7为智能上水设备的上水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5]请参照附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智能上水设备。
[0026]该智能上水设备包括:机柜10,设置于机柜10上的控制器20,设置于机柜10上用于接入水源的进水管道53,通过第一管道50与进水管道53连接用于与客车注水口对接的自闭式接头70,设置于机柜10内、与控制器20电连接用于收纳第一管道50的卷管机构,以及设置于机柜10上、与控制器20电连接用于检测自闭式接头70是否存在的接头检测模块27。
[0027]机柜10上设置有用于限位上水接头的第一限位孔12,进水管道53上设置有与控制器20电连接的第一电磁阀55和水流量传感器54,水流量传感器54位于第一管道50与的第一
电磁阀55之间。
[0028]其中,自闭式接头70,具有与客车注水口对接时导通,未与任何管道对接时即内部通道处于闭合状态。且本技术采用第一限位孔12限位自闭式接头70,采用接头检测模块27检测自闭式接头70是否存在。这样,进水管道53接上水源时,当自闭式接头70与客车注水口对接时,进水管道53通过自闭式接头70与注水口导通,自闭式接头70未限位在第一限位孔12上,接头检测模块27即给控制器20反馈为检测到自闭式接头70存在的信号,控制器20则控制第一电磁阀55打开,实现给客车上水。
[0029]当客车上水完成后,手动断开自闭式接头70与客车注水口的对接,在自闭式接头70自身特性下,水不会从自闭式接头70流出,从而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且在此时,水流量传感器54反馈给控制器20第一管道50的水未流动的信号,控制器20控制卷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上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柜,设置于机柜上的控制器,设置于机柜上用于接入水源的进水管道,通过第一管道与进水管道连接用于与客车注水口对接的自闭式接头,设置于机柜内、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收纳第一管道的卷管机构,以及设置于机柜上、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检测自闭式接头是否存在的接头检测模块;所述机柜上设置有用于限位上水接头的第一限位孔,所述进水管道上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电磁阀和水流量传感器;当所述自闭式接头与客车注水口对接,接头检测模块未检测到自闭式接头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实现给客车上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上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上水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机柜底部与第一管道连接的回水管道,所述回水管道上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电磁阀,所述回水管道位于卷管机构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上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闭式接头上设置有射频芯片,所述接头检测模块为用于识别射频芯片所发射信号的射频识别模块,所述第一限位孔位于控制器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上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闭式接头包括:用于与客车注水口对接的第一管体,一端与第一管体连接、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标亮张镇祝飞戟蒋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复恒自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