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雯娜专利>正文

一种节能环保加气混凝土浇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290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加气混凝土浇注机,其结构包括控制机箱、支撑机架、接料漏斗、伸缩支节、浇筑臂、配液器、软管,控制机箱机械连接在支撑机架上,接料漏斗与浇筑臂连接,接料漏斗固定在支撑机架上,浇筑臂上两个以上的伸缩支节,在浇筑臂的上端设有配液器,浇筑臂位于配液器的下方安装有软管,配液器包括内槽、导入管、外槽,内槽固定在浇筑臂外表面,内槽的外表面设有外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浇筑臂上设有配液器,其中配液器设置的内槽与外槽之间安装有导入管,导入管一端位于外槽的表面,而另一端穿过外槽与内槽配合在浇筑臂的表面,导入管设置在浇筑臂表面的四个方位,通过往导入管添加润滑脂,提高浇筑臂表面润滑脂的覆盖率。提高浇筑臂表面润滑脂的覆盖率。提高浇筑臂表面润滑脂的覆盖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环保加气混凝土浇注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加工设备领域,特别的,是一种节能环保加气混凝土浇注机。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浇注机采用螺旋浆式搅拌,在罐内形成很强的涡流,破坏生石灰颗粒的包膜,使之达到充分均匀的混合,同时可升降的浇注臂随浇注过程调整高度,防止飞溅,但是可升降的浇筑臂在实现高度的调整过程中,为了避免在高度调整中浇筑臂受到强大的磨损,需要定期补注润滑脂,而目前润滑脂的补注都是滴注在浇筑臂的表面上,随着重力而直接润滑至整个浇筑臂上,但是由于润滑脂在自然下落润滑时不具有扩散的功能,无法更加全面的润滑到整个浇筑臂的表面,润滑不均匀,因此,导致浇筑臂出线局部性的磨损严重现象,若是采用人为均分润滑,不仅浪费劳动力且效率低,且对于润滑脂的浪费也较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加气混凝土浇注机,用以解决由于润滑脂在自然下落润滑时不具有扩散的功能,无法更加全面的润滑到整个浇筑臂的表面,润滑不均匀,因此,导致浇筑臂出线局部性的磨损严重现象,若是采用人为均分润滑,不仅浪费劳动力且效率低,且对于润滑脂的浪费也较为严重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节能环保加气混凝土浇注机,其结构包括控制机箱、支撑机架、接料漏斗、伸缩支节、浇筑臂、配液器、软管,所述控制机箱机械连接在支撑机架上,所述接料漏斗与浇筑臂连接,所述接料漏斗固定在支撑机架上,所述浇筑臂上两个以上的伸缩支节,在所述浇筑臂的上端设有配液器,所述浇筑臂位于配液器的下方安装有软管,所述配液器包括内槽、导入管、外槽,所述内槽固定在浇筑臂外表面,所述内槽的外表面设有外槽,所述外槽上均匀分布有四个所述导入管。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内槽组成有滑槽、内夹层、移动走轮、隔层、连接轴,所述滑槽内活动配合有移动走轮,所述滑槽贴于浇筑臂的一侧设有内夹层,所述内夹层为海绵材质,所述隔层与滑槽同圆心,且隔层置于滑槽的外边沿,所述隔层与外槽焊接在一起。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外槽组成有安装座、导液管、夹持板、槽体、吸附口,所述安装座上固定有夹持板,所述导液管与导入管嵌接在一起,两者内部相通,所述导液管相对于导入管的一端配合在浇筑臂表面,所述导液管设于安装座内部,所述导液管与导入管相接的一端用夹持板夹持固定,所述槽体上设有吸附口。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导入管由磁铁层、伸缩折层、管体组成,所述磁铁层设在导入管的导入口两侧,所述管体上设有伸缩折层,通过伸缩折层实现管体的拉伸。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移动走轮通过连接轴与夹持板连接,通过移动走轮带动安装座在槽体内转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吸附口采用铁质材料制成,所述吸附口与磁铁层采用磁性吸附的方式固定。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1、本专利技术在浇筑臂上设有配液器,其中配液器设置的内槽与外槽之间安装有导入管,导入管一端位于外槽的表面,而另一端穿过外槽与内槽配合在浇筑臂的表面,导入管设置在浇筑臂表面的四个方位,通过往导入管添加润滑脂,提高浇筑臂表面润滑脂的覆盖率。
[0012]2、本专利技术内槽设置有滑槽与移动走轮、隔层,移动走轮沿着滑槽旋转,而用移动走轮与连接轴连接的夹持板与安装座在槽体内同步旋转,使得具有转向功能的导入管进一步提高浇筑臂表面的润滑脂覆盖面积,润滑的更加均匀。
[0013]3、本专利技术导入管设置有磁铁层、伸缩折层、管体,在导入管不工作时,人为的拉动管体,利用伸缩折层具有的拉伸功能,再通过磁铁层与吸附口的磁性吸附,以此将导入管固定在吸附口的位置,避免管体内部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保证管体内部洁净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节能环保加气混凝土浇注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配液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配液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配液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导入管与吸附口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控制机箱1、支撑机架2、接料漏斗3、伸缩支节4、浇筑臂5、配液器6、软管7、内槽61、导入管62、外槽63、滑槽611、内夹层612、移动走轮613、隔层614、连接轴615、安装座631、导液管632、夹持板633、槽体634、吸附口635、磁铁层621、伸缩折层622、管体623。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0021]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加气混凝土浇注机,其结构包括控制机箱1、支撑机架2、接料漏斗3、伸缩支节4、浇筑臂5、配液器6、软管7,所述控制机箱1机械连接在支撑机架2上,所述接料漏斗3与浇筑臂5连接,所述接料漏斗3固定在支撑机架2上,所述浇筑臂5上两个以上的伸缩支节4,在所述浇筑臂5的上端设有配液器6,所述浇筑臂5位于配液器6的下方安装有软管7,所述配液器6包括内槽61、导入管62、外槽63,所述内槽61固定在浇筑臂5外表面,所述内槽61的外表面设有外槽63,所述外槽63上均匀分布有四个所述导入管62,所述内槽61组成有滑槽611、内夹层612、移动走轮613、隔层614、连接轴615,所述滑槽611内活动配合有移动走轮613,所述滑槽611贴于浇筑臂5的一侧设有内夹层612,所述内夹层612为海绵材质,所述隔层614与滑槽611同圆心,且隔层614置于滑槽611的外边沿,所述隔层614与外槽63焊接在一起,所述外槽63组成有安装座631、导液管632、夹持板633、槽体634、吸附口635,所述安装座631上固定有夹持板633,所述导液管632与导入管62嵌接在一
起,两者内部相通,所述导液管632相对于导入管62的一端配合在浇筑臂5表面,所述导液管632设于安装座631内部,所述导液管632与导入管62相接的一端用夹持板633夹持固定,所述槽体634上设有吸附口635,所述导入管62由磁铁层621、伸缩折层622、管体623组成,所述磁铁层621设在导入管62的导入口两侧,所述管体623上设有伸缩折层622,通过伸缩折层622实现管体623的拉伸,所述移动走轮613通过连接轴615与夹持板633连接,通过移动走轮613带动安装座631在槽体634内转动,所述吸附口635采用铁质材料制成,所述吸附口635与磁铁层621采用磁性吸附的方式固定。
[0024]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节能环保加气混凝土浇注机的实现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加气混凝土浇注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控制机箱(1)、支撑机架(2)、接料漏斗(3)、伸缩支节(4)、浇筑臂(5)、配液器(6)、软管(7),所述控制机箱(1)机械连接在支撑机架(2)上,所述接料漏斗(3)与浇筑臂(5)连接,所述接料漏斗(3)固定在支撑机架(2)上,所述浇筑臂(5)上两个以上的伸缩支节(4),在所述浇筑臂(5)的上端设有配液器(6),所述浇筑臂(5)位于配液器(6)的下方安装有软管(7),所述配液器(6)包括内槽(61)、导入管(62)、外槽(63),所述内槽(61)固定在浇筑臂(5)外表面,所述内槽(61)的外表面设有外槽(63),所述外槽(63)上均匀分布有四个所述导入管(6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加气混凝土浇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61)组成有滑槽(611)、内夹层(612)、移动走轮(613)、隔层(614)、连接轴(615),所述滑槽(611)内活动配合有移动走轮(613),所述滑槽(611)贴于浇筑臂(5)的一侧设有内夹层(612),所述内夹层(612)为海绵材质,所述隔层(614)与滑槽(611)同圆心,且隔层(614)置于滑槽(611)的外边沿,所述隔层(614)与外槽(63)焊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加气混凝土浇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雯娜
申请(专利权)人:洪雯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