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三级过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2613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腔三级过滤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农业灌溉过滤系统占地面积较大、反冲洗效率较低及易被粘稠类液体堵塞的技术问题。包括:第一过滤装置及第二过滤装置,均包括:罐体,上部左右对称设置第一砂石过滤腔及第二砂石过滤腔,中部设置一级滤水腔,下部沿中心轴纵向设置三级滤水腔,三级滤水腔的侧壁与罐体下部侧壁之间形成网式过滤腔,网式过滤腔内设置若干网式过滤筒,网式过滤筒内形成二级滤水腔,二级滤水腔内设置叠片过滤芯;进水管道及第一排污管道;第二排污管道;排水管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简化了系统结构,提高了过滤水质、反冲洗效果和效率、系统寿命和灌溉效率,减小了占地面积,降低了建设成本。建设成本。建设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腔三级过滤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农业灌溉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双腔三级过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农业灌溉系统过滤器一直是农业灌溉系统的心脏。目前,在农业灌溉用过滤系统中,特别是在自动反冲洗系统中,为了达到过滤精度和实现反冲洗,通常是采用一个砂石过滤器单体和一个叠片过滤器单体通过管道串联的方式,使用一段时间过滤器发生堵塞后,分别通过反冲洗的方式进行清洗,需要使其中一个过滤器的过滤水去反冲洗另一个过滤器。存在的问题有,第一,由于砂石过滤器和叠片过滤器均为单体,为了实现反冲洗,每一个过滤器都需要单独配置一套反冲洗阀门和反冲洗控制器,占地面积大,集成性较差;第二,由于叠片过滤器承担了所有高精度的过滤任务,在过滤稠类液体时易发生堵塞,同时在反冲洗时,挂在叠片过滤器叠片空间上杂质受到粘液的影响不易被冲洗掉,不能彻底反冲洗干净,一方面过滤后的水质较差,又影响叠片过滤器和过滤系统的寿命,另一方面第三,一次只能实现一个过滤器的清洗,无法同时对两个过滤器实现反冲洗,反冲洗效率较低,进而灌溉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农业灌溉过滤系统占地面积较大、反冲洗效率较低及易被粘稠类液体堵塞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腔三级过滤系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腔三级过滤系统,包括:第一过滤装置及第二过滤装置,结构相同,对称设置,均包括:罐体,呈圆筒状,上部左右对称设置第一砂石过滤腔及第二砂石过滤腔,中部设置一级滤水腔,下部沿中心轴纵向设置三级滤水腔,三级滤水腔的侧壁与罐体下部侧壁之间形成网式过滤腔,网式过滤腔内沿同一水平面圆周均匀设置若干网式过滤筒,网式过滤筒内形成二级滤水腔,二级滤水腔内设置叠片过滤芯;一级滤水腔的顶部与第一砂石过滤腔的底部和第二砂石过滤腔的底部连通,侧面通过第一滤水管、第二滤水管与网式过滤腔的侧面连通;二级滤水腔通过网式过滤筒的侧面与网式过滤腔连通,叠片过滤芯靠近三级滤水腔的内端头设置出水口,并通过管道与三级滤水腔连通;三级滤水腔底部设置排水口;第一滤水管的一端与一级滤水腔的侧面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滤水管的一端连通,第二滤水管的另一端与网式过滤腔的侧面连通;
[0005]进水管道及第一排污管道,平行设置,一端侧面均通过第一反冲洗控制阀及第二反冲洗控制阀分别与与第一过滤装置的两个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侧面均通过第三反冲洗控制阀与第四反冲洗控制阀分别与第二过滤装置的两个进水口连通;
[0006]中间排污管道,一端通过第五反冲洗控制阀与第一过滤装置的第一滤水管和第二滤水管的侧面连通,另一端通过第六反冲洗控制阀与第二过滤装置的第一滤水管和第二滤水管的侧面连通;
[0007]第二排污管道,一端与中间排污管道的侧面连通;
[0008]排水管道,一端密封,设置在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的下方,侧面分别通过管道与第一过滤装置的排水口和第二过滤装置的排水口连通;
[0009]第一反冲洗控制阀、第二反冲洗控制阀、第三反冲洗控制阀、第三反冲洗控制阀、第四反冲洗控制阀、第五反冲洗控制阀及第六反冲洗控制阀均为三通电磁阀。
[0010]与现有技术中一个砂石过滤器单体和一个叠片过滤器单体串联的设置相比,本技术通过将罐体上部设置两个砂石过滤腔,下部设置网式过滤筒和叠片过滤芯,实现了砂石过滤器、网式过滤筒和叠片过滤芯设置在过滤装置的同一个罐体中,在过滤中,水先经过砂石过滤器过滤,然后通过网式过滤,最后经过叠片过滤。
[0011]这样,第一,消除了原有一个砂石过滤器单体和一个叠片过滤器单体占地面积大的问题,减小了占地面积,降低了建设成本;
[0012]第二,与现有技术中每次只能反冲洗一个砂石过滤单体或者一个叠片过滤器单体相比,本技术能够同时对砂石过滤器和网式过滤筒、叠片过滤芯进行冲洗,提高了反冲洗效率和灌溉效率;
[0013]第三,由于水先经过网式过滤筒过滤后再进入叠片过滤芯进行过滤,网式过滤筒首先将粘稠类杂质和较大颗粒杂质拦截在其表面,粘稠类杂质不会进入叠片过滤芯,一方面,叠片过滤芯不易被堵塞,提高了叠片过滤芯的过滤精度,进而提高了过滤后的水质质量;另一方面,由于网式过滤筒与叠片过滤芯的反冲洗方式不同,附着在网式过滤筒侧面的粘稠类杂质和大颗粒杂质在反冲洗时,从叠片过滤芯出来的水很容易将这些杂质带走,提高了系统整体的反冲洗效果和系统的寿命;
[0014]第四,现有技术中,每一个砂石过滤单体和叠片过滤单体都需要配置一套反冲洗阀门,本技术中把这些集中到一起,节省了反冲洗阀门的数量,简化了反冲洗系统的结构;
[0015]第五,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砂石过滤器、网式过滤筒和叠片过滤芯集成在一个罐体内,提高了单位面积上的过流量,提高了灌溉效率。
[0016]较佳地,第一过滤装置及第二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一砂石过滤器及第二砂石过滤器,分别设置在第一砂石过滤腔及第二砂石过滤腔内。
[0017]较佳地,第一砂石过滤器及第二砂石过滤器,均包括:分水器,设置在顶部进水口处;砂床,设置在中部;滤帽架,设置在底部;过滤帽,设置在滤帽架上。
[0018]较佳地,所述三级滤水腔,呈圆筒状,顶部紧靠一级滤水腔底面并密封。
[0019]较佳地,所述网式过滤筒,侧面呈网状,外端通过法兰密封并伸至罐体侧壁外;所述叠片过滤芯,外端头悬空,内端头的侧面通过固定环与网式过滤筒内侧面固定连接,内端头的端头处设置出水口。
[0020]较佳地,所述网式过滤筒的过滤精度为50目。
[0021]较佳地,所述网式过滤筒的数量根据流量设置。
[0022]较佳地,第一过滤装置及第二过滤装置,还包括:支腿,固定设置在罐体底部。
[0023]本技术有益效果包括:
[0024]与现有技术下相比,本技术将砂石过滤器、网式过滤筒和叠片过滤芯集成在一个罐体内,节省了反冲洗阀门数量,简化了系统结构,提高了过滤水质,提高了反冲洗效果和效率、系统寿命和灌溉效率,减小了占地面积,降低了建设成本。
附图说明
[0025]在附图中:
[0026]图1为本技术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图;
[0028]图3为图1的左视图;
[0029]图4为网式过滤筒和叠片过滤芯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过滤装置;2第二过滤装置;10罐体;110第一砂石过滤腔;111第二砂石过滤腔;112分水器;113砂床;114滤帽架;115过滤帽;116进水口;12一级滤水腔;13二级滤水腔;14三级滤水腔;140排水口;150网式过滤腔;151网式过滤筒;152法兰;16叠片过滤芯;160出水口;161固定环;17第一滤水管;18第二滤水管;19支腿;3进水管道;4第一排污管道;5中间排污管道;6第二排污管道;7排水管道;80第一反冲洗控制阀;81第二反冲洗控制阀;82第三反冲洗控制阀;83第四反冲洗控制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腔三级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过滤装置及第二过滤装置,结构相同,对称设置,均包括:罐体,呈圆筒状,上部左右对称设置第一砂石过滤腔及第二砂石过滤腔,中部设置一级滤水腔,下部沿中心轴纵向设置三级滤水腔,三级滤水腔的侧壁与罐体下部侧壁之间形成网式过滤腔,网式过滤腔内沿同一水平面圆周均匀设置若干网式过滤筒,网式过滤筒内形成二级滤水腔,二级滤水腔内设置叠片过滤芯;一级滤水腔的顶部与第一砂石过滤腔的底部和第二砂石过滤腔的底部连通,侧面通过第一滤水管、第二滤水管与网式过滤腔的侧面连通;二级滤水腔通过网式过滤筒的侧面与网式过滤腔连通,叠片过滤芯靠近三级滤水腔的内端头设置出水口,并通过管道与三级滤水腔连通;三级滤水腔底部设置排水口;第一滤水管的一端与一级滤水腔的侧面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滤水管的一端连通,第二滤水管的另一端与网式过滤腔的侧面连通;进水管道及第一排污管道,平行设置,一端侧面均通过第一反冲洗控制阀及第二反冲洗控制阀分别与第一过滤装置的两个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侧面均通过第三反冲洗控制阀与第四反冲洗控制阀分别与第二过滤装置的两个进水口连通;中间排污管道,一端通过第五反冲洗控制阀与第一过滤装置的第一滤水管和第二滤水管的侧面连通,另一端通过第六反冲洗控制阀与第二过滤装置的第一滤水管和第二滤水管侧面连通;第二排污管道,一端与中间排污管道的侧面连通;排水管道,一端密封,设置在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怀春魏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菲特能特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