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承深专利>正文

一种彩色LCD滤光片及叠切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257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彩色LCD滤光片的叠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红、绿、蓝三色的单色单片树脂片,按固定的顺序重复叠加排列,每组红、绿、蓝三色的树脂片之间加有一层黑色像素隔离层树脂片,通过热压或胶粘的方法,叠压成复合的树脂立方体;再按所述的复合树脂立方体的横面逐一切成薄片状的红、绿、蓝三色的复合滤色片,所述切割面形成多组红、绿、蓝彩色滤纹和纵向黑色分割线的透光面;在复合滤色片透光面上的一侧,按垂直于红、绿、蓝彩色滤纹方向,根据黑色滤纹的相同间距印制有横向黑色分割线。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生产工艺存在的生产设备昂贵、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和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彩色LCD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彩色LCD滤光片(Colour Filter)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彩色LCD滤光片是通过在基片上印刷或通过类似集成电路的生产(通过光罩、多次曝光的工艺),生成彩色滤纹工艺制成。所述的生产工艺复杂、加工设备昂贵、成品率低,致使加工的产品成本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彩色LCD滤光片及叠切制作方法,可以解决传统的彩色LCD滤光片制作成本高和成品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彩色LCD滤光片的制作方法是将红、绿、蓝三色的单色单片树脂片,按固定的顺序重复迭加排列,每组红、绿、蓝三色的树脂片之间加有一层黑色像素隔离层树脂片,通过热压或胶粘的方法,叠压成复合的树脂立方体;再按所述的复合树脂立方体的横面逐一切成薄片状的红、绿、蓝三色的复合滤色片,所述切割面形成多组红、绿、蓝彩色滤纹和纵向黑色分割线的透光面;在复合滤色片透光面上的一侧,按垂直于红、绿、蓝彩色滤纹方向,根据黑色滤纹的相同间距印制有横向黑色分割线。如上所述的一种彩色LCD滤光片的制作方法,所述红、绿、蓝、黑复合树脂层是通过喷涂的方式制成复合的树脂立方体。如上所述的一种彩色LCD滤光片的制作方法,所述的单色树脂片层的厚度为单色像素的尺寸,如0.06mm。如上所述的一种彩色LCD滤光片的制作方法,将红、绿、蓝、黑制好的单层滤色片,再按彩色滤纹的顺序逐一对应的位置要求,并在每层单层滤色片之间夹有黑复合树脂层后,热压或胶粘成多层复合滤色片的立方体,再按垂直于单层滤色片的方向,沿断面切割,形成具有相互垂直交错的黑色分割线的彩色LCD滤光片。一种彩色LCD滤光片,滤光片的断面垂直滤光方向,由红、绿、蓝、黑单色单片树脂层依次热压、胶粘或喷涂形成具有彩色滤纹透光面和纵向黑色分割线的彩色LCD滤光片;在滤光片表面,垂直于红、绿、蓝、黑彩色滤纹方向,按黑色滤纹的相同间隔印制有横向黑色分割线层。如上所述的一种彩色LCD滤光片,在滤光片的断面中,垂直于红、绿、蓝、黑彩色滤纹中的黑色单色单片树脂层构成的纵向黑色分割线,并且按相同间隔距离,设置有横向黑色单色单片树脂层构成的横向黑色分割线,所述黑色分割线形成纵横网格。本专利技术与传统的产品及生产工艺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生产设备及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2、产品的合格率高,能有效地提高生产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彩色LCD滤光片叠加制作工艺中彩色单色片层叠加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彩色LCD滤光片叠加制作工艺中切割完成单片状的滤色片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彩色LCD滤色片的多层复合后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彩色LCD滤光片的结构可以参见附图图1反映的是滤光片的第一步制作工艺的产品结构示意图,图1中由红、绿、蓝、黑四种颜色树脂薄片1、2、3、4,依次重复排列,经热压或胶粘形成叠片,所述叠片还可以由喷涂形成。所述的树脂薄片1、2、3、4厚度在0.01mm以上(或按照像素的尺寸决定)图2是将图1的叠片立方体,沿垂直树脂薄片方向横切成的切割面为彩色滤纹的滤色片,在其表面垂直于彩色滤纹方向,以黑色滤纹相同的间隔,印制有黑色像素分割线。图2中的单层滤色片既可成为符合使用要求的彩色LCD滤光片。图3是将图2中的单层滤色片(此时滤色片的厚度为彩色像素的尺寸),再次进行多层叠加,每层之间加一层黑色的树脂片,该黑色树脂片的厚度与图1中的黑色树脂片尺寸相同,经热压或胶粘形成多层复合滤色片。叠加中应将每片单层滤色片中的彩色滤纹按同颜色一一对应的要求对齐。形成新的立方体后进行再次切割,最终生产出符合使用要求的滤色片。图3中每片单层滤色片之间夹有黑色的分割线树脂层5,图中的虚线为切割线,箭头所示为第二次的切割方向。叠切法生产彩色液晶用的彩色滤色片(Colour Filter)的生产步骤(实施例)以生产像素数为128*RGB*160,1.9英吋的手机用彩色LCD的滤色片为例像素尺寸241μm*241μm;每个像素由红、绿、蓝色和一个黑色的分割线构成,假定按照彩色LCD屏幕垂直方向,在一个像素内,这四种颜色所占的尺寸分别为60μm。在四种颜色之间存在0.25μm的透明光学用胶(如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方法热压法,则可以没有这部分透明光学用胶);生产过程一、红、绿、蓝、黑色树脂的制备,该四种树脂制成品的热膨胀系数应相同,且红、绿、蓝色的色标应符合用户的使用要求。树脂的制备应在超净化车间内完成;二、将前述所制备的四种树脂分别各自加工成60μm厚度的薄片,这些薄片将以45mm宽的带状,卷制成桶状,中间为一个利于机械安装用的钢质中空轴,每轴可卷长度为800m以上。所有加工过程,应在超净化环境中完成;三、制作滤色块在一个拥有10个工位的旋转加工生产线上,进行以下过程的加工1、在一号工位上,将黑色的树脂薄片,从黑色卷轴上,平铺放在加工平台上,长度为1000mm;2、加工平台旋转到二号工位上,由机械手向黑色树脂薄片上喷胶;3、加工平台旋转到三号工位上,由机械手向黑色树脂薄片上平铺红色树脂薄片;4、加工平台旋转到四号工位上,由机械手按固定的力碾压红色树脂薄片,使得树脂片之间紧密结合且能保证胶层的厚度为0.25μm。在将一种树脂薄片铺向另一种树脂薄片上时,注意不要将空气带入到胶层中,以免造成气泡,出废品;5、加工平台旋转到五号工位上,由机械手向红色树脂薄片上喷胶;6、加工平台旋转到六号工位上,由机械手向红色树脂薄片上平铺绿色树脂薄片;7、加工平台旋转到七号工位上,由机械手按固定的力碾压绿色树脂薄片,使得树脂片之间紧密结合;8、加工平台旋转到八号工位上,由机械手向绿色树脂薄片上喷胶;9、加工平台旋转到九号工位上,由机械手向绿色树脂薄片上平铺蓝色树脂薄片;10、加工平台旋转到十号工位上,由机械手按固定的力碾压蓝色树脂薄片,使得树脂片之间紧密结合;11、加工平台旋转到十一号工位上,由机械手向蓝色树脂薄片上喷胶;12、加工平台再次旋转到一号工位上,由机械手向蓝色树脂薄片上平铺黑色树脂薄片; 重复1-12的步骤128次,即可完成一个由红、绿、蓝、黑色树脂薄片叠放成的40mm宽,1000mm长的长方体。四、立方体需在一个恒温的环境中,静置一段时间,以保证光学透明胶的固化;五、切片。将加工好的立方体放置到切片机上,沿着断面进行垂直切,使得切出的薄片是由128组黑、红、绿、蓝色条纹构成的。切片的厚度可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如30μm或50μm厚度(如果采用二次叠切的方法,则切片厚度应该与像素的尺寸相等,如本实施例,若采用二次叠切法,切片厚度应为180μm),以便于将来将该薄膜贴到LCD上面。采用印刷的方法,在切好的滤色片上,按着垂直于红、绿、蓝彩色条纹的方向,印制一组(160条以上)横向的、相互之间平行的黑色的像素隔离纹,该黑色隔离纹所起的作用与前述的黑色树脂片在最终所加工成的滤色片中所起的作用相同。该黑色条纹的宽度为60μm,每两个黑色条纹的间距为181μm。待印刷的黑色条纹干燥后,即完成了1.9英寸滤色片毛坯片的加工。(若采用二次叠切法,则需将切好的160片180μm的树脂薄片按照相同的条文方向,以黑色条纹边为基准,相邻两片之间插入60μm厚度的黑色薄片,每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彩色LCD滤光片的叠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红、绿、蓝三色的单色单片树脂片,按固定的顺序重复迭加排列,每组红、绿、蓝三色的树脂片之间加有一层黑色像素隔离层树脂片,通过热压或胶粘的方法,叠压成复合的树脂立方体;再按所述的复合树脂立方体的横面逐一切成薄片状的红、绿、蓝三色的复合滤色片,所述切割面形成多组红、绿、蓝彩色滤纹和纵向黑色分割线的透光面;在复合滤色片透光面上的一侧,按垂直于红、绿、蓝彩色滤纹方向,根据黑色滤纹的相同间距印制有横向黑色分割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承深
申请(专利权)人:徐承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