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勇专利>正文

呼吸科用呼吸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222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呼吸科用呼吸训练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安装仓,所述安装仓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夹持贴合组件,所述安装仓内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活塞仓,所述活塞仓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活塞杆,且活塞杆延伸至活塞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通过调节组件的相互配合,可根据不同患者或是同一患者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整,使训练循序渐进,效果更好,通过夹持贴合组件的相互配合,防止在使用该装置训练时鼻子进行呼吸气,导致代偿从而降低训练效果,通过拆装组件的相互配合,便对呼吸管进行快速的拆装,进而便于对呼吸管进行更换或清洗消毒。行更换或清洗消毒。行更换或清洗消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呼吸科用呼吸训练器


[0001]本技术涉及呼吸训练器
,具体为呼吸科用呼吸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呼吸科包括呼吸内科和呼吸外科,但呼吸外科一般都称为胸科或心胸外科等名称;目前,呼吸科的一些患者,常采用呼吸训练器对其进行呼吸能力的康复性训练,此外对于身体健康的人,也可以通过使用呼吸训练器提高肺活量,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人在正常吸气时,横膈膜收缩和外肋间肌收缩,当用力吸气时,还需吸气辅助肌,如斜方肌、斜角肌的协助,这些肌肉收缩的结果使得胸阔上举,胸腔空间扩大到极限,因此需要对吸气肌进行锻炼,呼吸训练器采用阻抗训练基础原理,使用者透过吸气训练器吸气时需费力去抵抗训练器设定的阻抗,以增加吸气肌力,借此增加呼吸肌强度与耐受度;
[0003]现有的呼吸训练器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现有的呼吸训练器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只能提供单一模式的训练,不能根据不同患者或是同一患者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整;2.现有的呼吸训练器在对呼吸管的安装与拆卸较为繁琐,导致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呼吸科用呼吸训练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呼吸科用呼吸训练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安装仓,所述安装仓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夹持贴合组件,所述安装仓内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活塞仓,所述活塞仓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活塞杆,且活塞杆延伸至活塞仓的内部,所述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导气管,且导气管延伸至底座的内部,所述导气管位于底座顶部的一端与活塞仓相连通,所述导气管远离活塞仓的一端延伸至底座的外部,所述导气管位于底座外部一端外侧的顶部与底部皆设置有限位仓,所述导气管位于底座外部一端的外侧设置有呼吸管,所述呼吸管外侧靠近导气管的一端设置有套环,所述套环一侧的顶部与底部设置有插杆,且插杆延伸至限位仓的内部,所述限位仓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拉杆,且拉杆延伸至限位仓的内部,所述拉杆位于限位仓内部的一端贯穿插杆,所述拉杆位于限位仓外部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安装仓内底部与顶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设置有套块,所述活塞杆位于活塞仓外部的一端设置有顶杆,所述套块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与顶杆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安装仓内底部远离滑杆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配重仓,所述配重仓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组配重块,所述配重块顶部与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插孔,所述配重块两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限位孔,所述顶杆底部远离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杆,且限位杆延伸至配重仓的内部,所述限位杆位于配重仓内部的一端通过插孔贯穿配重块,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均匀设置有多组第一限位孔,所述安装仓一端一侧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延伸至配重仓的内部,所述固定杆位于配重仓内部的一端通过第二限位孔
和第一限位孔贯穿限位杆。
[0006]优选的,所述夹持贴合组件包括绳索、铰接块、夹板和第一弹簧,所述绳索位于安装仓一侧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绳索远离安装仓的一端设置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一侧的顶部与底部铰接有夹板,两组所述夹板相互靠近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弹簧。
[0007]优选的,所述活塞杆位于活塞仓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活塞。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位于安装仓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拉环。
[0009]优选的,所述安装仓两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观察窗。
[0010]优选的,所述夹板远离铰接块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垫块。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呼吸科用呼吸训练器通过调节组件的相互配合,可根据不同患者或是同一患者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整,使训练循序渐进,效果更好,通过夹持贴合组件的相互配合,防止在使用该装置训练时鼻子进行呼吸气,导致代偿从而降低训练效果,通过拆装组件的相互配合,便对呼吸管进行快速的拆装,进而便于对呼吸管进行更换或清洗消毒,进一步提升该装置的实用性;
[0012]1.通过第二限位孔、插孔、配重块、配重仓、第一限位孔、限位杆、固定杆、顶杆和活塞杆等组件的相互配合,可根据不同患者或是同一患者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整,使训练循序渐进,效果更好;
[0013]2.通过绳索、第一弹簧、夹板和铰接块等组件的相互配合,防止在使用该装置训练时鼻子进行呼吸气,导致代偿从而降低训练效果;
[0014]3.通过第二弹簧、限位仓、拉杆、插杆和套环等组件的相互配合,便对呼吸管在导气管上进行快速的拆装,进而便于对呼吸管进行更换或清洗消毒,进一步提升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图1的A处放大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图1的B处放大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配重块的立体图。
[0021]图中:1、底座;2、导气管;3、呼吸管;4、绳索;5、活塞杆;6、活塞仓;7、滑杆;8、顶杆;9、限位杆;10、安装仓;11、配重仓;12、第一限位孔;13、配重块;14、连接杆;15、套块;16、固定杆;17、夹板;18、铰接块;19、第一弹簧;20、插孔;21、第二限位孔;22、第二弹簧;23、限位仓;24、套环;25、插杆;26、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呼吸科用呼吸训练器,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仓10,安装仓10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夹持贴合组件,安装仓10内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活塞仓6,活塞仓6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活塞杆5,且活塞杆5延伸至活塞仓6的内部,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导气管2,且导气管2延伸至底座1的内部,导气管2位于底座1顶部的一端与活塞仓6相连通,导气管2远离活塞仓6的一端延伸至底座1的外部,导气管2位于底座1外部一端外侧的顶部与底部皆设置有限位仓23,导气管2位于底座1外部一端的外侧设置有呼吸管3,呼吸管3外侧靠近导气管2的一端设置有套环24,套环24一侧的顶部与底部设置有插杆25,且插杆25延伸至限位仓23的内部,限位仓23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拉杆26,便于拉动,且拉杆26延伸至限位仓23的内部,拉杆26位于限位仓23内部的一端贯穿插杆25,拉杆26位于限位仓23外部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22,安装仓10内底部与顶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滑杆7,滑杆7的外侧设置有套块15,活塞杆5位于活塞仓6外部的一端设置有顶杆8,套块15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顶部与顶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呼吸科用呼吸训练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仓(10),所述安装仓(10)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夹持贴合组件,所述安装仓(10)内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活塞仓(6),所述活塞仓(6)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活塞杆(5),且活塞杆(5)延伸至活塞仓(6)的内部,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导气管(2),且导气管(2)延伸至底座(1)的内部,所述导气管(2)位于底座(1)顶部的一端与活塞仓(6)相连通,所述导气管(2)远离活塞仓(6)的一端延伸至底座(1)的外部,所述导气管(2)位于底座(1)外部一端外侧的顶部与底部皆设置有限位仓(23),所述导气管(2)位于底座(1)外部一端的外侧设置有呼吸管(3),所述呼吸管(3)外侧靠近导气管(2)的一端设置有套环(24),所述套环(24)一侧的顶部与底部设置有插杆(25),且插杆(25)延伸至限位仓(23)的内部,所述限位仓(23)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拉杆(26),且拉杆(26)延伸至限位仓(23)的内部,所述拉杆(26)位于限位仓(23)内部的一端贯穿插杆(25),所述拉杆(26)位于限位仓(23)外部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22),所述安装仓(10)内底部与顶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滑杆(7),所述滑杆(7)的外侧设置有套块(15),所述活塞杆(5)位于活塞仓(6)外部的一端设置有顶杆(8),所述套块(15)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的顶部与顶杆(8)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安装仓(10)内底部远离滑杆(7)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配重仓(11),所述配重仓(1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勇
申请(专利权)人:龚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