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222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35
本申请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包括基架、上面板、充电示教面板、升降驱动机构、盖合面板;上面板设于基架上侧,且其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贯通槽口;充电示教面板设于基架上,位于贯通槽口内;升降驱动机构设于基架内,且其与充电示教面板连接;盖合面板设于充电示教面板上侧。本申请需要示教使用时,则可通过升降驱动机构将充电示教面板从基架内升起,而当不需要使用充电示教面板时,则可通过升降驱动机构将充电示教面板下降至基架内,从而带动盖合面板盖合上面板上的贯通槽口,进而不仅可达收纳充电示教面板的目的,且还可大大减少占用空间,同时还可避免灰尘的污染,大大地提高了本申请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大大地提高了本申请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大大地提高了本申请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的
,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也随之日益丰富,且在当今生活中,更是提倡环保低碳的绿色生活,继而有力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新能源汽车行业对相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潜在需求是巨大的。
[0003]但是,现实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教学实训设备绝大多数是不可升降移动的,从而不仅不方便于充电示教面板的收纳,且还占用空间,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究一种可上下升降充电示教面板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现实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教学实训设备绝大多数是不可升降移动的,从而不方便就地升起以演示操控中车体上各系统机构间的协同运作,进而不利于相关技术人员的学习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包括:
[0006]基架;
[0007]上面板,其设于所述基架上侧,且其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贯通槽口;
[0008]充电示教面板,其设于所述基架上,位于所述贯通槽口内;
[0009]升降驱动机构,其设于所述基架内,且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示教面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充电示教面板上下升降移动;
[0010]盖合面板,其设于所述充电示教面板上侧,且其从动所述充电示教面板上下移动,用于盖合所述贯通槽口。
[0011]如上所述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
[0012]升降驱动组,其设于所述基架内,并位于所述充电示教面板后侧;
[0013]连接组件,其设于所述充电示教面板后侧,且其与所述升降驱动组动力输出端连接。
[0014]如上所述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所述连接组件上侧面与所述盖合面板下侧面相接触。
[0015]如上所述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所述升降驱动组和所述连接组件的数量均为2组。
[0016]如上所述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所述升降驱动组为电缸。
[0017]如上所述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所述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基架内的左导轨和右导轨,所述左导轨和所述右导轨分设于所
述充电示教面板左右两侧,用于导引所述充电示教面板上下升降移动。
[0018]如上所述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所述左导轨上开设有可与所述充电示教面板左侧边缘相适配的左滑槽;
[0019]所述右导轨上开设有可与所述充电示教面板右侧边缘相适配的右滑槽。
[0020]如上所述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所述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基架内并与所述充电示教面板电连接的蓄电组,以及与所述蓄电组连接的电动驱动组。
[0021]如上所述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所述充电示教面板上设有用于外接电源的电源外接模块,且其设有与所述蓄电组连接以用于向所述蓄电组充电的连接充电模块,以及还设有用于展示充电电路的电路展示区。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申请有如下优点:
[0023]本申请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通过所述升降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充电示教面板上下升降移动,以使需要示教使用时,则可通过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将所述充电示教面板从所述基架内升起,而当不需要使用所述充电示教面板时,则可通过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将所述充电示教面板下降至所述基架内,从而带动所述盖合面板盖合所述上面板上的所述贯通槽口,进而不仅可达收纳所述充电示教面板的目的,且还可大大减少占用空间,同时还可避免灰尘的污染,大大地提高了本申请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申请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的立体图。
[0025]图2是本申请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的另一立体图。
[0026]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视图Ⅰ。
[0027]图4是本申请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进行局部分解的分解图。
[0028]图5是本申请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的前视图。
[0029]图6是本申请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中所述左导轨的断视图。
[0030]图7是本申请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中所述右导轨的断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如图1~7所示,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包括基架1、上面板2、充电示教面板3、升降驱动机构4、盖合面板5。
[0033]具体的,所述上面板2设于所述基架1上侧,且其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贯通槽口21;所述充电示教面板3设于所述基架1上,位于所述贯通槽口21内;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设于所述基架1内,且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示教面板3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充电示教面板3上下升降移动;所述盖合面板5设于所述充电示教面板3上侧,且其从动所述充电示教面板3上下移动,用于盖合所述贯通槽口21。
[0034]本申请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通过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驱动所述充电示教面板3上下升降移动,以使需要示教使用时,则可通过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将所述充电示教面板3从所述基架1内升起,而当不需要使用所述充电示教面板3时,则可通过所述升
降驱动机构4将所述充电示教面板3下降至所述基架1内,从而带动所述盖合面板5盖合所述上面板2上的所述贯通槽口21,进而不仅可达收纳所述充电示教面板3的目的,且还可大大减少占用空间,同时还可避免灰尘的污染,大大地提高了本申请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0035]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包括升降驱动组41、连接组件42。
[0036]所述升降驱动组41设于所述基架1内,并位于所述充电示教面板3后侧;所述连接组件42设于所述充电示教面板3后侧,且其与所述升降驱动组41动力输出端连接。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
[0037]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42上侧面与所述盖合面板5下侧面相接触。其优点在于形成辅助支撑所述盖合面板5作用。
[0038]更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驱动组41和所述连接组件42的数量均为2组。其目的在于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0039]更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驱动组41为电缸。采用所述电缸的优点在于电缸具有传动稳定和适用环境能力强以及电能驱动等突出优点,进而可大大方便于实际使用。
[0040]更进一步的,所述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基架1内的左导轨6和右导轨7,所述左导轨6和所述右导轨7分设于所述充电示教面板3左右两侧,用于导引所述充电示教面板3上下升降移动。
[0041]所述左导轨6上开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包括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还包括:上面板(2),其设于所述基架(1)上侧,且其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贯通槽口(21);充电示教面板(3),其设于所述基架(1)上,位于所述贯通槽口(21)内;升降驱动机构(4),其设于所述基架(1)内,且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示教面板(3)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充电示教面板(3)上下升降移动;盖合面板(5),其设于所述充电示教面板(3)上侧,且其从动所述充电示教面板(3)上下移动,用于盖合所述贯通槽口(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包括:升降驱动组(41),其设于所述基架(1)内,并位于所述充电示教面板(3)后侧;连接组件(42),其设于所述充电示教面板(3)后侧,且其与所述升降驱动组(41)动力输出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2)上侧面与所述盖合面板(5)下侧面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教学实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组(41)和所述连接组件(42)的数量均为2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丽娟闫鹏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