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改善仪表盘塑料外壳性能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1701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仪表盘塑料外壳性能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混合液A的制备;(2)纳米氧化锌分散液的制备;(3)混合液B的制备;(4)混合粉末的制备;(5)成品的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善仪表盘塑料外壳性能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最终制备的添加剂与塑料的基体成分相容性极佳,可以将其用于仪表盘塑料的加工制备中,显著的提高仪表盘塑料外壳的综合性能,提升仪表盘的品质,极具市场推广价值。极具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改善仪表盘塑料外壳性能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塑料加工
,特别是一种用于改善仪表盘塑料外壳性能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仪表盘是用于安装仪表及有关装置的刚性平板或结构件,能够反映汽车各系统的工作状态,一般包括车速里程表、转速表、机油压力表、水温表等,其塑料外壳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因为力学性能不佳,容易在冲击之后破碎,并且在平时的清理过程中,经常擦拭表面极易出现划痕,严重影响美观和使用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开发研究了一种用于改善仪表盘塑料外壳性能添加剂,用于仪表盘塑料的加工制备中,可有效的提升仪表盘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改善仪表盘塑料外壳性能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用于改善仪表盘塑料外壳性能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混合液A的制备:
[0007]先将甜菜碱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按照重量比为1:3~5共同投入搅拌罐内,搅拌混匀后,然后将酒石酸和去离子水按照重量比为1:30~40共同投入搅拌罐内,在60~80℃的条件下搅拌混匀,再将硅烷偶联剂加入到搅拌罐内,在50~60℃的条件下搅拌混匀得混合液A备用;
[0008](2)纳米氧化锌分散液的制备:
[0009]将纳米氧化锌和无水乙醇按照重量体积比为1g:40~50mL共同投入单口烧瓶中,在超声条件下进行分散处理1~2h后得纳米氧化锌分散液备用;
[0010](3)混合液B的制备:
[0011]将步骤(2)中所得的纳米氧化锌分散液注入到步骤(1)所得的混合液A中,在90~96℃的条件下搅拌混匀后,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烯醇按照重量比为1:3~5共同投入到搅拌罐内,在90~96℃的条件下继续搅拌混匀,得混合液B备用;
[0012](4)混合粉末的制备:
[0013]将碳酸镧和硝酸铈按照重量比为1:1~2混匀后置于低能质子辐照箱内进行质子辐照处理,处理30~40min后置于珠磨机内进行研磨,研磨后得混合粉末备用;
[0014](5)成品的制备:
[0015]先将步骤(4)中所得的混合粉末和步骤(3)中所得的混合液B按照重量体积比为1g:29~39mL混匀后投入坩埚内,加热至500~600℃,在保温的情况下,将超声波探头浸入步骤(3)所得的混合液B液面下约5~8cm处,进行超声波处理,同时连通直流磁场,处理3~5h即可。
[0016]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甜菜碱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总重量份为酒石酸和去离子水总重量份的20~26%,硅烷偶联剂的重量份为酒石酸和去离子水总重量份的3~5%。
[0017]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超声分散处理时超声波的频率为30~80kHz。
[0018]进一步的,步骤(3)中纳米氧化锌分散液注入量为混合液A 5~5.6%,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烯醇的总重量份为混合液A总重量份的2~2.6%。
[0019]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的质子辐照的参数为:质子能量为2~3MeV,质子注量为7~9
×
10
10
p/cm2。
[0020]进一步的,步骤(5)中所述的超声波处理的频率为20~24kHz,磁场功率为900~1000W。
[0021]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针对现今仪表盘塑料存在的缺陷,开发研究了一种用于改善仪表盘塑料外壳性能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方法,将该添加剂用于塑料的加工制备中,可有效的提升塑料的综合性能,提升仪表盘的品质,首先配制混合液A通过混合液A来改变纳米氧化锌的表面特性,削弱其与塑料基体成分之间的界面性,提高其与其他成分之间的相容性,在混合液B的制备中加入了一定比例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烯醇,是为了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烯醇的化学特性,抑制分散相聚集和粒子破裂,稳固向界面,保障此添加剂在塑料的加工中能很快紧密的结合到塑料的基体成分中,长久持续的在仪表盘的使用中发挥作用;将碳酸镧和硝酸铈按照合适比例混匀后进行质子辐照处理,合适能量的质子辐照,在碳酸镧和硝酸铈的表面形成刻蚀,使得碳酸镧和硝酸铈的物理结构发生改变,并毛化碳酸镧和硝酸铈的表面,增加碳酸镧和硝酸铈的比表面积以及表面粗糙度,此时将所得的混合粉末与混合液共同投入坩埚内,在高温,超声-磁场耦合的协同作用下,混合粉末与混合液相互融合,当将所得的添加剂用于塑料的制备中时,添加剂可在塑料的表面形成一个巨大的分子网状结构从而改善塑料的综合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用于改善仪表盘塑料外壳性能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1)混合液A的制备:
[0027]先将甜菜碱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按照重量比为1:3共同投入搅拌罐内,搅拌混匀后,然后将酒石酸和去离子水按照重量比为1:30共同投入搅拌罐内,在60℃的条件下搅拌混匀,再将硅烷偶联剂加入到搅拌罐内,在50℃的条件下搅拌混匀得混合液A备用;
[0028](2)纳米氧化锌分散液的制备:
[0029]将纳米氧化锌和无水乙醇按照重量体积比为1g:40mL共同投入单口烧瓶中,在超声条件下进行分散处理1h后得纳米氧化锌分散液备用;
[0030](3)混合液B的制备:
[0031]将步骤(2)中所得的纳米氧化锌分散液注入到步骤(1)所得的混合液A中,在90℃的条件下搅拌混匀后,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烯醇按照重量比为1:3共同投入到搅拌罐内,在90℃的条件下继续搅拌混匀,得混合液B备用;
[0032](4)混合粉末的制备:
[0033]将碳酸镧和硝酸铈按照重量比为1:1混匀后置于低能质子辐照箱内进行质子辐照处理,处理30min后置于珠磨机内进行研磨,研磨后得混合粉末备用;
[0034](5)成品的制备:
[0035]先将步骤(4)中所得的混合粉末和步骤(3)中所得的混合液B按照重量体积比为1g:29mL混匀后投入坩埚内,加热至500℃,在保温的情况下,将超声波探头浸入步骤(3)所得的混合液B液面下约5cm处,进行超声波处理,同时连通直流磁场,处理3~5h即可。
[0036]步骤(1)中所述的甜菜碱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总重量份为酒石酸和去离子水总重量份的20%,硅烷偶联剂的重量份为酒石酸和去离子水总重量份的3%。
[0037]步骤(2)中所述的超声分散处理时超声波的频率为30kHz。
[0038]步骤(3)中纳米氧化锌分散液注入量为混合液A 5%,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烯醇的总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改善仪表盘塑料外壳性能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混合液A的制备:先将甜菜碱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按照重量比为1:3~5共同投入搅拌罐内,搅拌混匀后,然后将酒石酸和去离子水按照重量比为1:30~40共同投入搅拌罐内,在60~80℃的条件下搅拌混匀,再将硅烷偶联剂加入到搅拌罐内,在50~60℃的条件下搅拌混匀得混合液A备用;(2)纳米氧化锌分散液的制备:将纳米氧化锌和无水乙醇按照重量体积比为1g:40~50mL共同投入单口烧瓶中,在超声条件下进行分散处理1~2h后得纳米氧化锌分散液备用;(3)混合液B的制备:将步骤(2)中所得的纳米氧化锌分散液注入到步骤(1)所得的混合液A中,在90~96℃的条件下搅拌混匀后,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烯醇按照重量比为1:3~5共同投入到搅拌罐内,在90~96℃的条件下继续搅拌混匀,得混合液B备用;(4)混合粉末的制备:将碳酸镧和硝酸铈按照重量比为1:1~2混匀后置于低能质子辐照箱内进行质子辐照处理,处理30~40min后置于珠磨机内进行研磨,研磨后得混合粉末备用;(5)成品的制备:先将步骤(4)中所得的混合粉末和步骤(3)中所得的混合液B按照重量体积比为1g:29~39mL混匀后投入坩埚内,加热至500~600℃,在保温的情况下,将超声波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军成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恒旺仪表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