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双踝膝关节矫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1368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12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调节双踝膝关节矫形器。包括:大腿支撑件、调节结构、膝盖支撑件、及矫正结构;所述大腿支撑件与所述膝盖支撑件的一端之间通过所述调节结构连接;所述膝盖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矫正结构连接;所述调节结构通过束带与拉块组件实现长度调节;所述大腿支撑件上设有用于适配卡合大腿的第一凹部;所述膝盖支撑件上设有用于适配卡合膝盖的第二凹部;所述矫正结构包括:直线固定件、中间承接件、支撑臂、及用于患者小腿穿过以限制固定小腿的固定环;矫正结构用于支撑并矫正小腿。本申请解决了膝关节矫形器中支具没有可调节的束带进行紧固,使得病人膝关节无法得到有效矫正的问题;同时通过矫正结构有效对小腿起到支撑矫正的作用。撑矫正的作用。撑矫正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双踝膝关节矫形器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医疗膝关节矫形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双踝膝关节矫形器。

技术介绍

[0002]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属于滑车关节。膝关节矫形器主要用于膝关节创伤后和术后固定以及膝关节一定范围内的活动,并且能够固定和稳定膝关节,矫正腿轴(大腿和小腿中间)。
[0003]中国专利申请CN201720052286.7,公开了《一种个性化减荷式膝关节支具》,所述中间承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连接板、中间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中间连接板包括髁接触板、双轴底盘和两个限位卡扣,所述双轴底盘为中空结构的双层板,所述髁接触板、双轴底盘和限位卡扣由内至外依次连接,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分别连接在双轴底盘的中空结构内,所述两个限位卡扣分别与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同轴转动。虽然该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矫正过程中对对侧间室的挤,实现对患者膝关节矫形支具的个性化定制,但是无法对小腿进行有效矫正;而且支具没有用于紧固的可调节装置,使得病人膝关节无法得到有效矫正。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个性化可调节的双踝膝关节矫形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双踝膝关节矫形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至少一个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调节双踝膝关节矫形器,包括:大腿支撑件、调节结构、膝盖支撑件、及矫正结构;所述大腿支撑件与所述膝盖支撑件的一端之间通过所述调节结构连接;所述膝盖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矫正结构连接;所述调节结构通过束带与拉块组件实现长度调节;所述大腿支撑件上设有用于适配卡合大腿的第一凹部;所述膝盖支撑件上设有用于适配卡合膝盖的第二凹部;所述矫正结构包括:两个直线固定件、两个中间承接件、四个支撑臂、及一个用于患者小腿穿过以限制固定小腿的固定环;所述矫正结构用于支撑并矫正小腿。
[0007]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束带与拉块组件包括:三节束带、及两个卡块;各所述束带之间胶接一所述卡块,所述拉块通过拉动以调整所述束带的相对长度。
[0008]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直线固定件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膝盖支撑件两侧部;两个所述直线固定件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所述中间承接件与两个所述支撑臂的一端固定连接;各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环上。
[0009]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朝向相反,且所述第二凹部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凹部的深度。
[0010]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部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凹部的顶端分别设一或多
个卡扣组件。
[0011]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固定块、及松紧绳;所述松紧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凹部或第二凹部的顶端一侧,所述固定块设于所述第一凹部或第二凹部的顶端另一侧;所述固定块用于固定所述松紧绳的另一端,所述固定块通过螺钉实现可拆卸连接。
[0012]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膝盖支撑件包括:与所述调节结构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矫正结构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及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同侧之间一体设置的膝盖承接部;所述膝盖承接部上设有用于适配卡合膝盖的所述第二凹部。
[0013]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大腿支撑件与所述膝盖支撑件的一端之间连接有两个所述调节结构;其中,两个所述调节结构分别相对设于所述大腿支撑件与所述膝盖支撑件的两侧。
[0014]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两个连接件、两个锁紧件、两个转轴、一束带与拉块组件;所述束带与拉块组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一所述转轴,各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转轴以适配进行旋转调节;所述锁紧件用于固压紧所述束带拉块组件的束带的端部;其中,一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大腿支撑件固定连接;另一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膝盖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通过螺钉分别与所述大腿支撑件或所述膝盖支撑件可拆卸连接。
[0015]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大腿支撑件与所述膝盖支撑件为预先根据患者大腿与膝盖的三维模型数据,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而成;所述3D打印技术所采用的材料包括:聚乳酸、尼龙塑料、光敏树脂、硅胶、橡胶、乳胶、ABS塑料、PVC塑料、有机硅树脂、丙烯基树脂中任意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6]如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调节双踝膝关节矫形器。包括:大腿支撑件、调节结构、膝盖支撑件、及矫正结构;所述大腿支撑件与所述膝盖支撑件的一端之间通过所述调节结构连接;所述膝盖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矫正结构连接;所述调节结构通过束带与拉块组件实现长度调节;所述大腿支撑件上设有用于适配卡合大腿的第一凹部;所述膝盖支撑件上设有用于适配卡合膝盖的第二凹部;所述矫正结构包括:两个直线固定件、两个中间承接件、四个支撑臂、及一个用于患者小腿穿过以限制固定小腿的固定环;所述矫正结构用于支撑并矫正小腿。
[0017]达到了以下有益效果:
[0018]解决了膝关节矫形器中支具没有可调节的束带进行紧固,使得病人膝关节无法得到有效矫正的问题;同时通过矫正结构有效对小腿起到支撑矫正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可调节双踝膝关节矫形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的一种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的一种矫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
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申请的基本构想,虽然图式中仅显示与本申请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但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24]如图1所示,展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可调节双踝膝关节矫形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可调节双踝膝关节矫形器包括:大腿支撑件1、调节结构2、膝盖支撑件3、及矫正结构4;其中,所述大腿支撑件1与所述膝盖支撑件3的一端之间通过所述调节结构2连接;所述膝盖支撑件3的另一端与所述矫正结构4连接。
[0025]具体来说,所述大腿支撑件1上设有用于适配卡合大腿的第一凹部12。所述第一凹部12的顶端设一或多个卡扣组件5。优选地,本申请设有两个卡扣组件5。所述卡扣组件5包括:固定块51、及松紧绳52;所述松紧绳5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凹部12的顶端一侧,所述固定块51设于所述第一凹部12的顶端另一侧;所述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双踝膝关节矫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腿支撑件、调节结构、膝盖支撑件、及矫正结构;所述大腿支撑件与所述膝盖支撑件的一端之间通过所述调节结构连接;所述膝盖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矫正结构连接;所述调节结构通过束带与拉块组件实现长度调节;所述大腿支撑件上设有用于适配卡合大腿的第一凹部;所述膝盖支撑件上设有用于适配卡合膝盖的第二凹部;所述矫正结构包括:两个直线固定件、两个中间承接件、四个支撑臂、及一个用于患者小腿穿过以限制固定小腿的固定环;所述矫正结构用于支撑并矫正小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双踝膝关节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带与拉块组件包括:三节束带、及两个卡块;各所述束带之间胶接一所述卡块,所述拉块通过拉动以调整所述束带的相对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双踝膝关节矫形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直线固定件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膝盖支撑件两侧部;两个所述直线固定件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所述中间承接件与两个所述支撑臂的一端固定连接;各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环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双踝膝关节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朝向相反,且所述第二凹部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凹部的深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双踝膝关节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凹部的顶端分别设一或多个卡扣组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双踝膝关节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固定块、及松紧绳;所述松紧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凹部或第二凹部的顶端一侧,所述固定块设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武曹雨晴王彩萍万克明许苑晶戴尅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