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型材生产用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132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铝型材生产用矫正装置,包括步进进料机构、固定机构,所述支柱共设有四处,分别固定连接在工作台的顶端面四角位置,解决现有的铝型材在塑造的过程中难免会因受外力的作用下造成铝型材弯曲受损,而受损的铝材在矫正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利用钳子等夹具来手动矫正铝型材,但手动对铝型材进行矫正不但费时费力且容易因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同导致所矫正的铝型材无法统一矫正标准的问题,由于设置工作台,其中设置的侧护板可对铝型材在加工的过程中起到防止铝型材倾覆的问题出现,以达到保护操作人员安全的目的。以达到保护操作人员安全的目的。以达到保护操作人员安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型材生产用矫正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铝型材生产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铝型材生产用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铝为基添加一定量其他合金化元素的合金,是轻金属材料之一。铝合金除具有铝的一般特性外,由于添加合金化元素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又具有一些合金的具体特性。铝合金的密度为2.63~2.85g/cm,有较高的强度(σ
b
为110~650MPa),比强度接近高合金钢,比刚度超过钢,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塑性加工性能,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良好的耐蚀性和可焊性,可作结构材料使用,在航天、航空、交通运输、建筑、机电、轻化和日用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0003]而铝型材在实际使用时需要通过加热淬火后获得较高的内应力以塑造成各种形状,但在塑造的过程中难免会因受外力的作用下造成铝型材弯曲受损,而受损的铝材在矫正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利用钳子等夹具来手动矫正铝型材,但手动对铝型材进行矫正不但费时费力且容易因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同导致所矫正的铝型材无法统一矫正的标准。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铝型材生产用矫正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铝型材生产用矫正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铝型材在塑造的过程中难免会因受外力的作用下造成铝型材弯曲受损,而受损的铝材在矫正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利用钳子等夹具来手动矫正铝型材,但手动对铝型材进行矫正不但费时费力且容易因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同导致所矫正的铝型材无法统一矫正标准的问题。
[0006]本技术铝型材生产用矫正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铝型材生产用矫正装置,包括步进进料机构、固定机构、矫正机构、支柱,所述支柱共设有四处,分别固定连接在工作台的顶端面四角位置;所述固定机构共设有两处,分别拧接在工作台的顶端面两宽边侧位置,且两处固定机构的拧接位置分别位于两处支柱的内侧位置;所述步进进料机构放置在进料电机托架的上方且安装位置位于两处固定机构的内侧面位置;所述压合机构固定连接在四处支柱的顶端面位置;所述矫正机构放置在矫正电机支架的上方且固定连接在两处固定机构的内侧面位置,且所述矫正机构的安装位置贴合在步进进料机构的顶端面位置,所述矫正机构包括有矫正电机、矫正驱动齿轮、矫正从动齿轮、螺纹杆、待加工铝型材、连接板、固定板、固定矫正块、螺纹孔和活动矫正块,所述矫正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矫正驱动齿轮,且所述矫正驱动齿轮与上方所设置的相同大小的矫正从动齿轮相啮合传动,所述矫正从动齿轮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固定矫正块
共设有三处,且三处所述固定矫正块的顶端面均通过连接板与固定板的底端面相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矫正块共设有三处,且三处所述活动矫正块的内部一端均开设有相同大小的螺纹孔,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拧接有螺纹杆,三处所述固定矫正块和三处活动矫正块的相贴合端均开设有相同大小的方槽,且所述待加工铝型材插入在固定矫正块和活动矫正块的相贴合端的底部所开设的方槽内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包括有工作台主体、侧护板和进料槽,所述侧护板共设有两处,分别固定连接在工作台主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位置,且两处所述侧护板的长度与工作台主体的宽度一致,且两处所述侧护板的高度超出工作台主体0.5m,两处所述侧护板的内侧位置为进料槽。
[0009]进一步的,所述步进进料机构包括有进料电机、进料传动轴、滚轮和传送带,所述进料电机的输出端轴接有进料传动轴,所述进料传动轴远离进料电机的一端与滚轮相轴接,且所述滚轮的外周面带传动有传送带。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贴合板、支板和内六角固定螺栓,所述贴合板的顶端面一宽边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板,且所述贴合板的内部拧接有内六角固定螺栓。
[0011]进一步的,所述压合机构包括有液压箱、护罩、液压柱和压板,所述液压箱固定连接在护罩的顶端面中心位置,且所述液压箱的底部通过液压柱与压板相轴接,所述压板的长宽小于护罩。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由于设置工作台,其中设置的侧护板可对铝型材在加工的过程中起到防止铝型材倾覆的问题出现,以达到保护操作人员安全的目的,由于设置步进进料机构,其中设置的进料电机可通过输出端所轴接的进料传动轴带动滚轮进行旋转,当滚轮进行旋转时即可带动传送带进行将待加工铝型材导入矫正的作用,以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由于设置固定机构,其中设置的贴合板可通过内六角固定螺栓实现快速的拆卸作业,以达到在对不同形状的铝型材矫正时安装不同形状的模具,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免去了在加工不同形状的铝型材需要更换不同设备的麻烦,由于设置压合机构,其中设置的液压箱可通过内部所轴接的两处液压柱推动压板相下运动,以在矫正的过程中对矫正机构以及待加工铝型材进行固定以防止在加工过程中因受力过大造成待加工铝型材崩出的问题出现,由于设置矫正机构,其中设置的矫正电机可通过输出端所固定连接的矫正驱动齿轮与矫正从动齿轮的啮合传动以带动螺纹杆在活动矫正块内部所开设的螺纹孔的内部旋转,以达到推动活动矫正块靠近或远离固定矫正块达到对待加工铝型材矫正的作用,免去了传统人工矫正时费时费力的麻烦。
[0014]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工作台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步进进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的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技术的矫正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23]1、工作台;101、工作台主体;102、侧护板;103、进料槽;2、步进进料机构;201、进料电机;202、进料传动轴;203、滚轮;204、传送带;3、固定机构;301、贴合板;302、支板;303、内六角固定螺栓;4、压合机构;401、液压箱;402、护罩;403、液压柱;404、压板;5、矫正机构;501、矫正电机;502、矫正驱动齿轮;503、矫正从动齿轮;504、螺纹杆;505、待加工铝型材;506、连接板;507、固定板;508、固定矫正块;509、螺纹孔;510、活动矫正块;6、支柱;7、进料电机托架;8、矫正电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型材生产用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步进进料机构(2)、固定机构(3)、压合机构(4)、矫正机构(5)、支柱(6),所述支柱(6)共设有四处,分别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的顶端面四角位置;所述固定机构(3)共设有两处,分别拧接在工作台(1)的顶端面两宽边侧位置,且两处固定机构(3)的拧接位置分别位于两处支柱(6)的内侧位置;所述步进进料机构(2)放置在进料电机托架(7)的上方且安装位置位于两处固定机构(3)的内侧面位置;所述压合机构(4)固定连接在四处支柱(6)的顶端面位置;所述矫正机构(5)放置在矫正电机支架(8)的上方且固定连接在两处固定机构(3)的内侧面位置,且所述矫正机构(5)的安装位置贴合在步进进料机构(2)的顶端面位置,所述矫正机构(5)包括有矫正电机(501)、矫正驱动齿轮(502)、矫正从动齿轮(503)、螺纹杆(504)、待加工铝型材(505)、连接板(506)、固定板(507)、固定矫正块(508)、螺纹孔(509)和活动矫正块(510),所述矫正电机(5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矫正驱动齿轮(502),且所述矫正驱动齿轮(502)与上方所设置的相同大小的矫正从动齿轮(503)相啮合传动,所述矫正从动齿轮(50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504),所述固定矫正块(508)共设有三处,且三处所述固定矫正块(508)的顶端面均通过连接板(506)与固定板(507)的底端面相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矫正块(510)共设有三处,且三处所述活动矫正块(510)的内部一端均开设有相同大小的螺纹孔(509),且所述螺纹孔(509)的内部拧接有螺纹杆(504),三处所述固定矫正块(508)和三处活动矫正块(510)的相贴合端均开设有相同大小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征欣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