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1204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08
一种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
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硅合成
,特别是涉及一种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硅烷偶联剂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医疗、建筑、电子等领域。目前,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一般采用50倍摩尔量氨气和1倍摩尔量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高压下进行氨解反应的方法制备。此种制备方法不仅反应时间较长,而且会由于氨气的过量而导致后处理工艺复杂。同时还需要排出氨气,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且增加制备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方法,以达到缩短反应时间,减少了氨气的使用量,后处理过程简单,绿色环保的目的。
[0004]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氨水为反应底物,按照摩尔比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氨水(以氨计算):相转移催化剂:缓冲剂为1:3~5:0.01:1~2的比例进行氨解反应制得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0005]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先将氨水加入反应器中,按照摩尔比氨水(以氨计算):缓冲剂为3~5:1~2的比例加入缓冲剂;
[0007]步骤2,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升温至70℃~85℃;
[0008]步骤3,按照摩尔比氨水(以氨计算):相转移催化剂:缓冲剂为3~5:0.01:1~2的比例加入缓冲剂加入相转移催化剂,搅拌;
[0009]步骤4,按照摩尔比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氨水(以氨计算):相转移催化剂:缓冲剂为1:3~5:0.01:1~2的比例滴入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0010]步骤5,滴加结束后进行氨解反应,其氨解反应温度为70℃~100℃,保温反应时间为2h~5h;
[0011]步骤6,氨解反应结束后进行分液,取上层清液进行抽滤脱水后处理,最终得到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0012]进一步,所述相转移催化剂为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三辛基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进一步,所述缓冲剂为无水磷酸三钠、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进一步,按照摩尔比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氨水(以氨计算):相转移催化剂:缓冲剂为1:4:0.01:1.5的比例进行氨解反应制得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0015]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搅10min~20min。
[0016]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的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45min~60min滴加完成。
[0017]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的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滴加过程中控制温度不超过75℃~85℃。
[0018]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的氨解反应温度为80℃~90℃。
[0019]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的氨解反应保温反应时间为3h~4h。
[0020]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方法,与传统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相比较,其创新点和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下列方面:
[0021]1、通过引入相转移催化剂,相转移催化作用使得反应条件温和,促进有机相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无机相氨水的反应,反应时间缩短,同时避免了常规工艺中的高压条件,提高了工艺的安全性,可操作性强,具有工业化应用价值;
[0022]2、通过引入缓冲剂,一方面可以调节体系的pH值,避免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产品的水解,提高产品纯度;另一方面可以捕捉反应产生的氯化氢,促进反应的正向进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氨水的使用量,避免氨的过量消耗,后处理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0023]3、按照摩尔比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氨水(以氨计算):相转移催化剂:缓冲剂为1:3~5:0.01:1~2进行氨解反应,在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氨水之间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相转移催化剂促进两相的接触反应,避免了高压的反应条件,也缩短了反应时间。
[0024]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方法,反应时间仅为2h~5h,与传统的反应时间8h左右相比较,显著缩短了反应时间。本专利技术所得产品外观为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以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计算收率在95%以上,气相色谱检测其含量在99.5%以上。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缩短反应时间,提高产品收率;同时减少了氨气的使用量,产品纯度高,后处理过程简单,绿色环保的积极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6]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方法,是以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氨水为反应底物,按照摩尔比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氨水(以氨计算):相转移催化剂:缓冲剂为1:3~5:0.01:1~2的比例进行氨解反应制得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0027]实施例1:
[0028]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步骤1,先将氨水加入反应器中,按照摩尔比氨水(以氨计算):缓冲剂为3~5:1~2的比例加入缓冲剂;
[0030]步骤2,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升温至70℃~85℃;
[0031]步骤3,按照摩尔比氨水(以氨计算):相转移催化剂:缓冲剂为3~5:0.01:1~2的比例加入缓冲剂加入相转移催化剂,搅拌约10min~20min;
[0032]步骤4,按照摩尔比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氨水(以氨计算):相转移催化剂:缓冲剂为1:3~5:0.01:1~2的比例滴入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0033]步骤5,滴加结束后进行氨解反应,其氨解反应温度为70℃~100℃,保温反应时间
为2h~5h;
[0034]步骤6,氨解反应结束后进行分液,取上层清液进行抽滤脱水后处理,最终得到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本专利技术所得到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产品外观为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以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计算收率在95%以上,气相色谱检测其含量在99.5%以上。
[0035]上述相转移催化剂为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三辛基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6]上述缓冲剂为无水磷酸三钠、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7]本专利技术与传统采用50倍摩尔量氨气和1倍摩尔量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高压下进行氨解反应的方法相比较,反应时间仅为2h~5h,比传统的反应时间8h左右显著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产品收率。同时减少了氨气的使用量,产品纯度高,后处理过程简单,绿色环保。
[0038]实施例2:
[0039]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氨水为反应底物,按照摩尔比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氨水(以氨计算):相转移催化剂:缓冲剂为1:3~5:0.01:1~2的比例进行氨解反应制得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先将氨水加入反应器中,按照摩尔比氨水(以氨计算):缓冲剂为3~5:1~2的比例加入缓冲剂;步骤2,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升温至70℃~85℃;步骤3,按照摩尔比氨水(以氨计算):相转移催化剂:缓冲剂为3~5:0.01:1~2的比例加入缓冲剂加入相转移催化剂,搅拌;步骤4,按照摩尔比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氨水(以氨计算):相转移催化剂:缓冲剂为1:3~5:0.01:1~2的比例滴入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步骤5,滴加结束后进行氨解反应,其氨解反应温度为70℃~100℃,保温反应时间为2h~5h;步骤6,氨解反应结束后进行分液,取上层清液进行抽滤脱水后处理,最终得到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转移催化剂为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三辛基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振马松潘琳琳冉升亮吴彩英苏冉刘建元张新杜嘉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