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羊浩楠专利>正文

一种不锈钢管焊缝双向高速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117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打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不锈钢管焊缝双向高速打磨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夹持部件、打磨部件和驱动部件;驱动部件用于同时驱动夹持部件和打磨部件运转,且夹持部件和打磨部件的运转方向相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称设置的夹持部件夹持在不锈钢管焊缝的两侧,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夹持部件和打磨部件被同时驱动旋转,且夹持部件进和打磨部件的旋转方向相反,进而使得打磨部件与被夹持的不锈钢管之间的转速差较大,进而在驱动部件的动力源转数有限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转速要求更高的打磨工作,进而更够实现对不锈钢管焊缝进行更高转速的打磨,进而提高了不锈钢管焊缝的打磨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管焊缝双向高速打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打磨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不锈钢管焊缝双向高速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不锈钢管的拼接过程中经常会需要打磨焊缝。目前,对于一些较短的不锈钢管的焊缝打磨,大多数都是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打磨焊缝,由于不锈钢管很容易划伤,所以打磨的时候必须工人戴上防护套。而且人工打磨的方式不仅效率较低,稳定性差,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圆片打磨头容易划伤不锈钢管外表面,影响不锈钢管的制造质量;而且因为打磨带与不锈钢管接触的打磨点的保持时间不同,进而导致打磨深度不同,进而导致不锈钢管的焊缝处打磨完无法保证圆柱度,且该缺陷无法通过后期的抛光处理消除,进而最终影响不锈钢管的加工质量。
[0003]现有技术中的焊缝打磨装置因为驱动部件的动力源转数有限,进而无法满足转速要求更高的打磨工作,进而无法实现对不锈钢管焊缝进行更高转速的打磨,进而不仅无法满足一些不锈钢管的高转速打磨要求,而且对于不锈钢管焊缝打磨的效率也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不锈钢管焊缝双向高速打磨装置。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焊缝打磨装置因为驱动部件的动力源转数有限,进而无法满足转速要求更高的打磨工作,进而无法实现对不锈钢管焊缝进行更高转速的打磨。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锈钢管焊缝双向高速打磨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夹持部件、打磨部件和驱动部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筒体部和支撑部;所述筒体部的中部连接所述打磨部件;所述打磨部件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连接在所述筒体部上;所述筒体部的下方连接所述支撑部;所述驱动部件用于同时驱动所述夹持部件和所述打磨部件运转,且所述夹持部件和所述打磨部件的运转方向相反。
[0006]工作时,通过对称设置的夹持部件夹持在不锈钢管焊缝的两侧,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夹持部件和打磨部件被同时驱动旋转,且夹持部件进和打磨部件的旋转方向相反,进而使得打磨部件与被夹持的不锈钢管之间的转速差较大,进而在驱动部件的动力源转数有限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转速要求更高的打磨工作,进而更够实现对不锈钢管焊缝进行更高转速的打磨,进而提高了不锈钢管焊缝的打磨效率。
[0007]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驱动电机、一号带轮、皮带、二号带轮、传动轴、一号齿轮、一号齿圈、二号齿轮和二号齿圈;所述打磨部件的外侧连接所述一号齿圈;所述一号齿圈为外圆柱面上设置轮齿的齿圈;所述一号齿圈与所述一号齿轮啮合;所述一号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夹持部件的一侧连接所述二号齿圈;所述二号齿圈为内圆柱面上设置轮齿的齿圈;所述二号齿圈与所述二号齿轮啮合;所述二号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传
动轴上;所述传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筒体部上;所述传动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带轮;所述一号带轮通过所述皮带与所述二号带轮连接;所述二号带轮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0008]工作时,驱动电机转动带动二号带轮转动,进而二号带轮通过皮带带动一号带轮转动,进而一号带轮带动传动轴转动,进而传动轴通过一号齿轮带动外啮合的一号齿圈转动;进而一号齿圈带动打磨部件转动,进而实现打磨部件对不锈钢管的焊缝进行打磨;同时传动轴通过二号齿轮带动内啮合的二号齿圈转动,进而二号齿圈带动夹持部件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夹持部件带动不锈钢管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使得打磨部件的转速与夹持部件的转速相互叠加,进而使得打磨部件与被夹持的不锈钢管之间具有较大的转速差,进而更够实现对不锈钢管焊缝进行更高转速的打磨,进而提高了不锈钢管焊缝的打磨效率。
[0009]优选的,所述打磨部件包括转动桶、压紧环、槽型板、弹性金属条和打磨带;所述转动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筒体部上;所述转动桶上对称设置所述一号齿圈;所述一号齿圈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桶的外圆柱面上;所述转动桶的另一端外圆柱面上套设所述压紧环;所述转动桶与所述压紧环转动连接;所述压紧环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部上;所述转动桶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槽型板;所述槽型板连接在所述所述转动桶的内壁上;所述槽型板的两侧对称设置倒扣结构;所述弹性金属条两端折弯后抵触在所述槽型板的倒扣结构中;所述弹性金属条的外侧附着所述打磨带;所述打磨带的两端与所述弹性金属条一同折弯后抵触在所述槽型板的倒扣结构中。
[0010]工作时,一号齿圈转动带动转动桶转动,进而转动桶带动槽型板上的弹性金属条和打磨带转动,进而高速转动的打磨带实现对不锈钢管表面的焊缝进行打磨;通过弯曲呈弧状的弹性金属条对打磨带进行支撑,不仅能够保证打磨带对不锈钢管具有足够的支撑力,而且因为弹性金属条能够弹性变形,进而通过弹性金属条自身的弹性变形缓冲不规则焊缝的冲击力,进而保证打磨部件能够对不规则的焊缝进行高速打磨,进而满足了高速打磨的技术要求;同时通过弹性金属条将打磨带支撑起的结构使得弹性金属条能够将打磨带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散去,进而提高了打磨带的效率和使用寿命。
[0011]优选的,所述槽型板为对称设置的分体式结构;所述槽型板的侧边沿长度反向设置限位条;所述转动桶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T型槽;所述槽型板插接在所述T型槽中;所述槽型板的两端对称设置限位挡圈;所述限位挡圈内侧边抵触所述槽型板端部;所述限位挡圈外侧边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桶上;所述转动桶的两端对称设置排屑管;所述排屑管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挡圈上;所述排屑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筒体部外部。
[0012]工作时,通过两个分体式结构的槽型板将弹性金属条和打磨带夹在其中,进而再将两个拼接的槽型板插入转动桶的T型槽中,随后在通过限位挡圈对槽型板的两端进行限位即可实现对打磨带进行安装,通过以上方式对打磨带进行安装不仅安装后的稳定性高,而且能够便于后期打磨带的经常更换,进而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利性;通过在转动桶的两端设置排屑管,进而实现将转动桶内打磨带磨削的碎屑通过排屑管排除到筒体部的外侧,进而防止碎屑掉落到筒体部的传动件上,进而对传动件的运作造成影响,进而提高了打磨装置运作的稳定性。
[0013]优选的,所述转动桶的中部设置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转动连接三号齿圈;所述三号齿圈的外圆柱面上设置轮齿;所述三号齿圈的内侧壁上设置环状槽;所述三号齿圈为三
段弧形齿圈拼接装配制得;所述弹性金属条内侧中部沿横向设置条状凸起;所述条状凸起中部连接拉绳一端;所述拉绳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槽型板和所述转动桶后与所述三号齿圈内侧壁连接;对应所述三号齿圈的位置设置弹性齿条;所述弹性齿条与所述三号齿圈相切设置;所述弹性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动轴的一端;所述滑动轴贯穿所述筒体部的侧壁;所述滑动轴与所述筒体部滑动连接;所述滑动轴的另一端的轴肩与所述筒体部之间设置有弹簧。
[0014]工作时,当需要放入或取出不锈钢管时,通过手动按压滑动轴的一端,进而实现推动弹性齿条向三号齿圈靠近,当弹性齿条与三号齿圈接触后弹性齿条上的齿与三号齿圈外圆柱面上的齿进行啮合,进而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管焊缝双向高速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1)、夹持部件(2)、打磨部件(3)和驱动部件(4);所述安装支架(1)包括筒体部(11)和支撑部(12);所述筒体部(11)的中部连接所述打磨部件(3);所述打磨部件(3)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夹持部件(2);所述夹持部件(2)连接在所述筒体部(11)上;所述筒体部(11)的下方连接所述支撑部(12);所述驱动部件(4)用于同时驱动所述夹持部件(2)和所述打磨部件(3)运转,且所述夹持部件(2)和所述打磨部件(3)的运转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焊缝双向高速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4)包括驱动电机(41)、一号带轮(42)、皮带(43)、二号带轮(44)、传动轴(45)、一号齿轮(46)、一号齿圈(47)、二号齿轮(48)和二号齿圈(49);所述打磨部件(3)的外侧连接所述一号齿圈(47);所述一号齿圈(47)为外圆柱面上设置轮齿的齿圈;所述一号齿圈(47)与所述一号齿轮(46)啮合;所述一号齿轮(46)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轴(45)上;所述夹持部件(2)的一侧连接所述二号齿圈(49);所述二号齿圈(49)为内圆柱面上设置轮齿的齿圈;所述二号齿圈(49)与所述二号齿轮(48)啮合;所述二号齿轮(48)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轴(45)上;所述传动轴(45)转动连接在所述筒体部(11)上;所述传动轴(45)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带轮(42);所述一号带轮(42)通过所述皮带(43)与所述二号带轮(44)连接;所述二号带轮(44)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41)的转轴上;所述驱动电机(41)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支架(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焊缝双向高速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部件(3)包括转动桶(31)、压紧环(32)、槽型板(33)、弹性金属条(34)和打磨带(35);所述转动桶(3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筒体部(11)上;所述转动桶(31)上对称设置所述一号齿圈(47);所述一号齿圈(47)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桶(31)的外圆柱面上;所述转动桶(31)的另一端外圆柱面上套设所述压紧环(32);所述转动桶(31)与所述压紧环(32)转动连接;所述压紧环(32)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部(11)上;所述转动桶(31)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槽型板(33);所述槽型板(33)连接在所述所述转动桶(31)的内壁上;所述槽型板(33)的两侧对称设置倒扣结构;所述弹性金属条(34)两端折弯后抵触在所述槽型板(33)的倒扣结构中;所述弹性金属条(34)的外侧附着所述打磨带(35);所述打磨带(35)的两端与所述弹性金属条(34)一同折弯后抵触在所述槽型板(33)的倒扣结构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焊缝双向高速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板(33)为对称设置的分体式结构;所述槽型板(33)的侧边沿长度反向设置限位条;所述转动桶(31)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T型槽;所述槽型板(33)插接在所述T型槽中;所述槽型板(33)的两端对称设置限位挡圈(36);所述限位挡圈(36)内侧边抵触所述槽型板(33)端部;所述限位挡圈(36)外侧边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桶(31)上;所述转动桶(31)的两端对称设置排屑管(37);所述排屑管(3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羊浩楠
申请(专利权)人:羊浩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