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置黑臭水体中重金属超标底泥的干化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1069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05
一种处置黑臭水体中重金属超标底泥的干化场,分为五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底泥层,用于堆放收集的底泥;渗滤液导流层,包括粗砂层180~220mm,碎石层230~270mm,碎石粒径16~32mm,用于渗滤液导流;防渗膜层,厚0.8~1.2mm,HDPE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用于防止含重金属渗滤液下渗污染周边土壤;承力层,厚230~270mm,C30素混凝土,用于对防渗膜层的保护同时满足进一步防渗,也能满足淤泥拖运车行驶承重条件;基础层,厚450~550mm,压土车压实,用于稳定干化场底部结构;防渗膜层和承力层向基础层下沉为梯形区域,梯形区域底部设DN300的渗滤液导排管。用于堆放黑臭水体中收集上来的重金属超标底泥,防止其含重金属渗滤液下渗到周边未被污染的土壤环境中,造成二次污染。造成二次污染。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置黑臭水体中重金属超标底泥的干化场


[0001]本技术属于环保
,是一种黑臭水体治理体系。

技术介绍

[0002]城市黑臭水体成为很多城市突出的水环境问题。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主要包括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三部分,其中控源截污和生态修复分别在给排水领域和生态领域有了可直接借鉴的经验及治理方案,因此,黑臭水体问题能否从根本上解决,主要在于内源治理部分。
[0003]内源治理主要工作内容为垃圾清理、生物残体及漂浮物清理、清淤疏浚。其中清淤疏浚为该项工作的重点。一般而言,清淤疏浚适用于所有黑臭水体,尤其是重度黑臭水体底泥污染物的清理,快速降低黑臭水体的内源污染负荷,避免其他治理措施实施后,底泥污染物向水体释放。
[0004]清淤疏浚包括机械清淤和水力清淤等方式,其收集的底泥运输和处理处置难度较大,存在二次污染风险,需要按规定安全处理处置。
[0005]底泥是水中各类污染物的主要蓄积地,底泥中各种污染物,尤其是重金属含量超标,会对水体、水生生物及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目前,重金属超标底泥堆放也和普通底泥一样,通常采用直接堆放或者直接填埋的处理方式,随着时间的迁移,底泥中的重金属会很容易随着渗滤液下渗释放到周围原本未被污染的土壤环境中,造成二次污染。
[0006]现有技术中,专利CN204897690U
ꢀ“
一种河道或湖泊疏挖底泥处置的干化场”,仅针对普通底泥干化场进行设计,未对有下渗风险的含重金属底泥进行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针对黑臭水体中重金属超标底泥干化场的特殊结构设计,用于堆放黑臭水体中收集上来的重金属超标底泥,防止其含重金属渗滤液下渗到周边未被污染的土壤环境中,造成二次污染。
[0008]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处置黑臭水体中重金属超标底泥的干化场,分为五层,从上至下分别为:
[0010]底泥层,用于堆放收集的底泥;
[0011]渗滤液导流层,包括粗砂层180~220mm,碎石层230~270mm,碎石粒径16~32mm,用于渗滤液导流;
[0012]防渗膜层,厚0.8~1.2mm,HDPE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用于防止含重金属渗滤液下渗污染周边土壤;
[0013]承力层,厚230~270mm,C30素混凝土,用于对防渗膜层的保护同时满足进一步防渗,也能满足淤泥拖运车行驶承重条件;
[0014]基础层,压土车压实,用于稳定干化场底部结构;基础层厚度450~550mm;
[0015]防渗膜层和承力层向基础层下沉为梯形区域,梯形区域底部设DN300的渗滤液导
排管;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1)渗滤液导流层。采用粗沙和碎石(粒径16~32mm)相比传统的卵(砾)石(粒径30~50mm)粒径更小,对下层防渗膜的损伤相应减少,同时,在满足相同功能的情况下,造价更低。
[0018](2)防渗膜层,防渗膜层采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传统技术采用聚丙烯PP膜或者土工布,HDPE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可耐酸、碱、有机溶剂等腐蚀,更适用于重金属超标底泥干化场,聚丙烯pp膜和土工布则对于酸、碱、有机溶剂不耐受,只适用于不含重金属底泥。
[0019](3)承力层。采用C30素混凝土,传统技术采用卵(砾)石等石料,素混凝土相对于卵(砾)石对防渗膜下层保护力更强,尤其底泥运输车在干化场上行驶时,混凝土的耐压度更高,对防渗膜的刺穿可能性更低。混凝土孔隙比石料更小,因此,还起到了二次防渗的作用。
[0020]用于堆放黑臭水体中收集上来的重金属超标底泥,防止其含重金属渗滤液下渗到周边未被污染的土壤环境中,造成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0021]图 1为本技术干化场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底泥,2-粗砂,3-碎石,4-HDPE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5-C30素混凝土,6-夯实土,7-渗滤液导排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所示,一种处置黑臭水体中重金属超标底泥的干化场分为五层,从上至下分别为:由1-底泥构成的底泥层,由2-粗砂、3-碎石构成的渗滤液导流层,由4-HDPE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构成的防渗膜层,由5-C30素混凝土构成的承力层,由6-夯实土构成的基础层。防渗膜层和承力层向基础层下沉为梯形区域,梯形区域底部设由DN300构成的 7-渗滤液导排管。
[0025]实施例一
[0026]底泥层用于堆放收集的1-底泥;渗滤液导流层包括两部分:2-粗砂厚200mm,3-碎石厚250mm,3-碎石粒径16~32mm,用于渗滤液导流;防渗膜层1mm厚,采用4-HDPE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防止含重金属渗滤液下渗污染周边土壤;承力层为5-C30素混凝土,厚250mm,该层用于对防渗膜层的保护同时满足进一步防渗,也能满足淤泥拖运车行驶承重条件;基础层为6-夯实土,厚500mm,压土车压实,用于稳定干化场底部结构。
[0027]实施例二
[0028]底泥层用于堆放收集的1-底泥;渗滤液导流层包括两部分:2-粗砂厚220mm,3-碎石厚240mm,3-碎石粒径16~32mm,用于渗滤液导流;防渗膜层0.9mm厚,采用4-HDPE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防止含重金属渗滤液下渗污染周边土壤;承力层为5-C30素混凝土,厚240mm,该层用于对防渗膜层的保护同时满足进一步防渗,也能满足淤泥拖运车行驶承重条件;基础层为6-夯实土,厚480mm,压土车压实,用于稳定干化场底部结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置黑臭水体中重金属超标底泥的干化场,其特征在于:分为五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底泥层,用于堆放收集的底泥;渗滤液导流层,包括粗砂层180~220mm,碎石层230~270mm,碎石粒径16~32mm,用于渗滤液导流;防渗膜层,厚0.8~1.2mm,HDPE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用于防止含重金属渗滤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甜梁建华李扬江昕怡张元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长沙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