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耐火铠装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1063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拉耐火铠装电缆,包括:铠装铠装外护层,从外向内依次为阻燃耐火层、铠装层和阻燃耐火层,保护电缆整体;导电单元,位于铠装外护层内部,被铠装外护层绕包,提供导电功能;吊装单元,位于铠装外护层内部,被铠装外护层绕包,供抗拉强度;填充层,用于填充铠装外护层、导电单元和吊装单元,三者之间的空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铠装电缆,符合直埋敷设的要求,在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的同时,加入了吊装单元,使得电缆的抗拉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适用于高层建筑的垂直吊装。适用于高层建筑的垂直吊装。适用于高层建筑的垂直吊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拉耐火铠装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铠装电缆,尤其是涉及一种抗拉耐火铠装电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及建筑技术的高度进步,高层建筑已成为社会必不可少的建筑类型,象征着城市的文明程度,许多建筑都突破了200 米高度。然而随着楼层的不断增加,建筑容积率、用电量及传输功率不断增加,对大容量电缆需求也越来越高。电缆容量的不断增加,重量也不断增加,通常电缆重量达 5 吨以上,而高层建筑中主干电缆都采用垂直敷设,这就要求电缆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
[0003]目前,传统的抗拉电缆普遍采用钢丝铠装型铜芯电缆,这种类型的电缆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缆的抗拉性能,但由于钢丝根数多,固定安装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层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性决定了其火灾疏散难度大,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高层建筑的防火措施必须非常严格,对电缆的耐火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国内城市化发展需要,扩大公司产品市场,我公司决定设计开发重量轻、便于敷设安装的高层建筑垂直吊装用中压耐火铠装电缆,以应用于金融中心、商贸大厦等高层建筑物中垂直吊装直埋敷设,实现 35kV 及以下电力能源传输,本技术适用的电压额定值为8.7/15kV。
[0004]现有技术中的耐火电缆,抗拉性能都不理想。
[0005]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耐火电缆以及包括其的电缆组件”,其公告号CN205789231U,包括多根电缆绝缘线芯,多根冷却管,阻水带,填充料以及外层。
>[0006]该技术在常规的电缆中添加了冷却管进一步提升电缆的耐火性能,但是当该电缆应用于高层建筑时,会因为抗拉强度不够而导致电缆结构变形,外层扭曲破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抗拉性能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抗拉耐火铠装电缆,提高电缆的抗拉强度,适用于高层建筑的垂直吊装直埋敷设。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抗拉耐火铠装电缆,包括:
[0010]铠装铠装外护层,从外向内依次为阻燃耐火层、铠装层和阻燃耐火层,保护电缆整体;
[0011]导电单元,位于铠装外护层内部,被铠装外护层绕包,提供导电功能;
[0012]吊装单元,位于铠装外护层内部,被铠装外护层绕包,供抗拉强度;
[0013]填充层,用于填充铠装外护层、导电单元和吊装单元,三者之间的空隙。
[0014]在电缆内部增设独立的吊装单元,由抗拉性能好的材料制成,在垂直吊装直埋敷设过程中,可直接用吊装单元作为吊装的载体,承受电缆整体的重量。直埋敷设完成后,在日后使用过程中,吊装单元继续作为电缆整体的承重载体,防止电缆因自重而产生变形或
破损。
[0015]作为优选,所述吊装单元有三个,在铠装外护层内部呈品字形排列。
[0016]三个吊装单元呈品字形排列,均匀承重,结构稳固。
[0017]作为优选,所述吊装单元由绞合钢丝制成。
[0018]钢丝作为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高抗拉强度,低成本的特点,适用于该技术对于材料的要求。
[0019]作为优选,所述铠装外护层的最外层为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层,次外层为陶瓷化防火耐火隔氧层以及耐火带层,第三层是钢带铠装层,第四层为耐火带层,第五层为陶瓷化防火耐火隔氧层,第六层为耐火带层。
[0020]火灾发生后,电缆处于高温环境中,最外层首当其冲,暴露于高温环境下。铠装外护层的最外层是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层,可以防止局部缆线起火后,火焰自行熄灭,不会沿着缆线蔓延。低烟无卤的特点也可以预防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的二次伤害。次外层为陶瓷化防火耐火隔氧层,为耐火材料,在最外层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层受损的情况下,次外层可以承受高温而不受损,保护电缆内部结构。第三层是钢带铠装层,可以提高电缆的机械强度,本身具有一定的抗拉性能。第四、五、六层皆为耐火材料,多层复合,使电缆铠装外护层具有很高的耐火性能。
[0021]作为优选,所述耐火带层为云母带。
[0022]云母带具有优良的耐高温和耐燃烧性能,作为一种耐火材料应用于本技术合适。
[0023]作为优选,导电单元的最外层为铜带屏蔽层,次外层为半导电缓冲阻水带层,第三层为绝缘屏蔽层,第四层为绝缘层,第五层为导体屏蔽层,第六层为绞合导体。
[0024]由于本技术的应用场景是8.7/15kV的额定电压,因此导电单元的电场舒缓以及屏蔽功能要求较高,最外层的铜带屏蔽层可以屏蔽导线内由于高压引起的强电场,保证含有金属杂质的外部结构不会在电场作用下损坏。次外层的半导电缓冲阻水带层可以有效预防导致电缆破损的水树效应。第三、五层起到舒缓电场填充空隙的作用,防止因为导体和绝缘层之间存在空隙而引起绝缘体的击穿损坏。
[0025]作为优选,导电单元有三个,呈品字形排列。
[0026]三个导电单元呈品字形排列,适用于三相电的传输。
[0027]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抗拉性能好;(2)耐火性能好。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绞合导体 2、导体屏蔽层 3、绝缘 4、绝缘屏蔽层 5、半导电缓冲阻水带层 6、铜带屏蔽层7、吊装单元 8、耐火带层 9、陶瓷化防火耐火隔氧层 10、钢带铠装层 11、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层 12、填充层 13、导电单元 14、铠装外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31]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抗拉耐火铠装电缆,包括:
[0032]铠装外护层14,从外向内依次为阻燃耐火层、铠装层和阻燃耐火层,保护电缆整体;
[0033]导电单元13,位于铠装外护层14内部,被铠装外护层14绕包,提供导电功能;
[0034]吊装单元7,位于铠装外护层14内部,被铠装外护层14绕包,供抗拉强度;
[0035]填充层12,用于用于填充铠装外护层14、导电单元13和吊装单元7,三者之间的空隙。
[0036]吊装单元7的加入,使得在竖直敷设的情况下,电缆的自重由吊装单元承受,因此选用抗拉伸性能好的材料用于吊装单元7可满足在高层建筑上竖直敷设的使用需求。
[0037]进一步地,吊装单元7有三个,在铠装外护层内部呈品字形排列。
[0038]三个吊装单元7呈品字形排列,均匀承重,结构稳固。
[0039]进一步地,吊装单元7由绞合钢丝制成。
[0040]钢丝作为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高抗拉强度,低成本的特点,适用于该技术对于材料的要求。
[0041]进一步地,铠装外护层14的最外层为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层11,次外层为陶瓷化防火耐火隔氧层9,第三层是钢带铠装层10,第四层为耐火带层8,第五层为陶瓷化防火耐火隔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拉耐火铠装电缆,其特征是,包括:铠装外护层,从外向内依次为阻燃耐火层、铠装层和阻燃耐火层,保护电缆整体;导电单元,位于铠装外护层内部,被铠装外护层绕包,提供导电功能;吊装单元,位于铠装外护层内部,被铠装外护层绕包,提供抗拉强度;填充层,用于填充铠装外护层、导电单元和吊装单元三者之间的空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耐火铠装电缆,其特征是,所述吊装单元有三个,在铠装外护层内部呈品字形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拉耐火铠装电缆,其特征是,所述吊装单元由绞合钢丝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抗拉耐火铠装电缆,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润浩黄伟立李金堂王玲红梁增显孟益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