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码头桩基平台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0470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52
本申请涉及一种码头桩基平台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若干个平行且竖直布设的桩柱和水平设置在桩柱上方的基台,所述基台包括若干个预制梁和若干个预制台,若干个所述预制梁拼接形成基台的框架,若干个所述预制台安装在框架内;所述预制梁与桩柱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两者的第一固定组件;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梁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一连接组件;所述预制台与桩柱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两者的第二固定组件;相邻两个所述预制台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二连接组件;所述预制梁与预制台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三连接组件。本申请具有提高码头搭建效率,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效果。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效果。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码头桩基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码头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码头桩基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桩码头,是由基桩和上部结构组成,桩的下部打入土中,上部高出水面,上部结构有梁板式、无梁大板式、框架式和承台式等。高桩码头属透空结构,波浪和水流可在码头平面以下通过,对波浪不发生反射,不影响泄洪,并可减少淤积,适用于软土地基。广泛采用长桩、大跨结构,并逐步用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柱或钢管柱代替断面较小的桩,而成管柱码头。
[0003]高桩码头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码头结构型式,虽然传统的高桩码头建设中仍有不少现浇混凝土工程量,其在建设时一般都是现场浇注而成,这种建设方式工作量非常大,工作效率低,极其耗费人力物力,难以满足对时间和成本要求比较严格的码头建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码头搭建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码头桩基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码头桩基平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码头桩基平台,包括若干个平行且竖直布设的桩柱和水平设置在桩柱上方的基台,所述基台包括若干个预制梁和若干个预制台,若干个所述预制梁拼接形成基台的框架,若干个所述预制台安装在框架内;所述预制梁与桩柱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两者的第一固定组件;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梁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一连接组件;所述预制台与桩柱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两者的第二固定组件;相邻两个所述预制台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二连接组件;所述预制梁与预制台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三连接组件。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搭建码头桩基平台时,先采用预制梁将基台的框架拼接安装,形成一个基台框架,然后在基台框架内拼接预制台,形成平台的台面,然后分别用第一连接组件、第一固定组件、第二连接组件、第二固定组件和第三连接组件对桩柱、预制梁和预制台进行固定即可,平台主体采用预制件拼接而成,减少了现场混凝土使用量的需求,提高了码头的搭建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桩柱上端面的第一固定套和固定在预制梁下端面插入到第一固定套内的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插入到第一固定套内时,第一固定柱的外周壁与第一固定套的内周壁之间有间隙,所述预制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与间隙连通布设的第一注浆口。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第一固定组件对预制梁和桩柱进行固定时,使预制梁上的第一固定柱正对桩柱上的第一固定套的中心,然后将预制梁向下移动,直到预制
梁与第一固定套相抵触为止,此时第一固定柱与桩柱相抵触,然后通过第一注浆口向第一固定套内注满水泥即可,保证了预制梁与桩柱的连接稳定性。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套的内周壁上水平布设有第一加强环,所述第一加强环与第一固定柱的外周壁有间隙,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外周壁上水平布设有第二加强环,所述第二加强环与第一固定套的内周壁有间隙,所述第一加强环位于第二加强环的下方且两者间隔布设。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加强环和第二加强环,提高第一固定套与第一固定柱之间水泥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预制梁与桩柱的连接稳定性。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环为钢筋编制形成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环为钢筋编制形成的环形结构。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环与第二加强环均采用钢筋编制形成,在保证第一加强环与第二加强环的结构强度是,降低了第一加强环和第二加强环制作成本。
[0013]优选的,所述桩柱在第一固定套中心垂直布设有定位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下端面开设有供定位柱插入到第一固定柱内的定位槽。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与定位槽的设置,对第一固定套和第一固定柱进行位置限定,保证了第一固定套与第一固定柱之间的安装精度。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组件包括与预制梁一体成型的第三连接条和与预制台一体成型的第三配合条,所述预制梁与第三连接条呈L型布设,所述预制台与第三配合条呈L型布设,所述第三连接条与第三配合条沿竖直方向抵触布设,所述第三连接条的侧端面与预制台之间有间隙,所述预制台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与间隙连通布设的第三注浆孔,所述第三配合条的侧端面与预制梁之间有间隙;所述第三连接条与预制台之间的间隙处通过第三注浆孔浇筑水泥将两者连接;所述第三配合条与预制梁之间的间隙通过浇筑水泥将两者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第三连接组件对预制梁和预制台进行固定时,使预制台的第三配合条沿竖直方向正对预制梁的第三连接条,然后将第三配合条放置在第三连接条上,并使第三配合条与预制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同时保证第三连接条与预制台之间有一定的间隙,然后通过第三注浆孔向第三连接条与预制台之间的间隙浇筑水泥,向第三配合条与预制件之间的间隙浇筑水泥,保证了预制台与预制梁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条与预制台之间的间隙处、第三配合条与预制梁之间的间隙处分别设置有台条加强筋和梁条加强筋。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台条加强筋和梁条加强筋,提高间隙内水泥凝固后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预制台与预制梁之间的结构稳定性。
[0019]优选的,所述台条加强筋包括若干个平行布设的U型钢筋和用于将U型钢筋并联到一起的固定筋,所述第三连接条和预制台的侧端面均开设有供U型钢筋开口向下并水平插入到内部的L型槽。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台条加强筋由U型钢筋和固定筋组成,当需要将台条加强筋放置在第三连接条和预制台之间时,使U型钢筋正对第三连接条与预制台上的L型槽,然后水平将台条加强筋插入到第三连接条与预制台内即可,然后浇筑水泥,水泥进入到L型槽内,将U型钢筋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三连接条和预制台内,进一步增强了第三连接条与预制
台之间的结构强度。
[002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码头桩基平台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码头桩基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桩柱搭建;在桩柱上安装预制梁,形成基台框架;在基台框架内拼装预制台;向桩柱与预制梁的间隙、桩柱与预制台的间隙、相邻桩柱之间的间隙、预制梁与预制台之间的间隙和相邻预制台之间的间隙内浇筑水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码头桩基平台进行搭建时,首先搭建桩柱,然后再桩柱上安装平台,安装平台时,首先拼装基台框架,在桩柱上依次安装预制梁,形成一个框架结构,然后再框架结构内安装预制台,形成一个桩基平台,然后在各个间隙处浇筑水泥,对桩柱、预制梁和预制台进行加固,整个施工流程,只有在加固时需要现浇混凝土,桩基平台均采用预制件,提高了码头的搭建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23]优选的,将预制梁和预制台安装在桩柱上时,先将加强环分别安装在固定套和固定柱内;浇筑水泥之前先将加强筋分别安装在相邻桩柱之间的间隙、预制梁与预制台之间的间隙和相邻预制台之间的间隙内;浇筑水泥之前将间隙进行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码头桩基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平行且竖直布设的桩柱(1)和水平设置在桩柱(1)上方的基台,所述基台包括若干个预制梁(2)和若干个预制台(3),若干个所述预制梁(2)拼接形成基台的框架,若干个所述预制台(3)安装在框架内;所述预制梁(2)与桩柱(1)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两者的第一固定组件(4);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梁(2)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一连接组件(6);所述预制台(3)与桩柱(1)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两者的第二固定组件(5);相邻两个所述预制台(3)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二连接组件(7);所述预制梁(2)与预制台(3)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三连接组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码头桩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4)包括固定在桩柱(1)上端面的第一固定套(41)和固定在预制梁(2)下端面插入到第一固定套(41)内的第一固定柱(42),所述第一固定柱(42)插入到第一固定套(41)内时,第一固定柱(42)的外周壁与第一固定套(41)的内周壁之间有间隙,所述预制梁(2)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与间隙连通布设的第一注浆口(4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码头桩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套(41)的内周壁上水平布设有第一加强环(44),所述第一加强环(44)与第一固定柱(42)的外周壁有间隙,所述第一固定柱(42)的外周壁上水平布设有第二加强环(45),所述第二加强环(45)与第一固定套(41)的内周壁有间隙,所述第一加强环(44)位于第二加强环(45)的下方且两者间隔布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码头桩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环(44)为钢筋编制形成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环(45)为钢筋编制形成的环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码头桩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柱(1)在第一固定套(41)中心垂直布设有定位柱(46),所述第一固定柱(42)的下端面开设有供定位柱(46)插入到第一固定柱(42)内的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罕江马小康罗栋海万晨鸿罗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钱塘江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