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皮包覆专用导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033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皮包覆专用导锟,它包括导锟体,所述导锟体的侧面呈由窄到宽的柳叶形,所述导锟体的后端一侧边设有突起,所述突起的两侧边与导锟体的侧边互相垂直,所述导锟体的前端上侧边设有凹面,所述导锟体的前端下侧边设有凸面,所述导锟体的侧边厚度自前端至后端由薄渐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不同表皮的造型进行碾压贴合,并且加入了多棱面,当碾压表皮翻边时可以用多棱面进行碾压,整个导锟体的侧面呈由窄到宽的柳叶形,导锟体窄的前端可以在遇到表皮需要塞到缝隙里面时,能够快速将表皮压进缝隙里,这样工人使用起来既方便又省力。又省力。又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皮包覆专用导锟


[0001]本技术涉及导锟
,具体涉及一种表皮包覆专用导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工艺中,工人对注塑件进行手工包覆表皮时需用一根钢锟对表皮进行碾压撑展,使得背面涂了胶的表皮能够与型板紧致贴合。目前使用的钢锟,面对包覆复杂曲面造型的表皮时,因为钢锟自身的形状单一且多为直边,包覆时要用钢锟较窄的一端多次反复碾压,从而浪费工时也浪费工人的体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面对多种复杂造型的表皮都能省时省力的完成加工的表皮包覆专用导锟。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表皮包覆专用导锟,它包括导锟体,所述导锟体的侧面呈由窄到宽的柳叶形,所述导锟体的后端一侧边设有突起,所述突起的两侧边与导锟体的侧边互相垂直,所述导锟体的前端上侧边设有凹面,所述导锟体的前端下侧边设有凸面,所述导锟体的侧边厚度自前端至后端由薄渐厚。
[0006]所述导锟体的材质为不锈钢。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本技术能够根据不同表皮的造型进行碾压贴合,并且加入了直角边,当碾压表皮翻边时可以用直角边进行碾压;该导锟体的侧面呈由窄到宽的柳叶形,导锟体窄的前端可以在遇到表皮需要塞到缝隙里面时,能够快速将表皮压进缝隙里,这样工人使用起来既方便又省力。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
[0010]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1]图中1、导锟体;2、凹面;3、凸面;4、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
[0013]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它包括导锟体1,所述导锟体1的侧面呈由窄到宽的柳叶形,所述导锟体1的侧边厚度自前端至后端由薄渐厚,该导锟体1窄的前端可以在遇到表皮需要塞到缝隙里面时能够快速将表皮压进缝隙里,这样工人使用起来既方便又省力。
[0014]所述导锟体1的前端上侧边设有凹面2,所述导锟体1的前端下侧边设有凸面3,便于根据不同造型的表皮进行碾压,使背面涂了胶的表皮能够与型板紧致贴合。
[0015]所述导锟体1的后端一侧边设有突起4,所述突起4的两侧边与导锟体1的侧边互相垂直,便于碾压型板侧面与表皮背面翻边。
[0016]所述导锟体1的材质为不锈钢。
[0017]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工人先将背面涂了胶的表皮平铺在型板上,接着手握导锟体1运用导锟体1的侧边对表皮进行碾压撑展,使得背面涂了胶的表皮能够与型板紧致贴合,然后碾压型板侧面与表皮背面翻边时可以用突起4的直角边进行碾压,从而完成此次对注塑件的表皮包覆。
[0018]若在碾压贴合的过程中,遇到表皮需要塞到缝隙里面时,可以通过导锟体1窄的前端将表皮压进缝隙里,这样操作既方便又省力。
[0019]本技术涉及的其它未说明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皮包覆专用导锟,其特征是它包括导锟体(1),所述导锟体(1)的侧面呈由窄到宽的柳叶形,所述导锟体(1)的后端一侧边设有突起(4),所述突起(4)的两侧边与导锟体(1)的侧边互相垂直,所述导锟体(1)的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立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南条全兴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