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温下呈固态的物质喷雾输送管道及喷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0331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常温下呈固态的物质喷雾输送管道及喷雾系统,其中输送管道包括输送液态雾化物质的内管、外管、第一加热器、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一温度控制器;外管套设在内管外部,且内管管壁与外管管壁之间形成有用于填充液态换热物质的环形通道;外管上设置有供液态换热物质流通的进口和出口;第一加热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环形通道中,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加热器分别连接在第一温度控制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喷雾系统包括雾化物质加热系统、喷嘴、雾化物质输送管道及压缩空气的空气管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输送管道隔温效果明显提升,能够有效减少需要雾化的液态物质在管道中运输时与外界换热导致的温降,并能够将其温度控制在设定温度附近。在设定温度附近。在设定温度附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常温下呈固态的物质喷雾输送管道及喷雾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喷雾或雾化
,具体涉及一种常温下呈固态的物质喷雾输送管道及喷雾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喷雾系统大量出现在科学研究或工业生产中,如航空领域中研究飞行器在高空结冰的情况,通过喷雾系统模拟远前方来流中的水滴;在工业生产中,为了对产品表面进行喷漆,同样需要流量稳定的喷雾系统。在有些情况下,雾化的物质在常温下为固态,需要将固态的物质先进行加热,然后稳定在一定的温度,再对其进行雾化。
[0003]当前的喷雾技术或方法主要用于雾化常温下的液态物质,且对精度的控制要求不高。在雾化常温下呈固态的物质(用石蜡、巧克力等)时,首先要将其加热至液态,然后采用管道输运到喷雾装置,在输运过程中,保温是一个关键问题。常采用的保温方式有主动式保温和被动式保温,主动式保温是指管道外部设置保温装置,被动式保温是指在管道外部包裹保温材料等。但目前的主动式保温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当环境温度与输运物质温度相差较大时,采用被动式保温装置难以稳定输运物质温度,甚至会导致输运物质提前变为固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常温下呈固态的物质喷雾输送管道及喷雾系统,解决常温下呈固态的物质的现有的雾化设备存在雾化物质在管道的正常输运受阻、雾化系统的二次启动时间较长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常温下呈固态的物质喷雾输送管道,包括输送液态雾化物质的内管、外管、第一加热器、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一温度控制器;
[0007]所述的外管套设在内管外部,且内管管壁与外管管壁之间形成有用于填充液态换热物质的环形通道;所述的外管上设置有供液态换热物质流通的进口和出口;
[0008]所述的第一加热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环形通道中,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加热器分别连接在第一温度控制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0009]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加热器沿内管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每个第一加热器连接有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和一个第一温度控制器。
[0010]具体的,所述的第一加热器为围绕内管周向设置的环形加热丝。
[0011]进一步的,该输送管道还包括用于加热液态换热物质的加热装置、液态换热物质输送管路、第一流量计、第一计量泵以及第一流量控制器,所述的加热装置与所述的进口、加热装置与所述的出口之间均设置有液态换热物质输送管路;所述的第一流量计和第一计量泵设置在加热装置与所述的进口之间的液态换热物质输送管道上,所述的第一流量控制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流量计和第一计量泵。
[0012]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常温下呈固态的物质的喷雾系统,包括雾化物质加热系统、
第三温度传感器,406-第三温度控制器。
[002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常温下呈固态的物质是指在常温(一般为15~30℃)下为固态的物质,如石蜡、巧克力等。这种物质熔点较低,在加热后变为液态,但由于其熔点较低,在管道输送过程中由于与外界换热很容易变为固态,因此提出本专利技术的管道结构及其喷雾系统。
[0031]以下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2]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底、顶”通常是指以相应附图的图面为基准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
[0033]实施例1
[0034]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常温下呈固态的物质喷雾输送管道,如图2所示,该输送管道为双层管道,可以减少内部管道中的液体与周围环境进行换热,进而减少此换热对雾化颗粒温度的影响。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输送管道包括输送液态雾化物质的内管201、外管202、第一加热器203、第一温度传感器204以及第一温度控制器205。其中,外管202套设在内管201外部,且内管201管壁与外管202管壁之间形成有封闭的环形通道206,该环形通道用于填充液态换热物质,具体的液态换热物质为水或者其他液态物质。
[0035]并在外管202上设置有供液态换热物质流通的进口207和出口208。具体的,进口207和出口208为一小段小管口,方便与液态换热物质输送管路210连接。优选的,将进口207和出口208分别设置在外管202的两端,使得液态换热物质可以均匀填充在环形通道206中。当需要雾化的物质在常温条件下是固态时,在使用雾化系统后,在系统液态管道里会残留一些物质,系统关闭后,这些物质在常温条件下会变为固态,此时利用本实施例的双层管道结构可以主动为管道预热,使得系统能够尽快正常运行。
[0036]为了补偿环形通道206中水或其他液态物质与外界换热而降低的温度,在环形通道206中设置有第一加热器203和第一温度传感器204,第一温度传感器204和第一加热器203分别连接在第一温度控制器205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采用闭环控制方式控制第一加热器203的功率,从而高精度控制环形通道206中雾化颗粒的温度。
[0037]具体的,第一加热器203沿内管201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每个第一加热器203连接有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204和一个第一温度控制器205,在环形通道206不同位置形成多个这种温度控制模块,使得环形通道206内的雾化颗粒的温度保持均匀。本实施例附图2中仅给出了三个温度控制模块,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和输送管道长短增加或减少温度控制模块的数量。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第一加热器203为围绕内管周向设置的环形加热丝。
[0038]另外,在小流量情况下,流量精度是较难控制的;另一方面,由于流量较小,如果采用普通管道输运需要雾化物质,与周围换热后,其温度将难以精确控制。而采用本实施例的输送管道,可以满足小流量下雾化颗粒温度精确的控制。
[0039]本实施例的输送管道还包括加热装置209和液态换热物质输送管路210,其中,加热装置209中盛装有液态换热物质,用于加热液态换热物质,液态换热物质输送管路210连接在外管202的进口207与加热装置209出口、外管202的出口208与加热装置209入口之间。
[0040]进一步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为了较为准确的控制液态换热物质的流量,在加热装置209与进口207之间的液态换热物质输送管道210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计211、第一计量泵212以及第一流量控制器213,第一流量控制器21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流量计211和第一计量泵212。通过设置第一流量控制器213来控制液态换热物质流量的输送量,这样可根据需要调节液态换热物质流量的大小,当需要使用液态换热物质来保温环形通道206内物质的温度,将其调节为大流量;当液态换热物质流量较小时,同时采用内部第一加热器203来加热环形通道206中的物质;一般将加热与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常温下呈固态的物质喷雾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液态雾化物质的内管(201)、外管(202)、第一加热器(203)、第一温度传感器(204)以及第一温度控制器(205);所述的外管(202)套设在内管(201)外部,且内管(201)管壁与外管(202)管壁之间形成有用于填充液态换热物质的环形通道(206);所述的外管(202)上设置有供液态换热物质流通的进口(207)和出口(208);所述的第一加热器(203)和第一温度传感器(204)设置在环形通道(206)中,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204)和第一加热器(203)分别连接在第一温度控制器(205)的输入端和输出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温下呈固态的物质喷雾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加热器(203)沿内管(201)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每个第一加热器(203)连接有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204)和一个第一温度控制器(205)。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常温下呈固态的物质喷雾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加热器(203)为围绕内管周向设置的环形加热丝。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温下呈固态的物质喷雾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输送管道还包括用于加热液态换热物质的加热装置(209)、液态换热物质输送管路(210)、第一流量计(211)、第一计量泵(212)以及第一流量控制器(213),所述的加热装置(209)与所述的进口(207)、加热装置(209)与所述的出口(208)之间均设置有液态换热物质输送管路(210);所述的第一流量计(211)和第一计量泵(212)设置在加热装置(209)与所述的进口(207)之间的液态换热物质输送管道(210)上,所述的第一流量控制器(21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流量计(211)和第一计量泵(212)。5.一种常温下呈固态的物质的喷雾系统,包括雾化物质加热系统(1)、喷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刚刘振侠张斐刘亚楠吴丁毅吕亚国胡剑平张丽芬朱鹏飞高文君刁伟楠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