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冷却液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绝缘和防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0206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浸冷却液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绝缘和防腐结构,该结构中,转子和两个轴承嵌套在电机轴上,两个轴承位于转子的两端,一个轴承位于前端盖的轴承室内,另一个轴承位于后端盖的轴承室内,转子和两个轴承用于绕电机轴的轴线转动,且轴向固定;定子套设于壳体内,且定子与壳体为过盈配合,前端盖固定安装于壳体的一端,后端盖固定安装于壳体的另一端;位置传感器安装于后端盖内,用于测量转子的转动位置;定子和位置传感器分别通过灌封胶和保护套进行独立保护。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液压泵系统中直流电动机的密封结构很容易损坏,使冷却液进入电动机内部,造成电机失效的问题,以及高转速的液压泵系统无法密封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浸冷却液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绝缘和防腐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但不限于绝缘和防腐
,尤指一种浸冷却液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绝缘和防腐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液压泵系统中,一般使用密封结构的低转速电动机,一般转速不大于3000r/min,并且冷却液有很强的腐蚀性,液压泵系统中直流电动机的密封结构很容易损坏,使冷却液进入电动机内部,造成电机失效。
[0003]另外,对于高转速的液压泵系统,目前没有可靠的办法对转动体进行密封,所以需要一种不采用密封结构的电机解决冷却液在直流电动机中的渗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浸冷却液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绝缘和防腐结构,以解决现有液压泵系统中直流电动机的密封结构很容易损坏,使冷却液进入电动机内部,造成电机失效的问题,以及高转速的液压泵系统无法密封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浸冷却液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绝缘和防腐结构,包括:前端盖1-1、两个轴承1-2、壳体1-3、定子1-4、转子1-5、位置传感器1-6、后端盖1-7和电机轴1-8;
[0007]所述转子1-5和两个轴承1-2嵌套在电机轴1-8上,两个轴承1-2位于转子1-5的两端,其中一个轴承1-2位于前端盖1-1的轴承室内,另一个轴承1-2位于后端盖1-7的轴承室内,转子1-5和两个轴承1-2用于绕电机轴1-8的轴线转动,且轴向固定;
[0008]所述定子1-4套设于壳体1-3内,且定子1-4与壳体1-3为过盈配合,使得定子1-4与壳体1-3固定配合,前端盖1-1固定安装于壳体1-3的一端,后端盖1-7固定安装于壳体1-3的另一端;
[0009]所述位置传感器1-6安装于后端盖1-7内,用于测量转子1-5的转动位置;
[0010]其中,所述定子1-4和所述位置传感器1-6分别通过灌封胶和保护套进行独立保护。
[0011]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浸冷却液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绝缘和防腐结构中,所述定子1-4内嵌套有绕组2-4,绕组2-4和定子1-4的外部通过灌封胶2-3整体灌封,且定子1-4一侧灌封胶2-3的外部套设有定子保护套2-2,另一侧灌封胶2-3的外部套设有定子保护套2-5。
[0012]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浸冷却液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绝缘和防腐结构中,所述定子保护套2-2与定子1-4的接触面,定子保护套2-5与定子1-4的接触面,以及定子保护套与壳体1-3的接触面,采用胶粘接。
[0013]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浸冷却液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绝缘和防腐结构中,所述转子1-5包括嵌套于电机轴1-8上的转子铁心3-1,以及嵌套在转子铁心3-1外部的磁钢3-2,磁钢3-2的外部嵌套有不锈钢材料的转子保护套3-3,且通过胶粘接磁钢3-2与转子保护套3-3。
[0014]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浸冷却液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绝缘和防腐结构中,所述磁钢3-2的材料为Sm2Co17,所述转子铁心3-1外表面涂敷有防腐漆。
[0015]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浸冷却液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绝缘和防腐结构中,所述位置传感器1-6固定安装于安装板4-4上,安装板4-4安装在后端盖1-7的凹槽内,传感器保护套4-1套在位置传感器1-6和安装板4-4的外侧,传感器保护套4-1与后端盖1-7、安装板4-4和位置传感器1-6的接触面采用胶粘接,且位置传感器1-6和传感器保护套4-1中间采用灌封胶4-2灌封。
[0016]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浸冷却液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绝缘和防腐结构中,所述安装板4-4上套设有两个密封圈4-5,其中一个密封圈4-5套设在安装板4-4与后端盖1-7之间,另一个密封圈4-5套设在安装板4-4与传感器保护套4-1之间。
[0017]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浸冷却液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绝缘和防腐结构中,所述轴承1-2的滚珠采用陶瓷材料,内外圈采用牌号为C30的材料,具有在无润滑油、冷却液中长期运行的能力。
[0018]本专利技术的优点: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浸冷却液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绝缘和防腐结构,绝缘和防腐结构中,定子和位置传感器分别通过灌封胶和保护套进行独立保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对定子,转子和位置传感器进行独立的密封保护,使用中不需要润滑脂、抗冷却液腐蚀、高转速的轴承,对钢材抗腐蚀保护,通过上述绝缘和防腐保护方法,允许无刷直流电动机内部浸冷却液并在高转速下连续运行,从而解决了现有液压泵系统中直流电动机的密封结构很容易损坏,使冷却液进入电动机内部,造成电机失效的问题,以及高转速的液压泵系统无法密封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浸冷却液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绝缘和防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浸冷却液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绝缘和防腐结构中定子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浸冷却液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绝缘和防腐结构中转子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浸冷却液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绝缘和防腐结构中位置传感器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
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浸冷却液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绝缘和防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浸冷却液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绝缘和防腐结构可以包括:前端盖1-1、两个轴承1-2、壳体1-3、定子1-4、转子1-5、位置传感器1-6、后端盖1-7和电机轴1-8。图1中以电机轴1-8的轴线为中心,仅示意出整体绝缘和防腐结构的上半部分。
[0028]如图1所示浸冷却液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绝缘和防腐结构中,转子1-5和两个轴承1-2嵌套在电机轴1-8上,两个轴承1-2位于转子1-5的两端,其中一个轴承1-2位于前端盖1-1的轴承室内,另一个轴承1-2位于后端盖1-7的轴承室内,转子1-5和两个轴承1-2用于绕电机轴1-8的轴线转动,且轴向固定。
[002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定子1-4套设于壳体1-3内,且定子1-4与壳体1-3为过盈配合,使得定子1-4与壳体1-3固定配合,前端盖1-1固定安装于壳体1-3的一端,后端盖1-7固定安装于壳体1-3的另一端。
[0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位置传感器1-6安装于后端盖1-7内,用于测量转子1-5的转动位置。
[0031]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冷却液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绝缘和防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盖(1-1)、两个轴承(1-2)、壳体(1-3)、定子(1-4)、转子(1-5)、位置传感器(1-6)、后端盖(1-7)和电机轴(1-8);所述转子(1-5)和两个轴承(1-2)嵌套在电机轴(1-8)上,两个轴承(1-2)位于转子(1-5)的两端,其中一个轴承(1-2)位于前端盖(1-1)的轴承室内,另一个轴承(1-2)位于后端盖(1-7)的轴承室内,转子(1-5)和两个轴承(1-2)用于绕电机轴(1-8)的轴线转动,且轴向固定;所述定子(1-4)套设于壳体(1-3)内,且定子(1-4)与壳体(1-3)为过盈配合,使得定子(1-4)与壳体(1-3)固定配合,前端盖(1-1)固定安装于壳体(1-3)的一端,后端盖(1-7)固定安装于壳体(1-3)的另一端;所述位置传感器(1-6)安装于后端盖(1-7)内,用于测量转子(1-5)的转动位置;其中,所述定子(1-4)和所述位置传感器(1-6)分别通过灌封胶和保护套进行独立保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冷却液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绝缘和防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1-4)内嵌套有绕组(2-4),绕组(2-4)和定子(1-4)的外部通过灌封胶(2-3)整体灌封,且定子(1-4)一侧灌封胶(2-3)的外部套设有定子保护套(2-2),另一侧灌封胶(2-3)的外部套设有定子保护套(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浸冷却液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绝缘和防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保护套(2-2)与定子(1-4)的接触面,定子保护套(2-5)与定子(1-4)的接触面,以及定子保护套与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琪吴昌琳马力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