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文华专利>正文

一种菌类种植用椴木打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011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椴木打孔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菌类种植用椴木打孔设备。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固定椴木、自动转动椴木并自动对椴木进行打孔的菌类种植用椴木打孔设备。一种菌类种植用椴木打孔设备,包括有底座和支架,底座顶部连接有支架;伺服电机,支架顶部右后侧设有伺服电机;推进机构,支架顶部设有推进机构;开孔机构,推进机构的部件上连接有开孔机构,开孔机构的部件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旋转机构,底座顶部设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的部件与开孔机构的部件相连。在伺服电机、推进机构、开孔机构和旋转机构的配合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固定椴木、自动间歇性转动椴木并对椴木进行左右来回打孔的效果。左右来回打孔的效果。左右来回打孔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类种植用椴木打孔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椴木打孔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菌类种植用椴木打孔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林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我国拥有各种各样的菌类,多年来我国一直保持着菌类出口的贸易现状,人们一般将菌类种植在椴木上,待菌类成熟后再对菌类进行采摘,人们在使用椴木种植菌类之前,一般都需要对椴木进行打孔,以便于种菌。
[0003]现有的椴木打孔方法,一般是人工对椴木进行打孔,由两人合力将椴木用手固定,再将椴木靠近打孔机构,随后人们再手动转动椴木对椴木进行打孔,这种椴木打孔方法步骤繁琐,需要人工手动固定椴木、转动椴木并对椴木进行打孔,其椴木打孔的效率低下。
[0004]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固定椴木、自动转动椴木并自动对椴木进行打孔的菌类种植用椴木打孔设备,来解决现有椴木打孔方法存在的需要人工固定椴木、人工转动椴木并人工将椴木靠近打孔机构对椴木进行打孔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椴木打孔方法存在的需要人工固定椴木、人工转动椴木并人工将椴木靠近打孔机构对椴木进行打孔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固定椴木、自动转动椴木并自动对椴木进行打孔的菌类种植用椴木打孔设备。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菌类种植用椴木打孔设备,包括有:底座和支架,底座顶部连接有支架;伺服电机,支架顶部右后侧设有伺服电机;推进机构,支架顶部设有推进机构;开孔机构,推进机构的部件上连接有开孔机构,开孔机构的部件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开孔机构的部件与支架滑动式相连;旋转机构,底座顶部设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的部件与开孔机构的部件相连。
[0007]可选地,推进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块,支架顶部远离伺服电机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块;第一轴承座,第一支撑块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转动轴,开孔机构的部件滑动式连接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与第一轴承座转动式相连;第二支撑块,支架靠近第一支撑块的一侧设有第二支撑块;第一转动杆,第二支撑块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动杆;第一锥齿轮,第一转动杆靠近第一转动轴的一侧设有第一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一转动轴靠近第一支撑块的一侧对称设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均可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第二转动杆,支架靠近第二支撑块的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动杆;第二锥齿轮组,第二转动杆和第一转动杆之间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组;第一缺齿轮,第二转动杆上部设有第一缺齿轮;第二转动轴,支架前侧顶部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动轴;第一直齿轮,右侧第二转动轴靠近第一缺齿轮的一侧设有第一直齿轮,第一直齿轮与第一缺齿轮相啮合;链轮,第二转动轴上部均设有链轮;链条,链轮之间连接有链条;第一支撑板,支架后侧顶部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板;导向杆,第一支撑板之间均匀连接有导向杆;导向块,导向杆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导向
块;第一卡块,导向块前部两侧均设有第一卡块,第一卡块与链条相连;推动块,导向块下部远离第二转动轴的一侧连接有推动块,推动块与下侧导向杆滑动式相连;第一滑轨,支架顶部一侧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一滑轨靠近推动块的一侧均匀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二滑轨,支架底部均匀设有第二滑轨。
[0008]可选地,开孔机构包括有:第三转动杆,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三转动杆;第二支撑板,支架顶部靠近第三转动杆的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三转动轴,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下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转动轴;第四锥齿轮组,第三转动轴和第三转动杆之间连接有第四锥齿轮组;第四转动杆,第一支撑板中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四转动杆,第四转动杆穿过导向块;第二直齿轮组,第四转动杆右部和第三转动轴之间连接有第二直齿轮组;螺纹杆,推动块一侧转动式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穿过右侧第一滑块;第二轴承座,第四转动杆右侧设有第二轴承座;第五锥齿轮组,螺纹杆顶部和第二轴承座左部之间连接有第五锥齿轮组;钻头,推动块另一侧转动式连接有钻头,钻头与左侧第一滑块滑动式相连;第三支撑块,第一滑块顶部均设有第三支撑块,左侧第三支撑块与钻头滑动式相连;第三直齿轮,第三支撑块顶部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三直齿轮,两个第三直齿轮相啮合;螺纹套管,钻头下侧设有螺纹套管;固定块,第二滑轨靠近螺纹杆的一侧均滑动式连接有固定块,后侧固定块顶部穿过支架并与右侧第一滑块相连;第五转动杆,后侧固定块下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五转动杆;第四直齿轮,第五转动杆中部设有第四直齿轮,第四直齿轮与螺纹杆相啮合;第一转动块,第五转动杆前部设有第一转动块;连接杆,第一转动块上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杆;第六转动杆,固定块下侧转动式连接有第六转动杆;第五直齿轮,第六转动杆中部设有第五直齿轮,第五直齿轮与螺纹套管相啮合;第二转动块,第六转动杆前部设有第二转动块,第二转动块与连接杆转动式相连。
[0009]可选地,旋转机构包括有:第三轴承座,底座顶部两侧均设有第三轴承座;第二卡块,第三轴承座顶部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二卡块;第七转动杆,右侧第二卡块中间设有第七转动杆;第八转动杆,支架靠近伺服电机的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八转动杆;第二缺齿轮,第三转动轴靠近第三转动杆的一侧设有第二缺齿轮;第六直齿轮,第八转动杆靠近第二缺齿轮的一侧设有第六直齿轮,第六直齿轮与第二缺齿轮相啮合;皮带轮组件,第八转动杆和第七转动杆之间连接有皮带轮组件;第三滑轨,底座顶部一侧设有第三滑轨,远离第七转动杆一侧的第三轴承座与第三滑轨滑动式相连;第三滑块,左侧第三轴承座下部两侧均设有第三滑块;第三支撑板,第三滑轨顶部一侧设有第三支撑板;伸缩组件,底座顶部左侧均匀设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与第三滑块相挤压配合。
[0010]可选地,还包括有:卡板,第一轴承座中部设有卡板,卡板与第一支撑块滑动式相连;弹簧,第一支撑块内壁一侧连接有弹簧;楔形块,弹簧靠近第一轴承座的一侧连接有楔形块,楔形块与卡板相挤压配合;把手,第一轴承座前部设有把手,把手与第一支撑块相配合。
[0011]可选地,弹簧的材质为高弹性弹簧。
[001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达到了自动固定椴木、自动间歇性转动椴木并对椴木进行左右来回打孔的效果。
[0013]2、在伺服电机、推进机构和开孔机构的配合下,可以实现对椴木进行左右来回打孔。
[0014]3、在旋转机构的配合下,可以自动固定椴木并间歇性转动椴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推进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推进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开孔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开孔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专利技术推进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的标记:1-底座,2-支架,3-伺服电机,4-推进机构,40-第一支撑块,41-第一转动轴,42-第一轴承座,43-第二支撑块,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类种植用椴木打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1)和支架(2),底座(1)顶部连接有支架(2);伺服电机(3),支架(2)顶部右后侧设有伺服电机(3);推进机构(4),支架(2)顶部设有推进机构(4);开孔机构(5),推进机构(4)的部件上连接有开孔机构(5),开孔机构(5)的部件与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相连,开孔机构(5)的部件与支架(2)滑动式相连;旋转机构(6),底座(1)顶部设有旋转机构(6),旋转机构(6)的部件与开孔机构(5)的部件相连。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类种植用椴木打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推进机构(4)包括有:第一支撑块(40),支架(2)顶部远离伺服电机(3)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块(40);第一轴承座(42),第一支撑块(40)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一轴承座(42);第一转动轴(41),开孔机构(5)的部件滑动式连接有第一转动轴(41),第一转动轴(41)与第一轴承座(42)转动式相连;第二支撑块(43),支架(2)靠近第一支撑块(40)的一侧设有第二支撑块(43);第一转动杆(44),第二支撑块(43)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动杆(44);第一锥齿轮(45),第一转动杆(44)靠近第一转动轴(41)的一侧设有第一锥齿轮(45);第三锥齿轮(421),第一转动轴(41)靠近第一支撑块(40)的一侧对称设有第三锥齿轮(421),第三锥齿轮(421)均可与第一锥齿轮(45)相啮合;第二转动杆(46),支架(2)靠近第二支撑块(43)的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动杆(46);第二锥齿轮组(47),第二转动杆(46)和第一转动杆(44)之间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组(47);第一缺齿轮(48),第二转动杆(46)上部设有第一缺齿轮(48);第二转动轴(49),支架(2)前侧顶部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动轴(49);第一直齿轮(410),右侧第二转动轴(49)靠近第一缺齿轮(48)的一侧设有第一直齿轮(410),第一直齿轮(410)与第一缺齿轮(48)相啮合;链轮(411),第二转动轴(49)上部均设有链轮(411);链条(412),链轮(411)之间连接有链条(412);第一支撑板(413),支架(2)后侧顶部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板(413);导向杆(414),第一支撑板(413)之间均匀连接有导向杆(414);导向块(415),导向杆(414)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导向块(415);第一卡块(416),导向块(415)前部两侧均设有第一卡块(416),第一卡块(416)与链条(412)相连;推动块(417),导向块(415)下部远离第二转动轴(49)的一侧连接有推动块(417),推动块(417)与下侧导向杆(414)滑动式相连;第一滑轨(418),支架(2)顶部一侧设有第一滑轨(418);第一滑块(419),第一滑轨(418)靠近推动块(417)的一侧均匀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419);第二滑轨(420),支架(2)底部均匀设有第二滑轨(420)。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菌类种植用椴木打孔设备,其特征在于,开孔机构(5)包括有:第三转动杆(50),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三转动杆(50);第二支撑板(51),支架(2)顶部靠近第三转动杆(50)的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板(51);第三转动轴(52),第二支撑板(51)和第一支撑板(413)下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转动轴(52);第四锥齿轮组(53),第三转动轴(52)和第三转动杆(50)之间连接有第四锥齿轮组(53);第四转动杆(54),第一支撑板(413)中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四转动杆(54),第四转动杆(54)穿过导向块(415);第二直齿轮组(55),第四转动杆(54)右部和第三转动轴(52)之间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文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