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铁路交通信息的重点人口比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0088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铁路交通信息的重点人口比对方法,利用重点人口管控平台进行追踪监控,包括如下步骤:录入重点人口人员信息、审核员审查信息、分配管理员、活动轨迹监控、在控人员解控、公示解控人员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重点人员的出行轨迹分析,构建出行轨迹模型,利用信息化数据管控重点人员,大大节约了人力财力和物力,同时提高了管控效率,且通过模型建构可提前进行风险评估、警力布控。警力布控。警力布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铁路交通信息的重点人口比对方法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重点人口比对方法,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铁路交通信息的重点人口比对方法。

技术介绍

[0003]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时期,随着经济及社会发展,经济结构、利益格局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种社会矛盾复杂交织,因企业破产、改制、征地拆迁、工资拖欠等原因引发的群体性上访事件居高不下,一些极端上访、缠访、闹访人员以及非法群体性聚集引发的寻衅滋事、非法集会游行示威、妨害公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聚众冲击国家机关、敲诈勒索、诬告陷害、故意损坏财物、危害公共安全、聚众扰乱公共场所和交通秩序事件层出不穷,严重危害社会管理。
[0004]为了安全我们必须将一些重点人员的行踪轨迹掌握在手。而在传统的重点人员出行稳控过程中,多采用“人盯人”的盯防模式,不仅消耗了大量的金钱与人员精力,而且因为线索单一重口人员脱控现象也时常发生,造成了公安人员在稳控过程中仅是在被动防御而不是主动防控。且“人盯人”模式,人力财力耗费大;线索单一,人员也难寻;人员脱控现象常发生;被动的防御行动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重点人口比对、监控方法,解决了传统盯防模式中存在的人力财力消耗大、信息分析滞后以及盯防不及时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铁路交通信息的重点人口比对方法。
[0007]一种基于铁路交通信息的重点人口比对方法,利用重点人口管控平台进行追踪监控,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警务员上传重点人口身份信息至重点人口管控平台,并向审核员发起审核请求;S2:审核员调用存储于重点人口管控平台的原始身份信息与上传的重点人员身份信息进行比对,同时验证联系方式是否为虚假信息,验证通过后将重点人员按辖区划分至对应警局,同时将验证通过的重点人员信息存储于重点人口管控平台内;S3:辖区内对下发的重点人员分配专属管理员,管理员按照规定在预设时间内上传确认公函至重点人口管控平台,重点人员转为在控人员;S4:管理员通过短信接收在控人员的出行信息,将在控人员的出行信息汇总并上传至重点人口管控平台进行存储备份;S5:管理员在固定的时间内对在控人员出行轨迹进行建模,构建在控人员比对模型,对于有风险或可疑的即时轨迹,按照权限及时向上级反映;若无风险轨迹,执行步骤S6;S6:在控人员在管控时间内,未出现风险轨迹,管理员可按照规定向重点人口管控平台
提起解控申请;S7:审查员登入重点人口管控平台,根据管理员提起的解控申请对重点人员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将解控名单公示于重点人口管控平台内,若公示期内,无人对解控提出异议,执行步骤S9,若有异议,执行S8;S8:继续接收在控人员出行轨迹信息;S9:在控人员解控为重点人员,管理员上传解控申请至重点人口管控平台,并更改任务详情。
[0008]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上传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曾用名、证件号、性别、手机号码、出生日期、其他联系方式、民族、宗教信仰、婚姻状况、责任人姓名、责任人电话、现居住地址、人员类型、回执电话。
[0009]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警务员上传身份信息的方式为手动录入重点人员身份信息,录入完成后存储于数据存储子模块;所述数据分配子模块将数据存储子模块的重点人口身份信息分配至对应的管理员审核。
[0010]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短信服务,通过特定的接收、存储、分发模块对重点人员的活动轨迹进行处理接收。
[0011]优选的,所述数据的导入、推送和存储,由平台搭建的单向安全边界和数据中心使用特定的公安内网进行导入、推送和存储至公安数据存储平台。
[0012]优选的,所述重点人员包括:吸毒人员、有前科的人员、重大案件关联人、在逃嫌犯关系人。
[0013]优选的,所述警务员、审核员、管理员进行身份信息上传、审核操作、任务处理之前需进行身份验证,所述身份验证即可利用账号密码完成身份验证,也可利用PKI数字证书进行身份认证。
[0014]优选的,所述S4中重点人员出行信息的汇总方式为:由管控记录子模块存储重点人员管控信息,并将管控数据上传至管控任务模块,进行备份。
[0015]优选的,所述管理员利用管控记录子模块存储重点人员管控信息,并将管控数据上传至管控任务模块,任务完成之后,在管控任务模块内完成状态修改。
[0016]优选的,管理员可以对同一重点人员提起多次监控管理。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重点人员管控平台,对重点人员的出行轨迹分析,构建出行轨迹模型,利用信息化数据管控重点人员,大大节约了人力财力和物力,同时提高了管控效率,且通过模型建构可提前进行风险评估、警力布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步骤。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运载系统平台。
[0020]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铁路交通信息的重点人口比对方法,利用重点人口管控平台进行追踪监控,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警务员上传重点人口身份信息至重点人口管控平台,并向审核员发起审核请求;S2:审核员调用存储于重点人口管控平台的原始身份信息与上传的重点人员身份信息进行比对,同时验证联系方式是否为虚假信息,验证通过后将重点人员按辖区划分至对应警局,同时将验证通过的重点人员信息存储于重点人口管控平台内;S3:辖区内对下发的重点人员分配专属管理员,管理员按照规定在预设时间内上传确认公函至重点人口管控平台,重点人员转为在控人员;S4:管理员通过短信接收在控人员的出行信息,将在控人员的出行信息汇总并上传至重点人口管控平台进行存储备份;S5:管理员在固定的时间内对在控人员出行轨迹进行建模,构建在控人员比对模型,对于有风险或可疑的即时轨迹,按照权限及时向上级反映;若无风险轨迹,执行步骤S6;S6:在控人员在管控时间内,未出现风险轨迹,管理员可按照规定向重点人口管控平台提起解控申请;S7:审查员登入重点人口管控平台,根据管理员提起的解控申请对重点人员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将解控名单公示于重点人口管控平台内,若公示期内,无人对解控提出异议,执行步骤S9,若有异议,执行S8;S8:继续接收在控人员出行轨迹信息;S9:在控人员解控为重点人员,管理员上传解控申请至重点人口管控平台,并更改任务详情。
[0023]需要理解的是,所述步骤1中上传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曾用名、证件号、性别、手机号码、出生日期、其他联系方式、民族、宗教信仰、婚姻状况、责任人姓名、责任人电话、现居住地址、人员类型、回执电话。
[0024]需要理解的是,所述步骤1中警务员上传身份信息的方式为手动录入重点人员身份信息,录入完成后存储于数据存储子模块;所述数据分配子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铁路交通信息的重点人口比对方法,利用重点人口管控平台进行追踪监控,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警务员上传重点人口身份信息至重点人口管控平台,并向审核员发起审核请求;S2:审核员调用存储于重点人口管控平台的原始身份信息与上传的重点人员身份信息进行比对,同时验证联系方式是否为虚假信息,验证通过后将重点人员按辖区划分至对应警局,同时将验证通过的重点人员信息存储于重点人口管控平台内;S3:辖区内对下发的重点人员分配专属管理员,管理员按照规定在预设时间内上传确认公函至重点人口管控平台,重点人员转为在控人员;S4:管理员通过短信接收在控人员的出行信息,将在控人员的出行信息汇总并上传至重点人口管控平台进行存储备份;S5:管理员在固定的时间内对在控人员出行轨迹进行建模,构建在控人员比对模型,对于有风险或可疑的即时轨迹,按照权限及时向上级反映;若无风险轨迹,执行步骤S6;S6:在控人员在管控时间内,未出现风险轨迹,管理员可按照规定向重点人口管控平台提起解控申请;S7:审查员登入重点人口管控平台,根据管理员提起的解控申请对重点人员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将解控名单公示于重点人口管控平台内,若公示期内,无人对解控提出异议,执行步骤S9,若有异议,执行S8;S8:继续接收在控人员出行轨迹信息;S9:在控人员解控为重点人员,管理员上传解控申请至重点人员管控平台,并更改任务详情。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铁路交通信息的重点人口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上传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曾用名、证件号、性别、手机号码、出生日期、其他联系方式、民族、宗教信仰、婚姻状况、责任人姓名、责任人电话、现居住地址、人员类型、回执电话。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铁路交通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天翼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