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印章管理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图像采集装置、报警器、管理服务器、印章监管装置、指纹识别装置和无线通信装置;图像采集装置和指纹识别装置分别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报警器连接;印章监管装置与PLC控制器连接;PLC通过连接的无线通信装置与管理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实时上传印章监管数据,在线智能监管印章使用状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时监控识别视频画面中的印章与工作职员,可对工作职员离开时未将印章上锁入柜的行为进行实时上报到服务端,服务端根据上报点位信息,及时通过短信或电话服务提醒职员,达到闭环智能监管的目的。达到闭环智能监管的目的。达到闭环智能监管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印章监管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印章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印章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中国,盖章代表着该印章的对应企业对文件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授权或认可,所以公章的使用非常严肃和具有权利性。如果对公章的使用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公章的保管人员私自在未经企业认可的文件上盖章,事后的补救措施往往只能是上升到法律诉讼程序,费时费力,这将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0003]对公章使用的有效监管一直是企业单位的一个难题。企业通常会安排一个专门的人员进行保管。每一次使用公章,均需对公章的使用及所盖文件的名称进行登记在册。但保管人员如果私自盖了公章,则很难被监管到。
[0004]从当前的司法实例当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很多银行由于印章管理使用不当或者是违规操作导致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法律纠纷的案例数不胜数,印章管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需要引起机构管理人员的重视。由于印章管理涉及到签字人、用印人和监印人三方主体,在每项业务独有盖章及贷款合同用章时,不相容岗位没有进行隔离,工作人员利用职业岗位漏洞私自使用印章办理签发银行汇票业务、个人贷款业务以及缺证少证抵押担保业务等,这种风险存在于商业银行操作过程中,有一定道德风险因素。同时在印章保管工作方面,一般都需要实施双负责人制度,由于管理人员自身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因此在管理行为中会有不恰当情况,存在明显的管理难度和监管不足。如何震慑非法用章行为,规避各类风险,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政府和企业的印章管理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印章管理系统。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种智能印章管理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图像采集装置、报警器、管理服务器、印章监管装置、指纹识别装置和无线通信装置;图像采集装置和指纹识别装置分别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报警器连接;印章监管装置与PLC控制器连接;PLC通过连接的无线通信装置与管理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实时上传印章监管数据,在线智能监管印章使用状况。
[0008]可选的,所述印章监管装置包括印章保护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锁定装置;压力传感器和锁定装置分别与PLC控制器连接。
[0009]可选的,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设置于人脸识别摄像头和虹膜识别装置;人脸识别摄像头用于采集印章使用人员的人脸图像;虹膜识别装置用于校验印章使用人员的身份信息;PLC控制器分别与人脸识别摄像头和虹膜识别装置连接。
[0010]可选的,还包括定位装置,设置于印章主体上,用于定位印章的位置信息,定位装置与PLC控制器连接。
[0011]可选的,还包括高清摄像头,设置在印章主体上,用于采集拍摄盖章合同内容。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能监控识别视频画面中的印章与工作职员,可对工作职员离开时未将印章上锁入柜的行为进行实时上报到服务端,服务端根据上报点位信息,及时通过短信或电话服务提醒职员,达到闭环智能监管的目的。还能智能定位印章位置信息,避免印章丢失。此外还能采集印章使用时的合同内容,进一步提高了印章使用的监管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设备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印章管理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图像采集装置、报警器、管理服务器、印章监管装置、指纹识别装置和无线通信装置;图像采集装置和指纹识别装置分别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报警器连接;印章监管装置与PLC控制器连接;PLC通过连接的无线通信装置与管理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实时上传印章监管数据,在线智能监管印章使用状况。
[0016]可选的,所述印章监管装置包括印章保护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锁定装置;压力传感器和锁定装置分别与PLC控制器连接。
[0017]可选的,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设置于人脸识别摄像头和虹膜识别装置;人脸识别摄像头用于采集印章使用人员的人脸图像;虹膜识别装置用于校验印章使用人员的身份信息;PLC控制器分别与人脸识别摄像头和虹膜识别装置连接。
[0018]可选的,还包括定位装置,设置于印章主体上,用于定位印章的位置信息,定位装置与PLC控制器连接。
[0019]可选的,还包括高清摄像头,设置在印章主体上,用于采集拍摄盖章合同内容。
[0020]本技术在印章使用时,能对印章使用人员身份进行人脸、指纹和虹膜信息采集和验证,验证通过方可使用印章,在印章离开印章保护壳体后,根据压力传感器传回的压力数据判断印章是否归还。此外,在使用者身份验证多次不通过时,系统则直接控制锁定装置锁定印章保护壳体,并通过报警器进行报警,避免印章被身份不明人员使用。
[002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印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PLC控制器、图像采集装置、报警器、管理服务器、印章监管装置、指纹识别装置和无线通信装置;图像采集装置和指纹识别装置分别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报警器连接;印章监管装置与PLC控制器连接;PLC控制器通过连接的无线通信装置与管理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实时上传印章监管数据,在线智能监管印章使用状况;印章监管装置包括印章保护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锁定装置;压力传感器和锁定装置分别与PLC控制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栓,樊迪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天翼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