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绞线绕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0053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绞线绕线架,包括框架、绕线盘、电机一、滑动组件和绕线轮组,所述绕线盘转动设置在框架内部,所述电机一与绕线盘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一驱动绕线盘转动,所述滑动组件固定设置在框架上端,所述绕线轮组固定设置在滑动组件上表面,绕线轮组在滑动组件驱动下前后往复移动,铜绞线经过绕线轮组输送后均匀缠绕到绕线盘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滑动组件和绕线轮组,在绕线时可以实现逐层均匀绕线,使铜软线获得较好的存储状态,同时简化了绕线架结构,便于维护。便于维护。便于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绞线绕线架


[0001]本技术涉及绕线架
,尤其涉及铜绞线绕线架


技术介绍

[0002]铜绞线在制作完成后需要在绕线盘上进行缠绕存放,由于缠绕不均会造成铜绞线受力不均,影响产品质量,因此需要一种专门绕线的工装。
[0003]中国专利“CN206902461U”公开了一种无粘结钢绞线均匀收线装置,包括绕线盘、转动盘和台板,所述台板的顶部右侧转动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上端安装有转动盘,转动盘的下侧还安装有多个与台板上表面抵靠的万向轮,绕线盘设于转动盘的顶部,转动轴上的第一带轮通过传动带与第二电机输出轴上安装的第二带轮连接,台板的顶部左侧设有立架,立架的后侧于台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立架的前侧于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通过多根连接杆连接固定有转轮,立架的竖杆上配合滑动设有滑套,滑套的前侧铰接设有传动杆,传动杆的另一端铰接于转轮的前侧,滑套的后侧安装固定有导向环。该方案由于是立式结构,底部绞线容易受压,同时无法解决绞线输送时的受力不均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底部绞线容易受压,同时无法解决绞线输送时的受力不均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铜绞线绕线架。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铜绞线绕线架,包括框架、绕线盘、电机一、滑动组件和绕线轮组,所述绕线盘转动设置在框架内部,所述电机一与绕线盘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一驱动绕线盘转动,所述滑动组件固定设置在框架上端,所述绕线轮组固定设置在滑动组件上表面,绕线轮组在滑动组件驱动下前后往复移动,铜绞线经过绕线轮组输送后均匀缠绕到绕线盘上。
[0006]在此基础上,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杆、电机二、同步带组件和滑动平台,所述滑杆两端与框架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平台与滑杆滑动连接,所述电机二固定设置在框架一侧,所述同步带组件上的同步带与滑动平台固定连接,同步带组件在电机二的驱动下转动,从而带动滑动平台前后往复移动。
[0007]在此基础上,所述绕线轮组包括竖直导向轮组、水平导向轮组、一号导线轮、二号导线轮、三号导线轮和四号导线轮,所述竖直导向轮组、水平导向轮组、一号导线轮、二号导线轮、三号导线轮和四号导线轮从左往右依次固定设置在滑动平台上表面,铜绞线依次经竖直导向轮组、水平导向轮组、一号导线轮、二号导线轮、三号导线轮和四号导线轮输送后均匀缠绕到绕线盘上。
[0008]在此基础上,所述竖直导向轮组包括两个竖直布置的滚轮一,铜绞线从滚轮一之间通过。
[0009]在此基础上,所述水平导向轮组包括两个水平布置的滚轮二,铜绞线从滚轮二之间通过。
[0010]在此基础上,所述二号导线轮两端通过弹性复位部件固定设置滑动平台上,所述弹性复位部件是气弹簧、压力弹簧中的一种。
[0011]在此基础上,铜绞线依次从一号导线轮下方、二号导线轮上方、三号导线轮下方和四号导线轮上方输送到绕线盘上。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通过设置滑动组件和绕线轮组,在绕线时可以实现逐层均匀绕线,使铜软线获得较好的存储状态,同时简化了绕线架结构,便于维护;
[0014]本技术通过将绕线轮组中设置竖直导向轮组和水平导向轮组进行导向,将二号导线轮通过弹性复位部件设置在滑动平台上,便于消除铜软线的拉应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框架,2、绕线盘,5、电机一,11、滑杆,31、电机二,32、同步带组件,33、滑动平台,41、竖直导向轮组,42、水平导向轮组,43、一号导线轮,44、二号导线轮,45、三号导线轮,46、四号导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如图1-2所示,本技术示意性的示出了一种铜绞线绕线架,包括框架1、绕线盘2、电机一5、滑动组件和绕线轮组,所述绕线盘2转动设置在框架1内部,所述电机一5与绕线盘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一5驱动绕线盘2转动,所述滑动组件固定设置在框架1上端,所述绕线轮组固定设置在滑动组件上表面,绕线轮组在滑动组件驱动下前后往复移动,铜绞线经过绕线轮组输送后均匀缠绕到绕线盘2上。
[002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杆11、电机二31、同步带组件32和滑动平台33,所述滑杆11两端与框架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平台33与滑杆11滑动连接,所述电机二31固定设置在框架1一侧,所述同步带组件32上的同步带与滑动平台33固定连接,同步带组件32在电机二31的驱动下转动,从而带动滑动平台33前后往复移动。
[002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绕线轮组包括竖直导向轮组41、水平导向轮组42、一号导线轮43、二号导线轮44、三号导线轮45和四号导线轮46,所述竖直导向轮组41、水平导向轮组42、一号导线轮43、二号导线轮44、三号导线轮45和四号导线轮46从左往右依次固定设置在滑动平台33上表面,铜绞线依次经竖直导向轮组41、水平导向轮组42、一号导线轮43、二号导线轮44、三号导线轮45和四号导线轮46输送后均匀缠绕到绕线盘2上。
[002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竖直导向轮组41包括两个竖直布置的滚轮一,铜绞线从滚轮一之间通过。
[002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水平导向轮组42包括两个水平布置的滚轮二,铜绞线从滚轮二之间通过。
[002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二号导线轮44两端通过弹性复位部件固定
设置滑动平台33上,所述弹性复位部件是气弹簧、压力弹簧中的一种。
[002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铜绞线依次从一号导线轮43下方、二号导线轮44上方、三号导线轮45下方和四号导线轮46上方输送到绕线盘2上。
[0026]工作时,铜绞线经过竖直导向轮组41和水平导向轮组42导向后,再依次经过一号导线轮43、二号导线轮44、三号导线轮45和四号导线轮46输送后缠绕在绕线盘2上,绕线盘2有电机一5驱动转动,电机二31通过同步带组件32拉动滑动平台33前后往复滑动,使铜绞线一层层均匀缠绕,同时,二号导线轮44上下浮动,消除铜绞线输出过程中产生的拉伸应力。
[0027]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绞线绕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绕线盘(2)、电机一(5)、滑动组件和绕线轮组,所述绕线盘(2)转动设置在框架(1)内部,所述电机一(5)与绕线盘(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一(5)驱动绕线盘(2)转动,所述滑动组件固定设置在框架(1)上端,所述绕线轮组固定设置在滑动组件上表面,绕线轮组在滑动组件驱动下前后往复移动,铜绞线经过绕线轮组输送后均匀缠绕到绕线盘(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绞线绕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杆(11)、电机二(31)、同步带组件(32)和滑动平台(33),所述滑杆(11)两端与框架(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平台(33)与滑杆(11)滑动连接,所述电机二(31)固定设置在框架(1)一侧,所述同步带组件(32)上的同步带与滑动平台(33)固定连接,同步带组件(32)在电机二(31)的驱动下转动,从而带动滑动平台(33)前后往复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绞线绕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轮组包括竖直导向轮组(41)、水平导向轮组(42)、一号导线轮(43)、二号导线轮(44)、三号导线轮(45)和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锐锋姚麒玲潘春达朱道庭岳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东炬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