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与5GS互通的PDN连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9998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42
提出了一种处理PDN连接的方法来支持与5GS互通。在第一新颖方面中,当从S1(4G、EPS)模式到A/Gb(2G)模式或Iu(3G、UMTS)模式系统间改变时,UE和网络均可存储相应PDU会话的已映射5GSM参数。在第二新颖方面中,可启用PDN连接以支持与5GS互通,并且可允许UE通过在EPS中使用承载资源修改进程来分配和指示PSI,或者可以在2G/3G系统中提供和修改已映射5GSM参数。在2G/3G系统中提供和修改已映射5GSM参数。在2G/3G系统中提供和修改已映射5GSM参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支持与5GS互通的PDN连接
[0001]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根据35 U.S.C.
§
119要求2019年5月6日递交的,专利技术名称为“PDN connection supports interworking to 5GS”的美国临时申请案62/843,642的优先权,上述专利的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专利技术。


[0003]本专利技术有关于无线通信,且尤其有关于建立和修改支持与第五代(5
th Generation,5G)系统(5G System,5GS)互通(interwork)的封包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连接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4]无线通信网络近年来快速增长。由于简化的网络架构,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系统可提供高峰值数据速率、低时延(latency)、更高的系统容量和低操作成本。LTE系统(也称为第四代(4
th Generation,4G)系统)还可提供与旧版无线网络的无缝聚合,其中旧版无线网络可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和全球移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在LTE系统中,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可包括多个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B,eNodeB或eNB)与多个移动站(可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进行通信。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
rd Generation Partner Project,3GPP)网络通常包括第二代(2
nd Generation,2G)/第三代(3
rd Generation,3G)/4G系统的混合。下一代移动网络(Next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NGMN)委员会已经决定将未来的NGMN活动聚焦在定义5G新无线电(New Radio,NR)系统的端到端需求上。
[0005]在4G演进型封包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中,当LTE通信系统接入封包数据网络时,PDN连接进程是一个重要的进程。PDN连接进程的目的是在UE和封包数据网络之间建立默认的EPS承载(bearer)。在5G中,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session)建立是4G中的PDN连接进程的并行进程。PDU会话可定义UE和提供PDU连接服务的数据网络之间的关联。每个PDU会话可由PDU会话标识(PDU Session Identity,PSI)来识别,并且可以包括多个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流(flow)和QoS规则。在5G网络中,QoS流是用于QoS管理的最佳粒度(granularity),以使得能够有更灵活的QoS控制。5G中QoS流的概念类似于4G中的EPS承载。当添加QoS流时,网络可以向UE提供QoS流描述(QoS flow description)信息单元(Information Element,IE),其中该QoS流描述IE可包括QoS流描述列表。每个QoS流描述可包括QoS流标识(QoS Flow Identity,QFI)、QoS流操作码(operation code)、QoS流参数的数量和QoS流参数列表。该参数列表中包含的每个参数可包括对相应参数进行识别的参数标识符。其中一个参数标识符是EPS承载标识(EPS Bearer Identity,EBI),该EBI可用来对映射(map)到QoS流或者与QoS流相关联的EPS承载进行识
别。
[0006]如果相应的默认EPS承载上下文(context)包含PDU会话标识(PDU Session Identity,PSI)、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Single-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S-NSSAI)、会话聚合最大比特速率(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AMBR)和在协议配置选项IE(Protocol Configuration Options IE,PCO IE)或扩展型协议配置选项IE(Extended Protocol Configuration Options IE,ePCO IE)(PCO/ePCO IE)中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QoS流描述,或者在从N1(5GS)模式到S1(4G、EPS)模式的系统间改变之后,如果默认EPS承载上下文与PSI、S-NSSAI、会话AMBR和一个或多个QoS流描述相关联,则PDN连接可支持与5GS互通。如果UE具有支持与5GS互通的PDN连接,然后UE进行从S1模式到A/Gb(2G)或Iu(3G、UMTS)模式的系统间改变,则UE和网络是否要保持(maintain)已映射的5G会话管理(5G Session Management,5GSM)参数(比如PSI、S-NSSAI、会话AMBR、QoS流描述)是尚未定义的。如果删除了已映射5GSM参数,则在从A/Gb模式或Iu模式返回到S1模式的系统间改变(inter-system change)之后,由于PSI仅在PDN连接请求消息中提供,所以PDN连接不可能支持与5GS互通。另外,是否启用从封包数据协议(Packet Data Protocol,PDP)上下文转移(transfer)PDN连接(没有已映射5GSM参数)来支持与5GS互通是尚未定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提出了一种处理PDN连接的方法来支持与5GS互通。在第一新颖方面中,当从S1(4G、EPS)模式到A/Gb(2G)模式或Iu(3G、UMTS)模式系统间改变时,UE和网络均可存储相应PDU会话的已映射5GSM参数。在第二新颖方面中,可启用PDN连接以支持与5GS互通,并且可允许UE通过在EPS中使用承载资源修改进程来分配和指示PSI,或者可以在2G/3G系统中提供和修改已映射5GSM参数。
[0008]在一实施例中,提出了从EPS到2G/3G系统间改变之后,支持PDN连接与5GS互通的方法。UE在EPS中保持PDN连接,其中PDN连接包括EPS承载。UE获得PDN连接的EPS承载上下文,PDN连接与5GS中的PDU会话相对应。其中EPS承载上下文包括已映射5GSM参数。UE执行从EPS到3G/2G系统的系统间改变。UE将EPS承载转移为PDP上下文,其中UE存储与PDN连接相关联的已映射5GSM参数。
[0009]在另一实施例中,提出了支持从2G/3G到EPS转移的PDN连接与5GS互通的方法。UE在3G/2G系统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方法,包括:由用户设备在演进型封包系统中保持封包数据网络连接,其中所述封包数据网络连接包括演进型封包系统承载;获得所述封包数据网络连接的演进型封包系统承载上下文,所述封包数据网络连接与第五代系统中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相对应,其中所述演进型封包系统承载上下文包括已映射第五代会话管理参数;执行从所述演进型封包系统到第三代或第二代系统的系统间改变;以及将所述演进型封包系统承载转移为封包数据协议上下文,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存储与所述封包数据网络连接相关联的所述已映射第五代会话管理参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包数据网络连接是从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会话转变的,其中,当所述用户设备执行从所述第五代系统到所述演进型封包系统的系统间改变时,获得所述已映射第五代会话管理参数以用于所述演进型封包系统承载上下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包数据网络连接是在所述演进型封包系统中建立的,其中,使用承载资源修改进程、专用演进型封包系统承载上下文激活进程或者封包数据网络连接进程在所述演进型封包系统中提供所述已映射第五代会话管理参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使用所述承载资源修改进程或者所述封包数据网络连接进程来提供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标识。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包数据协议上下文转移返回到所述演进型封包系统中的所述封包数据网络连接的所述演进型封包系统承载,其中,所述封包数据网络连接恢复所存储的已映射第五代会话管理参数。6.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封包数据网络连接处理电路,在演进型封包系统中保持封包数据网络连接,其中所述封包数据网络连接包括演进型封包系统承载;演进型封包系统承载管理电路,获得所述封包数据网络连接的演进型封包系统承载上下文,所述封包数据网络连接与第五代系统中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相对应,其中所述演进型封包系统承载上下文包括已映射第五代会话管理参数;以及系统间处理电路,执行从所述演进型封包系统到第三代或第二代系统的系统间改变,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演进型封包系统承载转移为封包数据协议上下文,其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皇甫建君吕柏广陈纪宪莫尚儒陈柏珲
申请(专利权)人: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