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伯特专利>正文

具有穿流部的制动系统阻尼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975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动系统阻尼设备(10),其具有被施加以液压力的第一空间(20)、在其中存在可压缩的介质的第二空间(24)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空间(20)与所述第二空间(24)分隔开的第一分隔元件(22),其中所述制动系统阻尼设备(10)具有在其中存在可压缩的介质的第三空间(28)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二空间(24)与所述第三空间(28)分隔开的第二分隔元件(26),其中所述第二空间(24)与所述第三空间(28)借助于构造在所述第二分隔元件(26)中的穿流部(50)介质导通地连接,并且其中封闭元件(34)能与所述第一分隔元件(22)一起运动,只要在所述第一空间(20)中液压力达到预定义的压力值(68),就能借助于所述封闭元件沿运动方向(178)封闭所述穿流部(50)。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穿流部(50)在其朝向第二空间(24)的一侧上构造有至少一个流通开口(180),该流通开口的横截面(184)基本上对准所述封闭元件(34)的运动方向(178)。准所述封闭元件(34)的运动方向(178)。准所述封闭元件(34)的运动方向(17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穿流部的制动系统阻尼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动系统阻尼设备,其具有被施加以液压力的第一空间以及在其中存在可压缩的介质的第二空间。第一分隔元件用于将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分隔开。所述制动系统阻尼设备还具有在其中存在可压缩的介质的第三空间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二空间与所述第三空间分隔开的第二分隔元件。在此,所述第二空间与所述第三空间借助于构造在所述第二分隔元件中的穿流部介质导通地连接并且一封闭元件能与所述第一分隔元件一起运动,只要在所述第一空间中液压力达到预定义的压力值,就能借助于所述封闭元件沿运动方向封闭所述穿流部。

技术介绍

[0002]制动系统、尤其是液压制动系统用于减缓车辆、比如像轿车和货车的行驶速度。在这种制动系统运行时会产生各种动力性效果,此外还在其中存在的管路和空间中产生压力波动,这导致了振动或者说脉动并且由此导致了不期望的噪音和振荡。为了使这种振动最小化或者说为了在发生该振动时实现阻尼效果,将接下来也被称为阻尼器的制动系统阻尼设备安装到制动系统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安装位置处。该阻尼器包括在其中加载液压力的第一空间。该空间原则上是一种容器。所述压力原则上是作用到表面上的力的结果。在所述阻尼器中液压地、也就是说通过处于压力下的液体传递力。
[0003]已知具有分隔元件的阻尼器,所述分隔元件将空间分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其中液体或者说流体位于所述第一空间中,而通常形式为气体的可压缩的介质位于所述第二空间中。当从外部将提高的压力施加到该容器上时,气体位于其中的、可变形的容器的空间的体积众所周知地减小。当在第一空间处加载液压力时,借助于分隔元件也同样会使第二空间的体积减小。
[0004]如果该压力再次下降,则气体的体积进而第二空间的体积也相应地增加。所述第二空间像气动的弹簧、也被称为气压弹簧那样起作用。该气压弹簧究竟多柔和或多强硬地起阻尼作用,取决于第二空间的气体体积。该气体体积越大,阻尼作用就越柔和。
[0005]在制动过程中,车辆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所述制动踏板经过一踏板行程。该踏板行程与这里相关的第二空间的气体体积有直接关联。该气体体积越大,踏板行程也就越长。柔和的阻尼作用的积极效果因此相对地带来了较大的踏板行程长度的消极效果。
[0006]第三空间像第二空间一样包含可压缩的介质,该可压缩的介质优选是气体并且特别优选是空气。第二分隔元件将第三空间与第二空间隔开,但其中这两个空间首先借助于介质导通的穿流部保持连接。所述穿流部或者说连接部优选是简单的孔并且可借助于第一分隔元件的封闭元件封闭。所述封闭元件简单来说优选是第一分隔元件的表面上的平面区域。只有当在第一空间中存在对此足够的液压力时,该封闭元件才封闭穿流部。具体来说,第一分隔元件尤其从预定义的压力值开始发生变形,直到其贴靠在第二分隔元件上。所述第二分隔元件于是优选形成用于封闭元件的止挡件。
[0007]由于封闭的穿流部,第三空间与第二空间脱耦并且因此不再可供其余的阻尼器使
用。对于在预定义的压力值之上的进一步的阻尼效果来说,介质体积仅还保留在第二空间中。该介质体积由于朝向第二分隔元件变形的第一分隔元件而相对较小。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阻尼器仅具有更小的弹性和阻尼效果,因为第二空间几乎不再能容纳体积。对此效果是,这时踏板行程或者说制动系统的制动踏板的行程在借助于车辆驾驶员进行操纵时不再显著地延长。
[0008]第一分隔元件在穿流部封闭时甚至完全贴靠在第二空间、包括第二分隔元件的朝向第二空间的侧面在内的内壁上,从而使得第二空间完全消失或者说不再具有体积。于是踏板行程从预定义的压力值开始完全不再延长。由此同样省略的阻尼效果是合理的,因为与阻尼作用相关的压力范围低于预定义的压力值。
[0009]优选选择或者说预定义所述压力值,使得其显示与阻尼作用相关的压力范围的上限值。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的相应的体积在此优选与相关的压力范围以及阻尼器的期望的弹性或者说阻尼效果相匹配。以这种有利的方式,阻尼器将在与阻尼作用相关的压力范围中的大介质体积的大弹性与在该压力范围之上可由第一空间容纳的体积的限制相结合。换句话说,在制动介质的被挤压的体积与用于阻尼作用的介质体积之间不再存在直接的关联。该阻尼器因此在短踏板行程的情况下提供优异的阻尼特性。
[0010]另一优点在于,在封闭的第三空间中的压力明显比在没有通向另一空间的穿流部的第二空间(也即现有技术中的情况)中的压力更低。由此减少了不期望的效果。一方面,在更低的压力下减少了穿过第一分隔元件的渗透;另一方面,在更低的压力下介质的温度不那么高,由此延缓了第一分隔元件的材料老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减缓制动系统中的振动的、具有改善的阻尼特性的设备。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构造一种制动系统阻尼设备,其具有被施加以液压力的第一空间、在其中存在可压缩的介质的第二空间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分隔开的第一分隔元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动系统阻尼设备还具有在其中存在可压缩的介质的第三空间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二空间与所述第三空间分隔开的第二分隔元件,其中,所述第二空间与所述第三空间借助于构造在所述第二分隔元件中的穿流部介质导通地连接,并且其中,封闭元件能与所述第一分隔元件一起运动,只要在所述第一空间中液压力达到预定义的压力值,就能借助于所述封闭元件封闭所述穿流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穿流部在其朝向第二空间的一侧构造有至少一个流通开口,该流通开口的横截面基本上对准所述封闭元件的运动方向。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流通开口的横基面并非像通常那样横向于封闭该流通开口的封闭元件的运动方向延伸,而是基本上沿该运动方向延伸。所述横基面由此沿一方向延伸,所述封闭元件也沿该方向运动。由此实现了,所述封闭元件并不直接贴靠流通开口的边缘并且本身能够置入到流通开口中。因此,所述封闭元件本身不能固定在所述流通开口中或者说卡锁在所述流通开口中。替代于此地,所述封闭元件更确切地说整体地或者说较大范围地遮盖所述流通开口并且贴靠进一步远离所述流通开口的支承区域。由此可靠地防止了封闭元件卡锁或者说吸固在所述流通开口和从属于该封闭元件的穿流部处,并且同时
以非常成本低廉的方式实现了较高的运行安全性。
[0014]所述至少一个流通开口优选是缝隙。所谓“缝隙”在此是指开口面,其具有相对较大的(特别是大于等于1毫米的)缝隙长度和相对较小的(特别是小于1毫米的)缝隙宽度。对于这种缝隙来说,其缝隙宽度优选沿封闭元件的运动方向延伸。这种流通开口由此能够随着封闭元件的相对较小的运动而打开和关闭。同时,利用相对较大的缝隙长度提供了具有较小流动阻力的、相对较大的横截面。
[0015]优选设有两个和四个之间的、特别是三个流通开口。该流通开口以有利的方式在圆柱体的圆周上分布地布置。多个、特别是奇数个流通开口产生了穿过穿流部的不均匀的流动特性,进而产生了穿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穿流部的、在压力冲击和压力波动方面较弱的流动。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穿流部此外优选在其朝向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系统阻尼设备(10),其具有被施加以液压力的第一空间(20)、在其中存在可压缩的介质的第二空间(24)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空间(20)与所述第二空间(24)分隔开的第一分隔元件(22),其中所述制动系统阻尼设备(10)具有在其中存在可压缩的介质的第三空间(28)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二空间(24)与所述第三空间(28)分隔开的第二分隔元件(26),其中所述第二空间(24)与所述第三空间(28)借助于构造在所述第二分隔元件(26)中的穿流部(50)介质导通地连接,并且其中封闭元件(34)能与所述第一分隔元件(22)一起运动,只要在所述第一空间(20)中液压力达到预定义的压力值(68),就能借助于所述封闭元件沿运动方向(178)封闭所述穿流部(50),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流部(50)在其朝向所述第二空间(24)的一侧上构造有至少一个流通开口(180),该流通开口的横截面(184)基本上对准所述封闭元件(34)的运动方向(178)。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系统阻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流通开口(180)是缝隙。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系统阻尼设备,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