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车载移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9694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车载移动平台,包括:底板、第一折叠翼主板、第二折叠翼主板、第三折叠翼主板、第四折叠翼主板、第一折叠翼子板、第二折叠翼子板、第三折叠翼子板、第四折叠翼子板,其中,第一折叠翼主板、第二折叠翼主板、第三折叠翼主板、第四折叠翼主板的底部均与所述底板铰接,第一折叠翼子板和第二折叠翼子板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折叠翼主板的两侧,第三折叠翼子板和第四折叠翼子板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三折叠翼主板的两侧,第一折叠翼子板和第四折叠翼子板上对应设置有配合的锁紧机构,第二折叠翼子板和第三折叠翼子板上对应设置有配合的锁紧机构,该便携式车载移动平台可折叠成一四周封闭的箱式结构,还可展开成一平面。还可展开成一平面。还可展开成一平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车载移动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移动平台
,特别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车载移动平台。

技术介绍

[0002]近十几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在高危性、重复性、复杂性的任务中展现出优良的特性,使得机器人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无人机、无人车应用的场景也越来越广泛,所执行任务的难度也日益增大。无人机虽然有操作简单,飞行灵活等特点,但是由于续航时间有限,其应用场景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为此车载无人机应运而生。无人车是实现特定场景救援的重要工具,其性能体现在某些复杂环境中,例如战场探测、战场救援、恶劣环境等。无人车虽然可以长时间工作,但是受便携性等因素影响,灵活性较低。在实际复杂环境中,单独机器人因工作方式、工作空间、搭载传感器不同等因素的限制,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所以结合无人机和无人车各自的优势,使得车载无人机有了更好的应用。
[0003]为了更好的发挥车载无人机的优势,提高无人机着陆的成功率,现有方案都是扩大着陆平台面积。这样不利于无人车单独执行任务,也会增加无人车运输以及存储时带来的麻烦。如果平台尺寸设计过小,平台结构的完整性虽然得到了保障,但对于无人机降落时的精度要求较高,增加了无人机的控制难度。
[0004]因此,如何适应无人车设计小型化、便携化的必然趋势,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车载移动平台,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车载移动平台,包括:底板、第一折叠翼主板、第二折叠翼主板、第三折叠翼主板、第四折叠翼主板、第一折叠翼子板、第二折叠翼子板、第三折叠翼子板、第四折叠翼子板,其中,所述第一折叠翼主板、第二折叠翼主板、第三折叠翼主板、第四折叠翼主板的底部均与所述底板铰接,所述第一折叠翼主板和第三折叠翼主板的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第一折叠翼子板和第二折叠翼子板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折叠翼主板的两侧且可通过所述支撑板的限制与所述第一折叠翼主板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三折叠翼子板和第四折叠翼子板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折叠翼主板的两侧且可通过所述支撑板的限制与所述第三折叠翼主板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折叠翼子板和第四折叠翼子板上对应设置有配合的锁紧机构,所述第二折叠翼子板和第三折叠翼子板上对应设置有配合的锁紧机构,该便携式车载移动平台可折叠成一四周封闭的箱式结构,还可展开成一平面。
[0007]优选,所述第一折叠翼主板、第二折叠翼主板、第三折叠翼主板、第四折叠翼主板的底部均通过缓冲连接机构与所述底板铰接。
[0008]进一步优选,所述底板和支撑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缓冲连接机构安装于所述凹槽内。
[0009]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折叠翼子板和第二折叠翼子板分别通过缓冲连接机构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折叠翼主板的两侧,所述第三折叠翼子板和第四折叠翼子板分别通过缓冲连接机构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折叠翼主板的两侧。
[0010]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缓冲连接机构安装于所述凹槽内。
[0011]进一步优选,所述缓冲连接机构为阻尼铰链或降压合页。
[0012]进一步优选,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电子锁扣和锁头。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携式车载移动平台,结构简单、紧凑,采用机械式多级折叠,可自动展开,安全,稳定,可靠,当应用于无人车时,在折叠状态下,可作为无人机的壳式保护装置,在展开状态下可以扩展车载移动平台面积,增大无人机着陆面积。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携式车载移动平台折叠后的状态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携式车载移动平台的展开阶段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携式车载移动平台展开后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专利技术。
[0016]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车载移动平台,包括:底板1、第一折叠翼主板2、第二折叠翼主板3、第三折叠翼主板4、第四折叠翼主板5、第一折叠翼子板6、第二折叠翼子板7、第三折叠翼子板8、第四折叠翼子板9,其中,所述第一折叠翼主板2、第二折叠翼主板3、第三折叠翼主板4、第四折叠翼主板5的底部均与所述底板1铰接,所述第一折叠翼主板2和第三折叠翼主板4的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板10,所述第一折叠翼子板6和第二折叠翼子板7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折叠翼主板2的两侧且可通过所述支撑板10的限制与所述第一折叠翼主板2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三折叠翼子板8和第四折叠翼子板9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折叠翼主板4的两侧且可通过所述支撑板10的限制与所述第三折叠翼主板4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折叠翼子板6和第四折叠翼子板9上对应设置有配合的锁紧机构,所述第二折叠翼子板7和第三折叠翼子板8上对应设置有配合的锁紧机构,该便携式车载移动平台可折叠成一四周封闭的箱式结构,还可展开成一平面。
[0017]该便携式车载移动平台,可折叠成一四周封闭的箱式结构,还可展开成一平面,图1为该平台折叠后的状态图,折叠过程如下:首先,将第四折叠翼主板和第二折叠翼主板上折,优选,所述第四折叠翼主板和第二折叠翼主板上折的最大限度为与底板呈90度,所述然后将第一折叠翼主板和第三折叠翼主板上折,最后,将第一折叠翼子板和第四折叠翼子板折叠并锁紧,将第二折叠翼子板和第三折叠翼子板折叠并锁紧,折叠后的箱式结构可以作为壳式保护装置,稳定性、便携性和安全性高,折叠后的移动平台整体尺寸变小,便于储存、保护箱内空间以及运输,图3为该平台展开后的状态图,展开过程如下:首先,解锁锁紧机构,之后,各主板和子板将在自身重力下展开,最终形成一平面,其中,底板的边沿和支撑板分别对各主板和子板进行支撑,承担载荷,展开后的平台面积更大,展开过程不需要外力辅助。
[0018]该便携式车载移动平台可应用于车辆等载体上,折叠后,尺寸小,展开后,可得到一个完整的平板式结构,展开后的结构可以作为工作平台,其平整性和稳定性可大大增加载体的工作能力,尤其是平台尺寸得到大幅度提升,为需要大尺寸平台工作的设备提供了便利。
[0019]例如:该便携式车载移动平台可安装于无人车上,用于存放无人机,还可以作为无人机的着陆平台;可用于存放大型货物;可作为工程车的工作平台等。
[0020]为了避免各主板与子板在单一重力作用下展开的过程中因振动大而损坏,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折叠翼主板2、第二折叠翼主板3、第三折叠翼主板4、第四折叠翼主板5的底部均通过缓冲连接机构11与所述底板1铰接,所述缓冲连接机构11优选为阻尼铰链或降压合页。
[0021]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板1和支撑板10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缓冲连接机构11安装于所述凹槽内。
[0022]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折叠翼子板6和第二折叠翼子板7分别通过缓冲连接机构11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折叠翼主板2的两侧,所述第三折叠翼子板8和第四折叠翼子板9分别通过缓冲连接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车载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第一折叠翼主板(2)、第二折叠翼主板(3)、第三折叠翼主板(4)、第四折叠翼主板(5)、第一折叠翼子板(6)、第二折叠翼子板(7)、第三折叠翼子板(8)、第四折叠翼子板(9),其中,所述第一折叠翼主板(2)、第二折叠翼主板(3)、第三折叠翼主板(4)、第四折叠翼主板(5)的底部均与所述底板(1)铰接,所述第一折叠翼主板(2)和第三折叠翼主板(4)的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板(10),所述第一折叠翼子板(6)和第二折叠翼子板(7)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折叠翼主板(2)的两侧且可通过所述支撑板(10)的限制与所述第一折叠翼主板(2)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三折叠翼子板(8)和第四折叠翼子板(9)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折叠翼主板(4)的两侧且可通过所述支撑板(10)的限制与所述第三折叠翼主板(4)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折叠翼子板(6)和第四折叠翼子板(9)上对应设置有配合的锁紧机构,所述第二折叠翼子板(7)和第三折叠翼子板(8)上对应设置有配合的锁紧机构,该便携式车载移动平台可折叠成一四周封闭的箱式结构,还可展开成一平面。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宵佟广博孟光磊张太宁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