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动力煤选煤厂煤泥水预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9612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动力煤选煤厂煤泥水预处理系统及方法,其系统包括煤泥水预处理单元、煤泥水pH值调节单元、煤泥水浓度调节单元和煤泥水粒度监测及报警单元;其方法为煤泥水由进料管送入预处理桶,经预处理桶缓冲混合后,经溢流水管送至煤泥水处理系统的浓缩池进行后续处理;由煤泥水pH值调节单元和煤泥水浓度调节单元调节预处理桶出水的浓度和pH值,由煤泥水粒度监测及报警单元监测预处理桶出水的煤泥水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确定煤泥水沉降的最优入料浓度及pH值,并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煤泥水预处理系统,将进入浓缩池的煤泥水浓度及pH值稳定在最优参数,保证药剂以最低添加量加入到浓缩池中,降低药剂成本,降低生产事故率。降低生产事故率。降低生产事故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动力煤选煤厂煤泥水预处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泥水预处理系统及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的动力煤选煤厂煤泥水预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动力煤消耗量约占我国煤炭消费总量的70%,传统的动力煤选煤厂普遍采用块煤重介质选煤、末煤不入洗工艺,原煤的入选比例不足50%,为了提高原煤入选率,越来越多的动力煤选煤厂将粒度<13mm的末煤也采用重介旋流器分选工艺进行分选,由于将细末煤全部入洗,使得进入煤泥水系统的煤泥量大量增加,煤泥水浓度成倍增加,煤泥水粘度增大,产生了大量难于处理的煤泥水。且随着矿井的不断深入开采,进入洗煤厂的原煤变差,煤泥水的浓度及pH值波动大,导致无法准确控制加药量,进一步增加了煤泥水的处理难度。传统的煤泥水浓缩工艺不能很好的适应矿井原煤的变化,浓缩后澄清水浓度过高,无法达到重介选煤一级洗水≤0.5g/L的要求,无法正常脱介;加药量消耗过大,一旦加药控制不当,造成煤泥沉降过快或过慢,导致循环水无法复用,浓缩机压耙无法启动等生产事故。另外,传统的煤泥水浓缩工艺无法进行煤泥水粒度监测,存在煤泥水跑粗沉降过快,浓缩的煤泥短时间积聚过多,超过压滤机的处理能力,导致选煤厂停产问题。因此,煤泥水处理系统一旦出现问题,极大的影响着选煤厂的生产管理,造成选煤厂的运行成本的增高,进而使企业经济效益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对现有浓缩工艺进行改进,尽可能稳定进入浓缩系统中的煤泥水各工艺参数,减少煤泥水处理系统对经济和环保带来的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动力煤选煤厂煤泥水预处理系统。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动力煤选煤厂煤泥水预处理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高效的动力煤选煤厂煤泥水预处理系统,其包括煤泥水预处理单元、煤泥水pH值调节单元、煤泥水浓度调节单元和煤泥水粒度监测及报警单元;
[0006]所述煤泥水预处理单元包括预处理桶,所述预处理桶的下方与进料管联通,所述预处理桶的内部上方设有溢流堰,与所述溢流堰相对的所述预处理桶的桶壁与溢流水管联通,所述溢流水管的管壁上设有加药口,所述预处理桶的下方设有放料口;其还包括有pH值调节进料管和浓度调节进水管,所述pH值调节进料管的出口端和所述浓度调节进水管的出口端均与所述进料管联通;
[0007]所述煤泥水pH值调节单元的pH值调节阀设于所述pH值调节进料管上,所述煤泥水pH值调节单元的pH监测仪设于所述溢流水管上;
[0008]所述煤泥水浓度调节单元的浓度调节阀设于所述浓度调节进水管上,所述煤泥水
浓度调节单元的浓度监测仪设于所述溢流水管上;
[0009]所述煤泥水粒度监测及报警单元的粒度监测仪设于所述进料管上。
[0010]优选的,所述进料管的出口端延伸至所述预处理桶的内部,且所述进料管的出口端为向下的斜切口,便于稳定入料。
[0011]优选的,煤泥水处理系统的浓缩池溢流水出口与所述pH值调节进料管的进口端和所述浓度调节进水管的进口端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煤泥水pH值调节单元包括所述pH值调节阀、所述pH监测仪和pH值调节控制器,所述pH监测仪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pH值调节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pH值调节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pH值调节阀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煤泥水浓度调节单元包括所述浓度调节阀、所述浓度监测仪和浓度调节控制器,所述浓度监测仪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浓度调节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浓度调节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浓度调节阀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煤泥水粒度监测及报警单元包括粒度监测仪、粒度报警控制器和报警器,所述粒度监测仪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粒度报警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粒度报警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报警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高效的动力煤选煤厂煤泥水预处理方法,煤泥水由进料管送入预处理桶,经预处理桶缓冲混合后,经溢流水管送至煤泥水处理系统的浓缩池进行后续处理;由煤泥水pH值调节单元和煤泥水浓度调节单元调节预处理桶出水的浓度和pH值,由煤泥水粒度监测及报警单元监测预处理桶出水的煤泥水粒度;具体处理方法为:
[0016]pH监测仪将监测到的煤泥水pH监测值传输至pH值调节控制器,pH值调节控制器通过pH监测值与pH设定值对比,如pH监测值高于pH设定值的上限值,则pH值调节控制器发出指令调整pH值调节阀增大开度,增加补水量;如pH监测值低于pH设定值的下限值,则pH值调节控制器发出指令调整pH值调节阀减小开度,减少补水量;如pH监测值位于pH设定值的上限值与下限值之间,pH值调节阀保持原开度不变;
[0017]浓度监测仪将监测到的煤泥水浓度监测值传输至浓度调节控制器,浓度调节控制器通过浓度监测值与浓度设定值对比,如浓度监测值高于浓度设定值的上限值,则浓度调节控制器发出指令调整浓度调节阀增大开度,增加补水量;如浓度监测值低于浓度设定值的上限值,浓度调节阀保持原开度不变;
[0018]粒度监测仪将检测到的粒度监测值传输给粒度报警控制器,粒度报警控制器通过将粒度监测值与粒度设定值对比后,如粒度监测值超出粒度设定值,则控制报警器报警。
[0019]优选的,所述pH设定值为6-8。
[0020]优选的,所述浓度设定值为不大于60g/L。
[0021]优选的,粒度设定值为0.25mm。
[002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确定煤泥水沉降的最优入料浓度及pH值,并通过本专利技术煤泥水预处理系统,将进入浓缩池的煤泥水浓度及pH值稳定在最优参数,保证药剂以最低添加量加入到浓缩池中,降低药剂成本,降低生产事故率;同时实现自动连续调节,保证浓缩后澄清水浓度能够达到重介选煤一级洗水的要求,减少煤泥水排放量,同时节省重介选煤一级洗水对新鲜水的消耗量。2、粒度监测及报警系统可在线监测煤泥水中粒度情况,发
现粒度超过0.25mm,及时报警,可避免煤泥水跑粗沉降过快,降低生产事故率。3、本专利技术用煤泥水处理系统的浓缩池溢流水作为调节煤泥水浓度和pH值的补水,无需消耗新鲜水,处理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一种高效的动力煤选煤厂煤泥水预处理系统示意图。
[0024]图2为煤泥水浓度与加药量关系图。
[0025]图3为pH值与煤泥沉降时间关系图。
[0026]煤泥水预处理单元1,预处理桶1-1,进料管1-2,放料口1-3,溢流堰1-4,溢流水管1-5,加药口1-6,pH值调节进料管1-7,浓度调节进水管1-8,煤泥水pH值调节单元2,pH值调节阀2-1,pH监测仪2-2,pH值调节控制器2-3,煤泥水浓度调节单元3,浓度调节阀3-1,浓度监测仪3-2,浓度调节控制器3-3,煤泥水粒度监测及报警单元4,粒度监测仪4-1,粒度报警控制器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动力煤选煤厂煤泥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煤泥水预处理单元、煤泥水pH值调节单元、煤泥水浓度调节单元和煤泥水粒度监测及报警单元;所述煤泥水预处理单元包括预处理桶,所述预处理桶的下方与进料管联通,所述预处理桶的内部上方设有溢流堰,与所述溢流堰相对的所述预处理桶的桶壁与溢流水管联通,所述溢流水管的管壁上设有加药口,所述预处理桶的下方设有放料口;其还包括有pH值调节进料管和浓度调节进水管,所述pH值调节进料管的出口端和所述浓度调节进水管的出口端均与所述进料管联通;所述煤泥水pH值调节单元的pH值调节阀设于所述pH值调节进料管上,所述煤泥水pH值调节单元的pH监测仪设于所述溢流水管上;所述煤泥水浓度调节单元的浓度调节阀设于所述浓度调节进水管上,所述煤泥水浓度调节单元的浓度监测仪设于所述溢流水管上;所述煤泥水粒度监测及报警单元的粒度监测仪设于所述进料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动力煤选煤厂煤泥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的出口端延伸至所述预处理桶的内部,且所述进料管的出口端为向下的斜切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动力煤选煤厂煤泥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煤泥水处理系统的浓缩池溢流水出口与所述pH值调节进料管的进口端和所述浓度调节进水管的进口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动力煤选煤厂煤泥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泥水pH值调节单元包括所述pH值调节阀、所述pH监测仪和pH值调节控制器,所述pH监测仪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pH值调节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pH值调节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pH值调节阀的信号输入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动力煤选煤厂煤泥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泥水浓度调节单元包括所述浓度调节阀、所述浓度监测仪和浓度调节控制器,所述浓度监测仪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浓度调节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浓度调节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浓度调节阀的信号输入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振平郝金刚王维利仲兆武冯书利王升郭巨栓白章魏涛王学斌李作喜雷航高廷梁文辉张永飞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中钰泰德煤炭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