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电磁加热炉石墨坩埚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8977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19
一种卧式电磁加热炉石墨坩埚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卧式支撑有炉体,在炉体内有电磁加热圈,电磁加热圈内设有硬质绝缘层,硬质绝缘层内又设有保温层,保温层内安装有石墨坩埚;所述的石墨坩埚下面设置有复合支撑装置,石墨坩埚通过复合支撑装置支撑在硬质绝缘层上,使得石墨坩埚与绝缘层形成硬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复合结构支撑杆来支撑石墨坩埚,使得石墨坩埚在炉内形成硬支撑结构,且又能有效避免形成电磁回路,并通过多个细小石墨芯棒形成隔热支撑段有效减少了复合结构支撑杆自身发热和传热。撑杆自身发热和传热。撑杆自身发热和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电磁加热炉石墨坩埚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炉的支撑装置,尤其是一种卧式电磁加热炉石墨坩埚支撑装置,主要用于各种带有石墨坩埚作为内胆的电磁加热炉,属于电磁加热炉及其部件制作


技术介绍

[0002]电磁感应加热炉是加热炉的一种,电磁感应加热炉主要是通过电磁加热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当将石墨坩埚放置保温层中间时,容器表面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石墨坩埚内部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石墨坩埚的载流子高速无规则运动,载流子与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物品的效果。由于该种加热方式具有高效,电磁加热因线圈本身基本不会产生热量,寿命长,安全可靠,高效节能,准确控温,绝缘性好,改善工作环境等特点,其用途越来越广。
[0003]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不让被加热物体的热量散发,在电磁加热炉中对于石墨坩埚都会采用外包保温层来将石墨坩埚包围起来,以防炉内的热量向炉外扩散;可是对于卧式电磁加热炉,如果将石墨坩埚放置在保温层中间,当石墨坩埚被加热时里面装载产品时包裹在外的保温层就会出现石墨坩埚下沉,这种石墨坩埚的下沉会导致石墨坩埚的不平,以致整个炉子的密封性、温度均匀性,以及保温性能都会受影响,因此如何解决卧式电磁加热炉石墨坩埚下沉的问题成了急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0004]通过专利检索,没有发现与本专利相同的专利文献公开,与本专利相关的对比文件有以下几个:
[0005]1、申请号为“CN201620963376.7”,名称为“卧式石墨化炉”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卧式石墨化炉,包括内炉体、加热机构和外炉体,所述内炉体由内至外包括反应室、坩埚和保温层,所述内炉体和所述加热机构设置在所述外炉体内部,所述外炉体包括炉体外壳和炉盖,所述炉盖设置在所述炉体外壳两端,所述坩埚设置在所述保温层的内壁中,所述保温层包括硬质碳毡保温层和软质碳毡保温层,所述硬质碳毡保温层的底盘支撑着所述坩埚,所述内炉体两端设有保温门。
[0006]2、申请号为“CN201620963356.X”,名称为“一种卧式方形高温石墨化炉”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卧式方形高温石墨化炉,包括炉体、炉盖、和真空泵,所述真空泵通过真空管道与炉体连接,所述炉体下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底座。所述炉盖通过开盖装置与炉体连接,所述炉体内设有与炉体固定连接的内支撑平台,内支撑平台上设有方形感应线圈,方形感应线圈的两端延伸至炉体外,方形感应线圈的内部设有方形石墨坩埚和石墨支撑杯,方形石墨坩埚支撑在石墨支撑杯上。
[0007]3、申请号为“CN201821096065.0”,名称为“一种石墨生产用卧式艾奇逊石墨化炉”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石墨生产用卧式艾奇逊石墨化炉,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电动推杆,且两个电动推杆的顶端均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通孔内
壁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表面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左侧面卡接有螺纹帽。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运料箱,所述运料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装置,所述活动装置位于第二连接块的右侧,且活动装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运料箱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出料管道,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石墨化炉本体,且石墨化炉本体位于电动推杆的右侧,所述石墨化炉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出料管道的位置相对应。
[0008]上述这些专利都涉及到电磁加热炉,也谈到了支撑装置,但是这些支撑装置都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对于采用石墨碳毡对石墨坩埚进行保温的情况下,如何合理的支撑,尚未提出理想的解决石墨坩埚的下沉问题,因为支撑并非简单的支撑即可,在考虑支撑装置时,既需要保证支撑,还需要保证与底部的绝缘,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避免热通过支撑装置传到炉外,这些上述专利都缺乏系统的考虑,因此提出一种石墨坩埚支撑装置在本
内具有重大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卧式电磁感应加热炉内部石墨坩埚缺乏有效支撑,导致石墨坩埚在加热过程中容易出现下沉的不足,提出一种卧式电磁感应加热炉内部石墨坩埚支撑装置,该装置能有效防止卧式电磁感应加热炉内部石墨坩埚在加热过程中下沉。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1]一种卧式电磁加热炉石墨坩埚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卧式支撑有炉体,在炉体内有电磁加热圈,电磁加热圈内设有硬质绝缘层,硬质绝缘层内又设有保温层,保温层内安装有石墨坩埚;所述的石墨坩埚下面设置有复合支撑装置,石墨坩埚通过复合支撑装置支撑在硬质绝缘层上,使得石墨坩埚与绝缘层形成硬支撑结构。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复合支撑装置为多节不同结构和材料构成的分段支撑杆组合形成复合支撑杆,复合支撑杆整体穿过保温层,上部顶着石墨坩埚,下部座在硬质绝缘层上,整体包裹在保温层中。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复合支撑杆分为二段或三段,其中,至少包括一段隔热支撑段和绝缘支撑段;所述的隔热支撑段为硬性材料制作成的多根细小支撑芯杆组合形成的隔热支撑;所述的绝缘支撑段为采用硬质绝缘材料制作的绝缘支撑杆。所述的硬性材料包括碳碳材料、石墨材料、碳化硅材料、陶瓷材料,以及不导磁的金属材料。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复合支撑杆分为三段,一段为直接与石墨坩埚接触的石墨支撑段,第二段为硬性材料与保温隔热材料混合制作的的隔热支撑段,第三段为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支撑段,通过三段支撑组合形成复合支撑装置,以保障支撑的稳定性,同时又防止热通过支撑装置外扩散。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复合支撑杆的数量为4个以上,均布在石墨坩埚的底部下面,插在保温层中,使得石墨坩埚能平稳放置在复合支撑杆上,防止石墨坩埚加热时下沉。
[0016]进一步地,所述的石墨支撑段为石墨制成的硬质支撑块;石墨支撑块支撑在石墨坩埚下面,石墨支撑段的长度为整个复合支撑装置的1/5-1/4的长度。
[0017]进一步地,所述的隔热支撑段设置在石墨支撑段与绝缘支撑段之间,为硬性材料
制作成的多根细小支撑芯杆组合形成的组合隔热支撑杆;组合隔热支撑杆既能有效支撑石墨坩埚又能有效减少炉内热发散的复合结构支撑杆;隔热支撑段为整个复合支撑装置的1/2-3/4的长度。
[0018]进一步地,所述的多根细小支撑芯杆是包裹在硬毡套中;在硬毡套中有多个均布的安装细小石墨芯棒的穿孔,孔内插有多根细小支撑芯杆;带有多根细小支撑芯杆的硬毡套与多根细小支撑芯杆组合形成隔热支撑段,再将隔热支撑段插入在保温层中。
[0019]进一步地,所述的多根细小支撑芯杆是直接包裹在保温层中,形成隔热支撑段;在保温层的底部有多个均布的安装多根细小支撑芯杆的穿孔,每一个穿孔内插有一根细小支撑芯杆,通过保温层中的多根细小支撑芯杆形成隔热支撑段。
[0020]进一步地,所述的绝缘支撑段为氧化锆制作的绝缘杆,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电磁加热炉石墨坩埚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卧式支撑有炉体,在炉体内有电磁加热圈,电磁加热圈内设有硬质绝缘层,硬质绝缘层内又设有保温层,保温层内安装有石墨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坩埚下面设置有复合支撑装置,石墨坩埚通过复合支撑装置支撑在硬质绝缘层上,使得石墨坩埚与绝缘层形成硬支撑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电磁加热炉石墨坩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支撑装置为多节不同结构和材料构成的分段支撑杆组合形成复合支撑杆,复合支撑杆整体穿过保温层,上部顶着石墨坩埚,下部座在硬质绝缘层上,整体包裹在保温层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电磁加热炉石墨坩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支撑杆分为二段或三段,其中,至少包括一段隔热支撑段和绝缘支撑段;所述的隔热支撑段为硬性材料制作成的多根细小支撑芯杆组合形成的隔热支撑;所述的绝缘支撑段为采用硬质绝缘材料制作的绝缘支撑杆;所述的硬性材料包括碳碳材料、石墨材料、碳化硅材料、陶瓷材料,以及不导磁的金属材料。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电磁加热炉石墨坩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支撑杆的数量为4个以上,均布在石墨坩埚的底部下面,插在保温层中,使得石墨坩埚能平稳放置在复合支撑杆上,防止石墨坩埚加热时下沉。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电磁加热炉石墨坩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支撑杆分为三段,一段为直接与石墨坩埚接触的石墨支撑段,第二段为硬性材料与保温隔热材料混合制作的隔热支撑段,第三段为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支撑段,通过三段支撑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超斌成友为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诺天电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