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碳粉的制造设备及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90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碳粉的制造设备及工艺,包括电机驱动的推进器,连接的进料斗,安装在筒体上的齿圈,与筒体尾端连接的气固分离器,以及燃烧喷嘴,其特征是:旋风分离器上部的分离器管连接到裂解炉的燃烧室,在裂解炉的顶部安装有c防爆口、安装有助燃风管及相连接的助燃风机、可燃气进入管及相连接的可燃气引风机;裂解气管一端连接气固分离器的上部,另一端连接到可燃气引风机的入口,高温送气管上端从燃烧室引出,下端接到加热风机入口,高温裂解气再经在经过燃气管、筒体加热喷嘴进入带保温壳的炉膛内;在炉膛上面安装一个调节风机,用它控制筒体内的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体现在:节能优势明显和克服已有技术存在废液排放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碳粉的制造设备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秸秆碳粉的制造设备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利用秸秆作原料制造碳粉的设备及工艺中,其一是:采用天然气或液化气燃料,给筒体内的秸秆加热,使其在无氧环境下碳化,最终得到碳粉;其二是:秸秆在碳化过程中,除产生可燃气被作为燃料利用外,还有焦油、焦脂作为液体废弃物要排放。这就出现两个问题,一个是能源没有被充分地利用,能耗自然会更高,另一个问题是焦油、焦脂作为废弃物又极难处理,存放占用资源还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的两点不足,提供一种碳粉的制造设备及工艺。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包括电机驱动的推进器,连接的进料斗,安装在筒体上的齿圈,与筒体尾端连接的气固分离器,以及燃烧喷嘴,其特征是:旋风分离器25上部的分离器管26连接到裂解炉20的燃烧室33,在裂解炉20的顶部安装有c防爆口31、安装有助燃风管29及相连接的助燃风机30、可燃气进入管27及相连接的可燃气引风机28;裂解气管21一端连接气固分离器22的上部,另一端连接到可燃气引风机28的入口,高温送气管24上端从燃烧室33引出,下端接到加热风机18入口,高温裂解气再经在经过燃气管15、加热喷嘴13进入带保温壳16的炉膛内;在炉膛上面安装一个调节风机10,用它控制筒体8内的温度。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用于所述的一种秸秆碳粉的制造设备的制造工艺,其特征是:所选用碳化炉的直径为1.2-1.8米,直径与筒体8长度比1∶10,筒体8转速为21-35转/分钟;筒体8的碳化温度最低控制550℃,碳化阶段温度最高控制在1100℃,压力控制在1.1
--
1.2大气压。
[0006]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节能优势明显。它是把秸秆气化产生的可燃气作为主要燃料,为秸秆高温碳化提供热能。另外是将废弃物的焦油、焦脂在裂解炉中二次气化成气态可燃物参与燃烧、转换成热能,做到节能和环保的综合解决。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原理图。
[0008]对附图标记的说明:1.电机,2.推进器,3.进料斗,4.减速器,5.预热段加热喷嘴,6.筒体减速箱,7.a防爆孔,8.筒体,9.齿圈,10.调节风机,11.观察孔,12.观察孔总成,13.筒体加热喷嘴,14.b防爆孔,15.燃气管,16.保温壳,17.出粉阀,18.加热风机,19.分离阀,20.裂解炉,21.裂解进气管,22.气固分离器,23.尾气管,24.高温送气管,25.旋风分离器,26.分离器管,27.可燃气进气管,28.可燃气引风机,29.助燃风管,30.助燃风机,31.c防爆孔,32.基座,33.燃烧室。
[0009]在图1中,从进料到碳粉分离这段工艺所用的设备,选用了现有设备,包括a防爆孔
7、b防爆孔14、c防爆孔31、说明书中各型风机、阀门、筒体加热喷嘴13、气固分离器22、旋风分离器25,这里不再过多说明,从气固分离器22以后的工艺流程,和制造的工艺涉及本专利技术的新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1]在如图1所示一个实施例中,电机1经过减速器4驱动推进器2在料斗3底部旋转,将秸秆颗粒向秸秆碳化用的筒体8内输送,筒体8的入口安装有闭风进料器,防止氧气随秸秆颗粒进入筒体8引起爆燃和氧化。筒体8前后段分别安装有齿圈9,筒体减速箱6中的动力输出齿轮驱动齿圈9转动,带动筒体8旋转,在筒体8中段的外面安装有固定式的保温壳16,筒体8在保温壳16内旋转并被加热,多个筒体加热喷嘴13将高温气体喷入筒体8和保温壳16间的炉膛内。在筒体8的尾端连接一个气固分离器22,利用它把碳粉和可燃气分离,碳粉经过冷却后,从出粉阀17送出装袋。以上技术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设备也是选用现有型号。
[0011]气固分离器22连接到筒体8的尾端,旋风分离器25上部的分离器管26连接到裂解炉20的燃烧室33,尾气管23与气固分离器22上部连接,在裂解炉20的顶部安装有c防爆口31、安装有助燃风管29及相连接的助燃风机30、可燃气进入管27及相连接的可燃气引风机28,裂解气管21一端连接气固分离器22的上部,另一端连接到可燃气引风机28的入口,高温送气管24上端从燃烧室33引出,下端接到加热风机18入口,高温裂解气再经过燃气管15、筒体加热喷嘴13进入带保温壳16的炉膛内,在筒体8上面安装一个调节风机,用它控制筒体8内的温度,以上高温管线都带有保温管壳,以减少热能损耗。
[0012]其中热能的转化和传递是这样的:开始阶段,需要使用外来燃料天然气,经共用的燃气管15、预热段加热喷头5、筒体加热喷嘴13对筒体8加热,待温度接近550℃时,逐步减少天然气供给量,到1100℃时,关掉天然气。筒体8内的秸秆遇热分解出的高温混合可燃气,大部分由可燃气引风机28经可燃气进入管27送入裂解炉20的燃烧室33中充分燃烧,产生高温烟气。另一路燃料是来自旋风分离器25冷凝析出焦油、焦脂经过分离器管26补入燃烧室33后,被气化、燃烧。燃烧室33内的炽热烟气再经高温送气管24、加热风机18、燃气管15、筒体加热喷嘴13、预热段加热喷头5对筒体8进行加热。
[0013]对现有的制造工艺进行了优化:所选用碳化炉的直径为1.2-1.8米,直径与筒体8长度比1∶10,筒体8转速为21-35转/分钟;本实施例直径为1.5米、筒体长度15米,筒体8转速为25转/分钟,筒体8的初始温度控制550℃,碳化阶段温度控制在1100℃,压力控制在1.1
--
1.2大气压,当超压时,开大裂解管21下面的阀门,调控压力在控制参数范围内。当超温时,启动调节风机10排出部分炉膛内的热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碳粉的制造设备,包括电机驱动的推进器,连接的进料斗,安装在筒体上的齿圈,与筒体尾端连接的气固分离器,以及燃烧喷嘴,其特征是:旋风分离器(25)上部的分离器管(26)连接到裂解炉(20)的燃烧室(33),在裂解炉(20)的顶部安装有c防爆口(31)、安装有助燃风管(29)及相连接的助燃风机(30)、可燃气进入管(27)及相连接的可燃气引风机(28);裂解气管(21)一端连接气固分离器(22)的上部,另一端连接到可燃气引风机(28)的入口,高温送气管(24)上端从燃烧室(33)引出,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美瑶
申请(专利权)人:肇东市圣通秸秆碳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