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联电机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632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串联电机的连接结构,所包括若干个串联的电机单元,所述电机单元包括壳体和输出轴,相邻的电机单元的输出轴相对一端设有配合的径向同步结构,相邻的电机单元的壳体相对侧设有配合的轴向锁紧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多个电机单元,可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改变输出件上串联的电机单元的数量,适应各种使用环境及需求;若干个电机单元可共同输出,也可以单个输出,根据负载情况切换成单电机或双电机或多电机模式,更加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串联电机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向磁通电机的模块化设计,尤其是涉及一种串联电机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轴向磁通电机本身特性,在需求较大的输出功率及输出扭矩时,需要加大电机径向尺寸,这会使得电机的盘面面积大幅增大。一味地增加径向尺寸会增加安装面积、降低结构强度,提高开模成本。所以在需要大功率盘式电动机的场景下,单电机方案就有其局限性。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便于安装且稳定性好的双电机的连接装置”,其公告号CN108365702A,包括一底板,所述的底板底端一侧设置有一第一电机,且所述的第一电机一侧设置有一第二电机,所述的第一电机和所述的第二电机的顶端均位于底板上,且所述的底板的顶端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柱,且所述的底板上一侧的连接柱的顶端位于一第一连接板的底端,所述的底板上另一侧的连接柱的顶端位于第二连接板的底端,且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上对称连接有两弹簧,所述的弹簧的顶端设置有一固定板。此双电机的连接装置上,各零件之间相互独立,在使用过程中,两者之间无直接连接联系,无法达到增大功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单电机功率较小,且在使用过程中的局限性较大问题,提供一种串联电机的连接结构,采用输出轴之间的连接,实现两个或多个电机前后串联的方式作用在输出轴上,增大电机的驱动功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串联电机的连接结构,所包括若干个串联的电机单元,所述电机单元包括壳体和输出轴,相邻的电机单元的输出轴相对一端设有配合的径向同步结构,相邻的电机单元的壳体相对侧设有配合的轴向锁紧结构。串联电机的连接结构包括若干个串联的电机单元,其中电机单元包括壳体和输出轴,相邻的电机单元的输出轴相对的一端设置有配合的径向同步结构,且相邻电机单元的壳体相对侧设置有轴向锁紧结构。利用轴向同步结构,实现两个相邻电机之间的传动效果。利用轴向锁紧结构实现两个相邻电机之间的连接。采用多个串联的电机单元增加串联电机的驱动功率。作为优选,所述径向同步结构包括位于输出轴上的内花键或外花键,内花键和外花键分别位于相邻的电机单元的输出轴相对端。输出轴上设置有内花键或外花键,且内花键与外花键分别位于相邻的电机单元的输出轴相对端,在安装过程中,两个相邻电机单元上的内花键与外花键之间的配合实现两个相邻电机单元之间的传动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形状配合的凹止口和凸止口。在安装过程中,通过电机单元上形状配合的凹止口和凸止口配合,实现电机单元与电机单元之间的的预安装,提高电机单元的对中安装效率,提高了串联电机的安装效果以及在安装过程中的准确性。作为优选,所述凸止口、凹止口与输出轴同轴线设置,凸止口的形状为圆环形,凹止口的形状为圆孔形。凸止口、凹止口与输出轴的轴向位置相同,确保在安装过程中,凸止口与凹止口之间完成配合后,两个电机单元上的输出轴也实现配合,实现电机单元与电机单元之间的快速配合。同时,凸止口为圆环形,凹止口为圆孔型,利用圆环型与圆孔型的配合实现凸止口与凹止口之间的配合。作为优选,所述轴向锁紧结构包括分别位于壳体侧面的安装法兰,相邻的电机单元的相对侧的安装法兰通过锁紧螺栓连接。在壳体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法兰,且在壳体的安装法兰上设置有连接孔。利用安装法兰与连接孔实现两个壳体之间的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电机单元设有两个,其中一个电机单元的输出轴的一端设有内花键,另一个电机单元的输出轴的一端设有外花键,内花键和外花键插接配合,壳体两侧均设有定位销孔。电机上设置有两个电机单元,其中给一个电机单元的输出轴一端设置有内花键,另一个电机单元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外花键,内花键与外花键插接配合,实现两个电机单元之间的传动效果。在壳体上设置有定位轴销孔,利用定位轴销孔实现两个电机单元之间的定位安装;两个电机单元可以同时输出动力,也可以单独输出动力,根据负载情况切换成单电机或双电机模式,更加节能环保。作为优选,两根所述输出轴的相对端设有配合的定位孔。定位孔平行输出轴轴线设置,定位孔为销孔,内部可插设定位销,方便两根输出轴的相位角定位。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与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内的转子与输出轴固定连接,转子在电机内转动,转子的转动带动了输出轴的转动,实现将电机的动能传出。作为优选,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转子的安装环。在输出轴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转子的安装环,利用安装环实现电机与输出轴之间的连接。利用安装环与电机相连,电机可带动输出轴转动。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设置多个电机单元,可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改变输出件上串联的电机单元的数量,适应各种使用环境及需求;(2)径向同步结构包括内花键和外花键,利用内花键与外花键的配合,实现两个或多个电机单元之间的传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串联电机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左侧电机单元的输出轴剖视图。图3是图1中右侧电机单元的输出轴剖视图。图4是图1中左侧电机单元的输出轴装配转子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串联电机侧视图。图中:1、输出件2、电机单元3、壳体31、转子32、轴向锁紧结构321、安装法兰322、连接孔33、定位销孔34、凸止口35、凹止口4、输出轴4’、第一输出轴4’’、第二输出轴41、径向同步结构42、外花键43、内花键44、安装环45、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到5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串联壳体包括输出件1,其中,输出件1由若干个电机单元2组成。每个电机单元2都包括壳体3和输出轴4,输出轴4固定于壳体3上,利用输出轴4可将壳体3内的能量传递出来。在相邻的电机单元2的输出轴4上设置有径向同步结构41,其中,径向同步结构41包括外花键42和内花键43。在安装过程中,相邻的两个电机单元2的输出轴4上分别设置有外花键42和内花键43,利用外花键42和内花键43的配合实现两根输出轴4之间的传动连接。在壳体3上设置有凹止口35和凸止口34,凹止口35与凸止口34分别设置于壳体3两侧,同时凹止口35与凸止口34形状相配合。在安装过程中,利用凹止口35与凸止口34相配合,实现两个相邻电机之间的安装,提高电机单元2之间的对中安装效率。同时,凹止口35为圆孔型,凸止口34为圆环形,且凹止口35、凸止口34与输出轴4同轴线设置。图1中,两个相邻电机单元2上的输出轴配合分别设置有径向同步结构41,左侧电机单元2的输出轴的右端上设置有内花键43,右侧电机单元2的输出轴的左端上设置有外花键42,内花键43与外花键42插接配合,实现两个相邻电机单元2之间的连接。左侧电机单元2的输出轴的左端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计,例如可以设计为外花键用于连接另外的电机单元。在输出轴4上还设置有安装环44,在安装环44上设置有通孔,利用通孔可与壳体3上的转子31相连接。转子31在壳体3内发生转动,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串联电机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包括若干个串联的电机单元(2),所述电机单元(2)包括壳体(3)和输出轴(4),相邻的电机单元(2)的输出轴相对一端设有配合的径向同步结构(41),相邻的电机单元(2)的壳体(3)相对侧设有配合的轴向锁紧结构(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联电机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包括若干个串联的电机单元(2),所述电机单元(2)包括壳体(3)和输出轴(4),相邻的电机单元(2)的输出轴相对一端设有配合的径向同步结构(41),相邻的电机单元(2)的壳体(3)相对侧设有配合的轴向锁紧结构(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联电机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径向同步结构(41)包括位于输出轴上的内花键(43)或外花键(42),内花键(43)和外花键(42)分别位于相邻的电机单元(2)的输出轴(4)相对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串联电机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壳体(3)的两侧分别设有形状配合的凹止口(35)和凸止口(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串联电机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凸止口(34)、凹止口(35)与输出轴(4)同轴线设置;凸止口(34)的形状为圆环形,凹止口(35)的形状为圆孔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鹏张国强陈栋刘福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豪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