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环着色装置及色环光纤及采用该色环光纤的光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839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线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色环着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定位盖、着色模具、传动装置和安装座;所述定位盖由定位盖主体和定位部件构成;所述着色模具由着色模具主体、着色部件和弹簧构成;所述传动部件由从动齿轮和传动部件底座构成,从动齿轮内部形成齿轮内腔,齿轮内腔具有至少三个第一拐点和第二拐点;所述安装座由安装着主体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光纤着色过程中,油墨用量过大,生产成本高,且同一松套管内可被区分的光纤数量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着多种颜色的色环,色环间距可调节,节省油墨,成本低,纤芯密度大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揭示了使用该装置生产的色环光纤和具有色环光纤的光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色环着色装置及色环光纤及采用该色环光纤的光缆
本技术属于线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色环着色装置及色环光纤及采用该色环光纤的光缆。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4G的不断发展和5G网络的部署,国家通信网络建设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对光纤需求进一步提升,但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各企业不断的想方法压缩成本,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光纤着色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对处于同一松套管内的光纤加以区分,并不能对光纤提供额外的保护,现有技术中,对光纤的着色一般采用光整根光纤着色,这种着色方式对油墨的消耗比较大;或在光纤上喷上单色环,这种方式着色的光纤放在同一根松套管内可被区分的光纤数量有限,且喷涂油墨对油墨的浪费比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揭示一种色环着色装置及色环光纤及采用该色环光纤的光缆,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色环着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定位盖、着色模具、传动部件和安装座,着色模具位于定位盖下方、安装座位于着色模具下方、传动部件套于着色模具外;所述定位盖由定位盖主体和固设于定位盖主体上的定位部件构成,定位部件内设有定位孔,定位部件周围的定位盖主体上还形成多个第一螺孔,第一螺孔内设有螺钉;所述着色模具由着色模具主体、着色部件和弹簧构成,其中所述着色模具主体上形成一个活动腔,活动腔外边缘形成三个活动滑槽,每个活动滑槽对应的着色模具主体侧壁还形成一个活动孔,连通活动滑槽;所述着色模具主体上表面还形成多个与第一螺孔对应的第二螺孔,着色模具主体下方还设有着色模具底座,所述活动腔底部的着色模具主体上还形成上下穿透着色模具主体及着色模具底座的第一通孔;所述着色部件由着色部件主体和位于着色部件主体右侧的活动杆构成,所述着色部件主体内形成储油腔,储油腔上部设有顶盖,着色部件主体左侧壁呈弧形,着色部件主体左侧壁上还形成多个出油孔,着色部件主体左侧还设有着色刷头,所述着色刷头柔软且可吸附油墨;所述弹簧套于活动杆外,一端固定在活动滑槽侧壁,另一端固定在着色部件主体侧壁,活动杆穿过活动孔,所述着色模具底座外形成外螺纹;所述传动部件由从动齿轮和位于从动齿轮下方的传动部件底座构成,从动齿轮内部形成一个上下通透的齿轮内腔,所述齿轮内腔具有至少三个第一拐点和至少三个第二拐点,第一拐点距离齿轮内腔中心的距离大于第二拐点距离齿轮内腔中心的距离,相邻第一拐点内至少具有一个第二拐点,传动部件底座内部形成一个模具容腔,模具容腔底部的传动部件底座壁体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大于着色模具底座的外径且小于着色模具主体的外径;所述安装座由安装着主体构成,安装着主体上部向内形成安装座内腔,安装座内腔底部的安装座主体内还形成上下通透的第三通孔,安装座主体侧壁还形成一个安装孔,用于固定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腔侧壁形成与着色模具底座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安装座顶部与着色模具底座底部形成空隙,宽度大于传动部件底座底部壁体厚度;当所有着色刷头的弧度之和为360°,且半径相同,所有活动杆顶端位于第二拐点时,多个着色刷头可形成封闭的圆环;当所有着色刷头的弧度之和小于360°,且半径相同,所有活动杆顶端位于第二拐点时,多个着色刷头可形成不封闭的圆环。上述所述的一种色环着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着色部件主体顶盖上设有补油管,补油管的顶端与补油孔相连,可不停机随时补油。上述所述的一种色环着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部件内的定位孔内径大于光纤外径,定位部件内的定位孔内径小于等于第一通孔的内径,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小于等于第三通孔的内径,所述定位部件内的定位孔、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位于同一轴线上。上述所述的一种色环着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部件内的定位孔内径范围是:(光纤外径,光纤外径+0.1mm],使光纤能顺利穿过定位孔,且减少定位孔内光纤的跳动幅度。上述所述的一种色环着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座顶部与着色模具底座底部形成空隙宽度范围是:(传动部件底座底部壁体厚度,传动部件底座底部壁体厚度+0.1mm],此宽度范围既可以确保传动部件安装方便,又可以使传动部件在着色装置工作时不会上下跳动,影响着色效果。上述所述的种色环着色装置,可在不同的储油腔223内加入不同颜色的油墨,使色环具有更多颜色可选择,增加同一根松套管内可区分的光纤数量,进而增加松套管内的光纤密度。安装及工作时,将安装座固定在着色机上,通过安装孔固定,将着色模具底座穿过第二通孔,放置于安装座内腔内,并旋紧,此时传动部件可绕着色模具底座的轴转动;在储油腔装入油墨,打开着色机的开关,使主动齿轮带动传动部件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孔绕轴转动,所有活动杆顶端由于从动齿轮孔不是圆形而使着色部件主体在活动滑槽内滑动,当所有活动杆顶端位于第二拐点时,着色刷头可在光纤表面着上油墨,当所有活动杆顶端离开第二拐点,着色刷头脱离光纤表面,随着光纤不断通过本装置及从动齿轮的转动,光纤表面被着上一个个色环;还可以通过调节调节从动齿轮的转速和光纤的放线速度调节色环的间距。一种色环光纤,具有光纤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主体外还设有由上述所述的色环着色装置制造的封闭或不封闭的色环,可减少着色油墨的用量,节省成本。上述所述的一种色环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主体是G.652D光纤、或G.657a1光纤、或G.657a2光纤或G.655C光纤。一种具有色环光纤的光缆,具有加强件、位于加强件周围的松套管,包覆于松套管外的保护层和挤塑于保护层外的外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套管内设有至少一根上述所述的色环光纤,可使光缆中光纤的容量更大。一种具有色环光纤的光缆,具有松套管,包覆于松套管外的保护层和挤塑于保护层外的外护层,所述外护层内设有两根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套管内设有两根实施例或实施例所述的色环光纤。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色环光纤的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材料是低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阻燃聚烯烃。当然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色环光纤的光缆,其中所述的加强件不限于两根,只要使光缆拉伸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即可,分散成多根更细的加强件,可以使外护层更薄,光缆外径更细,减小光缆的制造成本,同时使光缆更加柔软,弯曲性能更优。因此,本技术所述的色环着色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着多种颜色的色环,色环间距可调节等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色环光纤及采用盖色环光纤的光缆具有节省油墨,成本低,色环颜色多样,同一根松套管内的光纤纤芯密度大等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定位盖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着色模具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着色模具主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传动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安装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着色模具、传动部件和安装座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着色模具、传动部件和安装座装配主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1着色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色环着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定位盖(1)、着色模具(2)、传动部件(3)和安装座(4),着色模具(2)位于定位盖(1)下方、安装座(4)位于着色模具(2)下方、传动部件(3)套于着色模具(2)外;所述定位盖(1)由定位盖主体(12)和固设于定位盖主体(12)上的定位部件(11)构成,定位部件(11)内设有定位孔,定位部件(11)周围的定位盖主体(12)上还形成多个第一螺孔(14),第一螺孔(14)内设有螺钉(13);所述着色模具(2)由着色模具主体(21)、着色部件(22)和弹簧(23)构成,其中所述着色模具主体(21)上形成一个活动腔(213),活动腔(213)外边缘形成三个活动滑槽(212),每个活动滑槽(212)对应的着色模具主体(21)侧壁还形成一个活动孔(211),连通活动滑槽(212);所述着色模具主体(21)上表面还形成多个与第一螺孔(14)对应的第二螺孔(215),着色模具主体(21)下方还设有着色模具底座(216),所述活动腔(213)底部的着色模具主体(21)上还形成上下穿透着色模具主体(21)及着色模具底座(216)的第一通孔(214);所述着色部件(22)由着色部件主体(224)和位于着色部件主体(224)右侧的活动杆(225)构成,所述着色部件主体(224)内形成储油腔(223),储油腔(223)上部设有顶盖,着色部件主体(224)左侧壁呈弧形,着色部件主体(224)左侧壁上还形成多个出油孔(222),着色部件主体(224)左侧还设有着色刷头(221),所述着色刷头(221)柔软且可吸附油墨;所述弹簧(23)套于活动杆(225)外,一端固定在活动滑槽(212)侧壁,另一端固定在着色部件主体(224)侧壁,活动杆(225)穿过活动孔(211),所述着色模具底座(216)外形成外螺纹;所述传动部件(3)由从动齿轮(31)和位于从动齿轮(31)下方的传动部件底座(35)构成,从动齿轮(31)内部形成一个上下通透的齿轮内腔(32),所述齿轮内腔(32)具有至少三个第一拐点(a)和至少三个第二拐点(b),第一拐点(a)距离齿轮内腔(32)中心的距离大于第二拐点(b)距离齿轮内腔(32)中心的距离,相邻第一拐点(a)内至少具有一个第二拐点(b),传动部件底座(35)内部形成一个模具容腔(33),模具容腔(33)底部的传动部件底座(35)壁体设有第二通孔(34),所述第二通孔(34)的内径大于着色模具底座(216)的外径且小于着色模具主体(21)的外径;所述安装座(4)由安装着主体(41)构成,安装着主体(41)上部向内形成安装座内腔(42),安装座内腔(42)底部的安装座主体(41)内还形成上下通透的第三通孔(43),安装座主体(41)侧壁还形成一个安装孔(44),用于固定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内腔(42)侧壁形成与着色模具底座(216)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安装座(4)顶部与着色模具底座(216)底部形成空隙,宽度大于传动部件底座(35)底部壁体厚度;当所有着色刷头(221)的弧度之和为360°,且半径相同,所有活动杆(225)顶端位于第二拐点(b)时,多个着色刷头(221)可形成封闭的圆环;当所有着色刷头(221)的弧度之和小于360°,且半径相同,所有活动杆(225)顶端位于第二拐点(b)时,多个着色刷头(221)可形成不封闭的圆环。/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02 CN 20192211865641.一种色环着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定位盖(1)、着色模具(2)、传动部件(3)和安装座(4),着色模具(2)位于定位盖(1)下方、安装座(4)位于着色模具(2)下方、传动部件(3)套于着色模具(2)外;所述定位盖(1)由定位盖主体(12)和固设于定位盖主体(12)上的定位部件(11)构成,定位部件(11)内设有定位孔,定位部件(11)周围的定位盖主体(12)上还形成多个第一螺孔(14),第一螺孔(14)内设有螺钉(13);所述着色模具(2)由着色模具主体(21)、着色部件(22)和弹簧(23)构成,其中所述着色模具主体(21)上形成一个活动腔(213),活动腔(213)外边缘形成三个活动滑槽(212),每个活动滑槽(212)对应的着色模具主体(21)侧壁还形成一个活动孔(211),连通活动滑槽(212);所述着色模具主体(21)上表面还形成多个与第一螺孔(14)对应的第二螺孔(215),着色模具主体(21)下方还设有着色模具底座(216),所述活动腔(213)底部的着色模具主体(21)上还形成上下穿透着色模具主体(21)及着色模具底座(216)的第一通孔(214);所述着色部件(22)由着色部件主体(224)和位于着色部件主体(224)右侧的活动杆(225)构成,所述着色部件主体(224)内形成储油腔(223),储油腔(223)上部设有顶盖,着色部件主体(224)左侧壁呈弧形,着色部件主体(224)左侧壁上还形成多个出油孔(222),着色部件主体(224)左侧还设有着色刷头(221),所述着色刷头(221)柔软且可吸附油墨;所述弹簧(23)套于活动杆(225)外,一端固定在活动滑槽(212)侧壁,另一端固定在着色部件主体(224)侧壁,活动杆(225)穿过活动孔(211),所述着色模具底座(216)外形成外螺纹;所述传动部件(3)由从动齿轮(31)和位于从动齿轮(31)下方的传动部件底座(35)构成,从动齿轮(31)内部形成一个上下通透的齿轮内腔(32),所述齿轮内腔(32)具有至少三个第一拐点(a)和至少三个第二拐点(b),第一拐点(a)距离齿轮内腔(32)中心的距离大于第二拐点(b)距离齿轮内腔(32)中心的距离,相邻第一拐点(a)内至少具有一个第二拐点(b),传动部件底座(35)内部形成一个模具容腔(33),模具容腔(33)底部的传动部件底座(35)壁体设有第二通孔(34),所述第二通孔(34)的内径大于着色模具底座(216)的外径且小于着色模具主体(21)的外径;所述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理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高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