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表面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8337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表面检测装置,包括:多组配置为可沿着电缆敷设路径布置的图像采集系统,多个图像采集模块的采集视角叠加之后大于等于360度;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将同一段电缆在电缆敷设过程中不同位置的图像数据转换成待测电缆图像文件;故障监测模块,用于将待测电缆图像文件与参考电缆图像文件进行对比,二者相似度低于阈值时输出报警信号。通过多组配置在沿着电缆敷设路径布置的图像采集系统,保证全程监控,而环绕电缆径向布置的多个图像采集模块实施全方位监测,实现监测范围的360°无死角,再将实时采集的电缆与现有正常电缆的比对,可及时自动发现问题,输出报警信号并记录观察现场状况以及出现故障的位置,可便于技术人员及时掌握问题电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表面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电缆表面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力行业,对于电缆的检测常常是在生产过程中或电缆使用过程中,对于中间环节的电缆敷设过程,却对电缆暂无检测手段,但是在电缆出厂与电缆敷设之间的包装、转运、拆卸过程往往会存在电缆故障的隐患,目前已有的方法仅通过去检测电缆敷设过程中的力来辅助判断,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如下:1、无法直接判断电缆是否变形、损坏等问题;2、通过人工检测劳动强度大,效率低;3、及时性与真实性低;4、无法多维度判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缆表面检测装置,可实时监控电缆敷设过程质量并提高施工效率。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电缆表面检测装置,包括:多组配置为可沿着电缆敷设路径布置的图像采集系统,所述图像采集系统包括可环绕电缆径向布置的多个图像采集模块,多个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采集视角叠加之后大于等于360度;多组所述图像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同一段电缆在电缆敷设过程中不同位置的图像数据;图像处理模块,分别与多组所述图像采集系统连接,以用于将同一段电缆在电缆敷设过程中不同位置的图像数据转换成待测电缆图像文件;故障监测模块,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生成的待测电缆图像文件与参考电缆图像文件进行对比,二者相似度低于阈值时输出报警信号并存储所述待测电缆图像文件为故障电缆图像文件。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缆表面检测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多组配置在沿着电缆敷设路径布置的图像采集系统,保证全程监控,从而避免只检测出线时的故障,而每一图像采集系统设置环绕电缆径向布置的多个图像采集模块实施全方位监测,实现监测范围的360°无死角,再将实时采集的电缆与现有正常电缆的比对,可及时自动发现问题,输出报警信号并记录观察现场状况以及出现故障的位置,可便于技术人员及时掌握问题电缆,采取解决措施,存储后的文件可用于电缆故障视频的影音录像与回放功能,实现后期的追根溯源,与此同时还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保证敷设过程质量控制,为后续运维提供更有利保障。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参考电缆图像文件为第一组图像采集系统在同一段电缆出线时的图像文件。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与所述故障监测模块通过网络连接的上位机,所述报警信号及相应的故障电缆图像文件上传至所述上位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图像采集系统还包括支架、三角形安装架,所述三角形安装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为三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三角形安装架的三个角上。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三角形安装架包括第一关节、第二关节、第三关节以及三个滑轮,三个所述滑轮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关节、第二关节、第三关节两两之间,三个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关节、第二关节、第三关节上。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关节、第二关节相对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两侧顶部,所述第三关节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底部中心,所述第一关节与第二关节之间的所述滑轮一端与所述第一关节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关节铰接。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故障监测模块包括显示模块、图像对比模块、存储模块以及与外部设备进行交互的通信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待测电缆图像文件,所述图像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生成的待测电缆图像文件与参考电缆图像文件进行对比并输出报警信号,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故障电缆图像文件。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缆表面检测装置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图像采集系统硬件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图像采集系统硬件结构图(滑轮展开);图4为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的电缆表面检测方法流程图。附图标记:图像采集系统100、图像采集模块110、支架120、三角形安装架130、第一关节131、第二关节132、第三关节133、滑轮134;图像处理模块200;故障监测模块300、显示模块310、图像对比模块320、存储模块330、通信模块340;上位机4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考图1所示,为本技术方案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电缆表面检测装置,包括:多组配置为可沿着电缆敷设路径布置的图像采集系统100,图像采集系统100包括可环绕电缆径向布置的多个图像采集模块110,多个图像采集模块110的采集视角叠加之后大于等于360度;多组图像采集系统100用于采集同一段电缆在电缆敷设过程中不同位置的图像数据;图像处理模块200,分别与多组图像采集系统100连接,以用于将同一段电缆在电缆敷设过程中不同位置的图像数据转换成待测电缆图像文件;故障监测模块300,与图像处理模块200连接,用于将图像处理模块200生成的待测电缆图像文件与参考电缆图像文件进行对比,二者相似度低于阈值时输出报警信号并存储待测电缆图像文件为故障电缆图像文件。其中,报警信号可采用声光报警。由于电缆的敷设路径很长,在敷设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意外损伤,通过多组配置在沿着电缆敷设路径布置的图像采集系统,保证全程监控,从而避免只检测出线时的故障,而每一图像采集系统设置环绕电缆径向布置的多个图像采集模块实施全方位监测,实现监测范围的360°无死角,再将实时采集的电缆与现有正常电缆的比对,可及时自动发现问题,输出报警信号并记录观察现场状况以及出现故障的位置,可便于技术人员及时掌握问题电缆,采取解决措施,存储后的文件可用于电缆故障视频的影音录像与回放功能,实现后期的追根溯源,与此同时还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保证敷设过程质量控制,为后续运维提供更有利保障。获取图像的方法有很多种,在本方案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图像采集系统100可以选择视频采集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组配置为可沿着电缆敷设路径布置的图像采集系统(100),所述图像采集系统(100)包括可环绕电缆径向布置的多个图像采集模块(110),多个所述图像采集模块(110)的采集视角叠加之后大于等于360度;多组所述图像采集系统(100)用于采集同一段电缆在电缆敷设过程中不同位置的图像数据;/n图像处理模块(200),分别与多组所述图像采集系统(100)连接,以用于将同一段电缆在电缆敷设过程中不同位置的图像数据转换成待测电缆图像文件;/n故障监测模块(300),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200)连接,用于将所述图像处理模块(200)生成的待测电缆图像文件与参考电缆图像文件进行对比,二者相似度低于阈值时输出报警信号并存储所述待测电缆图像文件为故障电缆图像文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组配置为可沿着电缆敷设路径布置的图像采集系统(100),所述图像采集系统(100)包括可环绕电缆径向布置的多个图像采集模块(110),多个所述图像采集模块(110)的采集视角叠加之后大于等于360度;多组所述图像采集系统(100)用于采集同一段电缆在电缆敷设过程中不同位置的图像数据;
图像处理模块(200),分别与多组所述图像采集系统(100)连接,以用于将同一段电缆在电缆敷设过程中不同位置的图像数据转换成待测电缆图像文件;
故障监测模块(300),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200)连接,用于将所述图像处理模块(200)生成的待测电缆图像文件与参考电缆图像文件进行对比,二者相似度低于阈值时输出报警信号并存储所述待测电缆图像文件为故障电缆图像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电缆图像文件为第一组图像采集系统(100)在同一段电缆出线时的图像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故障监测模块(300)通过网络连接的上位机(400),所述报警信号及相应的故障电缆图像文件上传至所述上位机(4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系统(100)还包括支架(120)、三角形安装架(130),所述三角形安装架(130)固定在所述支架(120)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斌彭勇刘勇叶波
申请(专利权)人:长缆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