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多款压铸毛坯件型孔直径快速测量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23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多款压铸毛坯件型孔直径快速测量检具,包括带表检具和校准检具,所述带表检具包括外壳、百分表和深度测杆,外壳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贯穿孔,外壳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壳体和端盖,百分表包括表盘、轴套和测量杆,所述深度测杆的上端伸入所述贯穿孔内并且与所述测量杆的下端抵接,所述深度测杆的下端为上大下小且中心线竖直的圆台结构;所述校准检具包括校准块及凸台,所述校准块的上表面和所述凸台的上表面均为水平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研究设计获得的一种实现多款压铸毛坯件型孔直径快速测量检具,可快速实现毛坯件型孔端部直径大小检测,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和节省检测成本,确保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多款压铸毛坯件型孔直径快速测量检具
本技术属于检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实现多款压铸毛坯件型孔直径快速测量检具。
技术介绍
由于铸造业工件铸造的工艺特点要求,为了保证产品能顺利脱模,产品外观形状设计必须有一定的拔模斜度,包括各针孔等。为了保证产品针孔在加工过程中,满足图纸工艺要求,需对铸件产品毛坯孔径大端大小尺寸进行现场抽检或批量检验,保证其尺寸符合要求。在现有检测方法中一般采用卡尺或塞规等方法进行检测,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产品型孔存在一定的锥度,卡尺检测无法检测到孔径最大端尺寸位置,存在检测误差较大的现象。用塞规检测只能判定孔径大小的大概范围,无法检测出孔径的实际数值,且以上两者都存在检测效率低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多款压铸毛坯件型孔直径快速测量检具,可有效提高员工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保证测量结果精确性,具有使用和维护方便、故障率低、成本低、效率高、检测准确、使用寿命长、使用方便快速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实现多款压铸毛坯件型孔直径快速测量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带表检具和校准检具,其中:所述带表检具包括外壳、百分表和深度测杆,所述外壳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贯穿孔,所述外壳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壳体和端盖,所述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上端,所述百分表包括表盘、轴套和测量杆,所述轴套固定安装在所述表盘上,所述测量杆可移动安装在所述表盘上并且该测量杆的下端露出所述轴套,所述测量杆竖直设置并且该测量杆的下端伸入所述贯穿孔内,所述轴套固定安装在所述端盖上,所述深度测杆的上端伸入所述贯穿孔内并且与所述测量杆的下端一直保持接触状态,所述壳体上竖直设置有导向槽,限位杆穿过所述导向槽后与所述深度测杆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在导向槽下端的内壁用于限制所述限位杆向下移动的位移,所述深度测杆的下端为上大下小且中心线竖直的圆台结构;所述校准检具包括校准块及设置在校准块上表面的凸台,所述校准块的上表面和所述凸台的上表面均为水平面;所述凸台的上表面到所述校准块的上表面的距离h1与所述圆台结构小端的直径ФA相等,所述圆台结构所在圆锥的圆心角为2α,并且tanα=0.5;所述壳体的底面为水平面,以与校准块上表面的水平面贴合。优选地,所述带表检具还包括衬套,所述衬套固定套装在所述端盖内,所述测量杆伸入所述衬套并与该衬套间隙配合。优选地,所述带表检具还包括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上端抵住所述端盖的下端而下端抵住所述深度测杆的上端。优选地,所述深度测杆的上端具有轴肩,该深度测杆的上端的端部伸入所述压缩弹簧内并且上端的该轴肩抵住压缩弹簧的下端。优选地,采用千分表替换所述百分表。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对带表检具的深度测杆的圆台结构的尺寸进行设计,通过与校准检具上的凸台的配合,让校准检具作为标准,可实现对百分表(或千分表)的归零,确保检测的准确性。通过对深度测杆的圆台结构的尺寸要求,使带表检具深度测杆可放入孔径在一定范围内(圆台结构小端直径<型孔端部孔径<圆台结构大端直径)的型孔内进行检测,且带表检具的深度测杆的圆台结构其中一个横截面可与工件型孔的端部贴平,实现对型孔端部直径的测量。2)本技术通过研究设计获得的一种实现多款压铸毛坯件型孔直径快速测量检具,可快速实现毛坯件型孔端部直径大小检测,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和节省检测成本,确保检测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可实现多款压铸毛坯件型孔直径快速测量检具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限位杆在导向槽处的示意图;图4是采用本技术检测工件孔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图4所示,一种实现多款压铸毛坯件型孔直径快速测量检具,包括带表检具和校准检具,其中:所述带表检具包括外壳、百分表5和深度测杆6,所述外壳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贯穿孔,所述外壳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壳体1和端盖2,所述端盖2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上端,所述百分表5包括表盘、轴套和测量杆,所述轴套固定安装在所述表盘上,所述测量杆可移动安装在所述表盘上并且该测量杆的下端露出所述轴套,所述测量杆竖直设置并且该测量杆的下端伸入所述贯穿孔内,所述轴套固定安装在所述端盖2上,所述深度测杆6的上端伸入所述贯穿孔内并且与所述测量杆的下端一直保持接触状态(两者始终接触不分离),所述壳体1上竖直设置有导向槽11,限位杆61穿过所述导向槽11后与所述深度测杆6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在导向槽11下端的内壁用于限制所述限位杆61向下移动的位移,以防所述深度测杆6从所述壳体1内掉落,导向槽11的下端的位置要不影响深度测杆6与百分表5的测量杆保持接触,所述深度测杆6的下端为上大下小且中心线竖直的圆台结构;优选地,所述限位杆61为螺栓,限位杆61与深度测杆6螺纹连接。深度测杆6上可以竖直设置导向台,壳体内壁上可以竖直设置导向通道来对导向台的上下移动进行导向,或者深度测杆6也可以与壳体1间隙配合,从而使深度测杆6上下移动时不会歪斜。所述校准检具包括校准块7及设置在校准块7上表面的凸台8,所述校准块7的上表面和所述凸台8的上表面均为水平面。参见附图,所述凸台8的上表面到所述校准块7的上表面的距离h1与所述圆台结构小端的直径相等,所述圆台结构小端直径A,大端直径为B,圆台结构所在圆锥的圆心角为2α,并且tanα=0.5,圆台结构高度为h,伸入工件9的型孔91内的高度为h2;凸台8可以采用圆柱形,凸台8上端的直径优选与圆台结构小端的直径相等,便于两者进行对准和匹配。所述壳体1的底面为水平面,以与校准块7上表面的水平面贴合。进一步,所述带表检具还包括衬套3,所述衬套3固定套装在所述端盖2内,所述测量杆伸入所述衬套3并与该衬套3间隙配合,衬套3可以对测量杆的上下移动进行导向,使得测量杆不会偏离,从而有助于提高重复定位精度。优选地,所述衬套3为铜衬套。进一步,所述带表检具还包括压缩弹簧4,所述压缩弹簧4的上端抵住所述端盖2的下端而下端抵住所述深度测杆6的上端。该压缩弹簧4可以与百分表5内用于让测量杆回位的弹簧配合让深度测杆6向下移动来进行回位,有两根弹簧作用来让深度测杆6回位。进一步,所述深度测杆6的上端具有轴肩,该深度测杆6的上端的端部伸入所述压缩弹簧4内并且上端的该轴肩抵住压缩弹簧4的下端,这样便于压缩弹簧4的限位,而且也便于压缩弹簧4与深度测杆6更好地配合,使深度测杆6快速复位,便于测量各种朝向的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多款压铸毛坯件型孔直径快速测量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带表检具和校准检具,其中:/n所述带表检具包括外壳、百分表和深度测杆,所述外壳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贯穿孔,所述外壳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壳体和端盖,所述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上端,所述百分表包括表盘、轴套和测量杆,所述轴套固定安装在所述表盘上,所述测量杆可移动安装在所述表盘上并且该测量杆的下端露出所述轴套,所述测量杆竖直设置并且该测量杆的下端伸入所述贯穿孔内,所述轴套固定安装在所述端盖上,所述深度测杆的上端伸入所述贯穿孔内并且与所述测量杆的下端一直保持接触状态,所述壳体上竖直设置有导向槽,限位杆穿过所述导向槽后与所述深度测杆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在导向槽下端的内壁用于限制所述限位杆向下移动的位移,所述深度测杆的下端为上大下小且中心线竖直的圆台结构;/n所述校准检具包括校准块及设置在校准块上表面的凸台,所述校准块的上表面和所述凸台的上表面均为水平面;/n所述凸台的上表面到所述校准块的上表面的距离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多款压铸毛坯件型孔直径快速测量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带表检具和校准检具,其中:
所述带表检具包括外壳、百分表和深度测杆,所述外壳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贯穿孔,所述外壳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壳体和端盖,所述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上端,所述百分表包括表盘、轴套和测量杆,所述轴套固定安装在所述表盘上,所述测量杆可移动安装在所述表盘上并且该测量杆的下端露出所述轴套,所述测量杆竖直设置并且该测量杆的下端伸入所述贯穿孔内,所述轴套固定安装在所述端盖上,所述深度测杆的上端伸入所述贯穿孔内并且与所述测量杆的下端一直保持接触状态,所述壳体上竖直设置有导向槽,限位杆穿过所述导向槽后与所述深度测杆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在导向槽下端的内壁用于限制所述限位杆向下移动的位移,所述深度测杆的下端为上大下小且中心线竖直的圆台结构;
所述校准检具包括校准块及设置在校准块上表面的凸台,所述校准块的上表面和所述凸台的上表面均为水平面;
所述凸台的上表面到所述校准块的上表面的距离h1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灿亮李志宏方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鸿图武汉压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