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156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空调扇,包括:机身,风机组合,水蒸发载体组合,水槽组合,水箱,水泵和上水管;其中,该机身设有进风口,该进风口分割为多个进风部,该水蒸发载体组合包括多个水蒸发载体,每个进风部对应装设一个水蒸发载体,该水槽组合包括水槽和阀芯,该水槽包括流道、阀室和多个下水单元,该流道的一端设置入水口,该上水管的一端连通该水槽的入水口、另一端连通该水泵,该阀室设置在该流道中并与该流道连通,该阀室设有多个过水孔,每个过水孔对应一个下水单元,每个下水单元对应一个水蒸发载体,该阀芯可转动地安装于该阀室内,该阀芯的多个转动位置对应于该多个下水单元的不同供水状态。有利于实现多种蒸发量的调节,满足不同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扇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装置,尤其涉及到水蒸发式空气调节风扇。
技术介绍
水蒸发式空气调节风扇(也称空调扇),是一种节能降温产品,其原理是在风机组合的进风口处安装有水蒸发载体,风机驱驶空气通过水蒸发载体,促使水在常温下气化,水蒸发吸收气化热而使水和空气降温,未气化完的水流回水箱循环使用,降温的空气经风道和出风口吹出,直接给人感觉凉爽。加上不使用压缩机,而采用普通的风机,所以能耗低,成本费用低,在炎热的夏季深受用户喜爱。现有空调扇通常为后侧面进风,在进风口处设置一个水蒸发载体。当供水系统提供水源通过下水槽喷淋在水蒸发载体上时,整个水蒸发载体被浸湿润,载体的蒸发面积始终保持一致,在同一风速下,导致水的蒸发量也保持不变,无法实现在同一风速下调节蒸发量的大小,没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空调扇,有利于实现多种蒸发量的调节,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调扇,其包括:机身,风机组合,水蒸发载体组合,水槽组合,水箱,水泵和上水管;其中,该机身设有进风口,该进风口分割为多个进风部,该水蒸发载体组合包括多个水蒸发载体,每个进风部对应装设一个水蒸发载体,该水槽组合包括水槽和阀芯,该水槽包括流道、阀室和多个下水单元,该流道的一端设置入水口,该上水管的一端连通该水槽的入水口、另一端连通该水泵,该阀室设置在该流道中并与该流道连通,该阀室设有多个过水孔,每个过水孔对应一个下水单元,每个下水单元对应一个水蒸发载体,该阀芯可转动地安装于该阀室内,该阀芯的多个转动位置对应于该多个下水单元的不同供水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流道的另一端设置水位开关安装室,该阀室的侧壁上设置有该多个过水孔;每个该下水单元设置喷水口,该喷水口位于对应的水蒸发载体的上方。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水槽组合还包括:水槽盖,从动齿轮,主动齿轮,电机,开关盖,水位开关和磁浮圈,该磁浮圈设置于该水位开关安装室。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主动齿轮安装于该电机的转轴上,该水位开关安装于该水槽盖上并用该开关盖固定,该从动齿轮设置于该水槽盖外侧并与该阀芯固定连接,该电机固定安装在该水槽盖外侧,该主动齿轮与该从动齿轮啮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部和水蒸发载体的数目为二,该阀室设有两个过水孔。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机身包括前壳和后壳,该前壳正面设置该出风口,该后壳正面设置有该进风口。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风机组合固定安装在该前壳内侧,该后壳正面设置有水箱出入口,该水箱可移动地设置在该机身的下端,该水泵放置于该水箱内,该水槽组合固定安装在该后壳内侧的进风口上方,该上水管的一端连通该水槽的入水口、另一端连通该水泵。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阀芯的转动位置之一是:该两个过水孔之一处于开启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阀芯的转动位置之二是:该两个过水孔同时处于开启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阀芯的转动位置之三是:该两个过水孔之另一处于开启状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传统空调扇的整体水蒸发载体结构变换为水蒸发载体组合结构,将多个水蒸发载体并列安装于进风口的多个进风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在水槽的阀室内设置阀芯,实现多个下水单元的多种组合的下水,结构简单,成本低;由此,用户根据自身的需要,可以通过控制阀芯的转动位置来变化水蒸发载体组合的蒸发面积,有利于实现蒸发量的调节,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空调扇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空调扇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空调扇中水槽组合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空调扇中水槽组合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水槽组合中水槽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水槽组合中水槽的正视图。图7为本技术水槽组合中阀芯与水槽处于一种配合状态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水槽组合中阀芯与水槽处于另一种配合状态的立体图。图9为本技术水槽组合中阀芯与水槽处于第三种配合状态的立体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空调扇1机身11前壳111出风口12后壳121进风口1210第一进风部1211第二进风部122水箱出入口2风机组合3水蒸发载体组合31第一水蒸发载体32第二水蒸发载体4水槽组合40水槽401流道4011入水口4012安装室402第一下水单元4021喷水口403第二下水单元4031喷水口404阀室4041第一过水孔4042第二过水孔41阀芯42水槽盖43从动齿轮44主动齿轮45电机46开关盖47水位开关48磁浮圈5水箱6水泵7上水管8防尘网。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参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空调扇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空调扇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本技术提出一种空调扇10,其包括:机身1,风机组合2,水蒸发载体组合3,水槽组合4,水箱5,水泵6,上水管7和防尘网8。水蒸发载体组合3包括第一水蒸发载体31和第二水蒸发载体32。机身1包括前壳11和后壳12。前壳11正面设置出风口111。后壳12正面设置有进风口121和水箱出入口122。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21分割为第一进风部1210和第二进风部1211;在其他实施例中,进风口121可以分割为大于等于三个的进风部。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进风部1210、1211左右并列排布;两个进风部1210、1211的进风面积大致相当,只是位置不同。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进风部1210、1211可以是上下并列排布。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进风部1210、1211除了位置不同,进风面积的大小可以不同。可以理解的是,在两个进风部1210、1211进风面积大致相同时,两个水蒸发载体31、32的尺寸相应地大致相同;在两个进风部1210、1211进风面积大小不同时,两个水蒸发载体31、32的尺寸相应地大小不同。参见图3和图4,图3为本技术空调扇中水槽组合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空调扇中水槽组合的立体图。水槽组合4包括:水槽40,阀芯41,水槽盖42,从动齿轮43,主动齿轮44,电机45,开关盖46,水位开关47和磁浮圈48。参见图5和图6,图5为本技术水槽组合中水槽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水槽组合中水槽的正视图。水槽40包括流道401、第一下水单元402、第二下水单元403和阀室404。流道401的一端设置入水口4011、另一端设置水位开关安装室4012。第一下水单元402设置喷水口4021。第二下水单元403设置喷水口4031。阀室404设置于流道401的中间,与流道401连通。阀室404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下水单元402相通的第一过水孔4041以及与第二下水单元403相通的第二过水孔4042。结合参见图3和图4,水槽组合4的装配关系大致有:主动齿轮44安装于电机45的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风机组合,水蒸发载体组合,水槽组合,水箱,水泵和上水管;其中,该机身设有进风口,该进风口分割为多个进风部,该水蒸发载体组合包括多个水蒸发载体,每个进风部对应装设一个水蒸发载体,该水槽组合包括水槽和阀芯,该水槽包括流道、阀室和多个下水单元,该流道的一端设置入水口,该上水管的一端连通该水槽的入水口、另一端连通该水泵,该阀室设置在该流道中并与该流道连通,该阀室设有多个过水孔,每个过水孔对应一个下水单元,每个下水单元对应一个水蒸发载体,该阀芯可转动地安装于该阀室内,该阀芯的多个转动位置对应于该多个下水单元的不同供水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风机组合,水蒸发载体组合,水槽组合,水箱,水泵和上水管;其中,该机身设有进风口,该进风口分割为多个进风部,该水蒸发载体组合包括多个水蒸发载体,每个进风部对应装设一个水蒸发载体,该水槽组合包括水槽和阀芯,该水槽包括流道、阀室和多个下水单元,该流道的一端设置入水口,该上水管的一端连通该水槽的入水口、另一端连通该水泵,该阀室设置在该流道中并与该流道连通,该阀室设有多个过水孔,每个过水孔对应一个下水单元,每个下水单元对应一个水蒸发载体,该阀芯可转动地安装于该阀室内,该阀芯的多个转动位置对应于该多个下水单元的不同供水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扇,其特征在于,该流道的另一端设置水位开关安装室,该阀室的侧壁上设置有该多个过水孔;每个该下水单元设置喷水口,该喷水口位于对应的水蒸发载体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扇,其特征在于,该水槽组合还包括:水槽盖,从动齿轮,主动齿轮,电机,开关盖,水位开关和磁浮圈,该磁浮圈设置于该水位开关安装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扇,其特征在于,该主动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伴来庞亚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联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