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抗震底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02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抗震底座结构,包括固定板、锥形支撑板和具有内螺纹的螺纹套管,所述锥形支撑板设于固定板的中心处,所述锥形支撑板的尖端设有开口,所述锥形支撑板的尖端为小开口端,另一端为大开口端,所述锥形支撑板的大开口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管设于锥形支撑板的轴心处,所述螺纹套管的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管的另一端延伸至锥形支撑板的小开口端外部,所述锥形支撑板的小开口端的开口内径与螺纹套管的外径匹配,所述螺纹套管内螺纹连接有丝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锥形支撑板让固定板和螺纹套管连接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该结构具有较强刚性,能够抵抗管道受到的强烈震动,保持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抗震底座结构
本技术涉及管道
,特别是一种管道抗震底座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里的热点新闻频频爆发诸如“倒塌”和“震后变形”等事故,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自然灾害频繁,暴雨、洪涝、地震等灾害不断诱发,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尤其是地震,危害性巨大!且近年发生的频率不断提高,目前我们还不能对其做出准确的预判,更无法做到提前避险。一个个触目惊心的震后现场、一个个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让人民感觉到地震,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它正以令人惶恐的方式靠近,就像一个不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炸。对于地震的预防刻不容缓,尤其是地震多发地带,更需要注意建筑的抗震预防。2014年10月9号《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正式被批准为国家标准,发布并实施、填补了机电抗震的空白,成为中国建筑机电行业在抗震领域的里程碑。它促使建筑物及其附属结构积极增添抗震系统,也推动国内的抗震支架行业飞速发展起来。相关专家表示:为建筑布设抗震支吊架,一方面改变了管线系统动力特性,由柔变刚,地震作用下响应明显变小;另一方面,改变抗震支吊架处的重力吊架的受力,进而改变其设计、选型、加劲、锚固等,减轻地震造成的伤害。从而大幅的降低了地震中因机电设备引发的二次危害,及次生灾害。如图1-3所示,为目前使用的一种管道抗震支吊架,其包括固定板和螺纹套管,固定板与墙体固定连接,螺纹套管与固定板固定连接,螺纹套管内安装有丝杆,通过丝杆连接标准管束,其中,固定板为不锈钢材质。在受到管道受到震动时,轻微震动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在管道受到较大的震动时,由于不锈钢板子的自身刚性不足以抵抗震动冲击,固定板会由弹性变形转化为塑形变形,导致抗震支吊架失效的,使管道偏移失稳,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抗震底座结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道抗震底座结构,包括固定板、锥形支撑板和具有内螺纹的螺纹套管,所述锥形支撑板设于固定板的中心处,所述锥形支撑板的尖端设有开口,所述锥形支撑板的尖端为小开口端,另一端为大开口端,所述锥形支撑板的大开口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管设于锥形支撑板的轴心处,所述螺纹套管的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管的另一端延伸至锥形支撑板的小开口端外部,所述锥形支撑板的小开口端的开口内径与螺纹套管的外径匹配,所述螺纹套管内螺纹连接有丝杆。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管与固定板焊接固定,所述锥形支撑板与固定板焊接固定,所述锥形支撑板的小开口端与螺纹套管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锥形支撑板和螺纹套管均为不锈钢材质。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墙体通过膨胀螺栓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锥形支撑板让固定板和螺纹套管连接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该结构具有较强刚性,能够抵抗管道受到的强烈震动,保持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抗震支吊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截面A-A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抗震支吊架安装使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截面B-B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管道抗震底座结构的安装使用示意图;附图标记:10、固定板,11、螺纹套管,12、丝杆,13、标准管束,20、固定板,21、锥形支撑板,22、螺纹套管,23、丝杆,24、焊点,25、标准管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4-6所示,一种管道抗震底座结构,包括固定板20、锥形支撑板21和具有内螺纹的螺纹套管22,所述锥形支撑板21设于固定板20的中心处,所述锥形支撑板21的尖端设有开口,所述锥形支撑板21的尖端为小开口端,另一端为大开口端,所述锥形支撑板21的大开口端与固定板20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管22设于锥形支撑板21的轴心处,所述螺纹套管22的一端与固定板20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管22的另一端延伸至锥形支撑板21的小开口端外部,所述锥形支撑板21的小开口端的开口内径与螺纹套管22的外径匹配,所述螺纹套管22内螺纹连接有丝杆23。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螺纹套管22与固定板20焊接固定,所述锥形支撑板21与固定板20焊接固定,所述锥形支撑板21的小开口端与螺纹套管22焊接固定。实施例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固定板20、锥形支撑板21和螺纹套管22均为不锈钢材质。实施例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固定板20与墙体通过膨胀螺栓固定连接。相比于现有的管道抗震装置,本技术在螺纹套管22的固定板20之间,增加了锥形支撑板21,一方面可对螺纹套管22进行加固,另一方面通过锥形支撑板21让固定板20和螺纹套管22连接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该结构具有较强刚性,能够抵抗管道受到的强烈震动,保持稳定。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抗震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20)、锥形支撑板(21)和具有内螺纹的螺纹套管(22),所述锥形支撑板(21)设于固定板(20)的中心处,所述锥形支撑板(21)的尖端设有开口,所述锥形支撑板(21)的尖端为小开口端,另一端为大开口端,所述锥形支撑板(21)的大开口端与固定板(20)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管(22)设于锥形支撑板(21)的轴心处,所述螺纹套管(22)的一端与固定板(20)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管(22)的另一端延伸至锥形支撑板(21)的小开口端外部,所述锥形支撑板(21)的小开口端的开口内径与螺纹套管(22)的外径匹配,所述螺纹套管(22)内螺纹连接有丝杆(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抗震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20)、锥形支撑板(21)和具有内螺纹的螺纹套管(22),所述锥形支撑板(21)设于固定板(20)的中心处,所述锥形支撑板(21)的尖端设有开口,所述锥形支撑板(21)的尖端为小开口端,另一端为大开口端,所述锥形支撑板(21)的大开口端与固定板(20)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管(22)设于锥形支撑板(21)的轴心处,所述螺纹套管(22)的一端与固定板(20)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管(22)的另一端延伸至锥形支撑板(21)的小开口端外部,所述锥形支撑板(21)的小开口端的开口内径与螺纹套管(22)的外径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长宏杜青刘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共同制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