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植屋面排气管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81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种植屋面排气管防水结构,包括屋面顶板和排气管,所述屋面顶板竖直穿插固定有所述排气管,且所述排气管的底端与所述屋面顶板的底面持平,所述排气管露出所述屋面顶板顶面的部分外侧间隙配合有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和所述排气管之间的缝隙压实填充有防水涂层。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排气管外侧套装筒状的防水卷材并设置翻边,后通过防水涂层填充防水卷材内侧和排气管外侧之间的缝隙,之后通过在防水卷材外侧加装两个弧形套筒并通过管箍约束压紧翻边的方式来对防水卷材进行防护,以此通过设置防水卷材和密实的防水涂层的方式来提升对排气管处的防水效果,避免了排气管处出现渗水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种植屋面排气管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种植屋面防水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种植屋面排气管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种植屋面把工程防水、屋顶绿化和节能隔热三者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利于工程质量和室内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对城市“热岛效应”具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有利于增加城市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吸收有害物质,减轻大气污染,有利于改善居住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种植屋面需要设置排气管道来确保建筑室内的良好通风,然而目前种植屋面排气管的防水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采用仅在排气管与屋面顶板的接合处简单的涂覆防水材料的处理方式,防水效果一般,易在排气管处出现渗水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种植屋面排气管防水结构,在排气管外侧套装筒状的防水卷材并设置翻边,后通过防水涂层填充防水卷材内侧和排气管外侧之间的缝隙,之后通过在防水卷材外侧加装两个弧形套筒约束压紧翻边的方式来对防水卷材进行防护,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种植屋面排气管防水结构,包括屋面顶板和排气管,所述屋面顶板竖直穿插固定有所述排气管,且所述排气管的底端与所述屋面顶板的底面持平,所述排气管露出所述屋面顶板顶面的部分外侧间隙配合有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和所述排气管之间的缝隙压实填充有防水涂层,所述防水卷材的外侧间隙配合有弧形套管,所述弧形套管成对存在并组成封闭筒状结构,所述弧形套管和所述防水卷材之间的缝隙压实填充有填缝剂;所述防水卷材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外翻贴附在所述弧形套管的外侧,所述弧形套管外侧束紧固定有多个管箍,且所述管箍压紧所述翻边。作为优选,所述屋面顶板为混凝土结构,所述排气管顶端为弯管结构并朝下。作为优选,所述防水卷材为合成高分子材质,所述防水卷材为筒状结构。作为优选,所述防水涂层为泡沫胶。作为优选,所述弧形套管的弧长均为二分之一圆,所述弧形套管的PVC材质。作为优选,所述填缝剂为耐候硅酮结构胶。作为优选,所述管箍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管箍分别压紧所述防水卷材上下端的所述翻边。采用上述一种种植屋面排气管防水结构,施工布设时,从所述排气管的顶端将筒状的所述防水卷材套上后下移,并直至所述防水卷材的底部翻边贴附在所述屋面顶板的顶面后停止,保持所述防水卷材处于筒型状态并向所述防水卷材内侧和所述排气管外侧之间的缝隙压实充入所述防水涂层,当所述防水涂层的填充高度与所述防水卷材上部的所述翻边持平时停止,所述防水涂层优选为泡沫胶,以便所述防水涂层自身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且具有良好的粘接固定性能,所述防水涂层干结凝固后将两个所述弧形套管通过彼此对接呈封闭筒状结构的方式套在所述防水卷材外侧,所述弧形套管的底端应压在所述防水卷材下部的所述翻边上,上翻所述防水卷材上部的所述翻边,之后即可从所述弧形套管的顶部向所述弧形套管内侧和所述防水卷材外侧之间的缝隙压实充入所述填缝剂,所述填缝剂的填充高度应与所述弧形套管顶部持平,填充干结后将所述防水卷材上部和下部的所述翻边均外翻至贴附在所述弧形套管的外壁,之后即可将两个所述管箍分别束紧在所述弧形套管的上部和下部外侧并压紧所述防水卷材上部和下部的所述翻边,如此便完成了防水结构的施工布设,实现了通过设置所述防水卷材和密实的所述防水涂层的方式来提升对所述排气管处的防水效果,避免了所述排气管处出现渗水现象。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排气管外侧套装筒状的防水卷材并设置翻边,后通过防水涂层填充防水卷材内侧和排气管外侧之间的缝隙,之后通过在防水卷材外侧加装两个弧形套筒并通过管箍约束压紧翻边的方式来对防水卷材进行防护,以此通过设置防水卷材和密实的防水涂层的方式来提升对排气管处的防水效果,避免了排气管处出现渗水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外部图;图2是图1的正视剖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防水卷材;101、翻边;2、弧形套管;3、屋面顶板;4、排气管;5、管箍;6、防水涂层;7、填缝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种植屋面排气管防水结构,包括屋面顶板3和排气管4,屋面顶板3竖直穿插固定有排气管4,且排气管4的底端与屋面顶板3的底面持平,排气管4露出屋面顶板3顶面的部分外侧间隙配合有防水卷材1,防水卷材1和排气管4之间的缝隙压实填充有防水涂层6,防水卷材1的外侧间隙配合有弧形套管2,弧形套管2成对存在并组成封闭筒状结构,弧形套管2和防水卷材1之间的缝隙压实填充有填缝剂7。防水卷材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翻边101,翻边101外翻贴附在弧形套管2的外侧,弧形套管2外侧束紧固定有多个管箍5,且管箍5压紧翻边101。作为本案优选的方案,屋面顶板3为混凝土结构,以便屋面顶板3自身具有牢靠的使用强度,排气管4顶端为弯管结构并朝下,如此设置,便于排气管4在日常使用时,雨水不会经排气管4顶端灌入,防水卷材1为合成高分子材质,防水卷材1为筒状结构,如此设置,便于防水卷材1自身具有良好稳定的使用寿命和防水效果。防水涂层6为泡沫胶,以便防水涂层6自身具有良好防水效果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粘接能力,从而便于粘接防水卷材1和排气管4,弧形套管2的弧长均为二分之一圆,弧形套管2的PVC材质,以便弧形套管2自身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来防护防水卷材1及排气管4。填缝剂7为耐候硅酮结构胶,如此设置,便于填缝剂7自身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且具有良好的封堵严密效果,管箍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管箍5分别压紧防水卷材1上下端的翻边101,如此设置,便于通过两个管箍5来压紧束缚外翻的翻边101,进而确保弧形套筒顶端面和底端面处的防水性能。采用上述结构,施工布设时,从排气管4的顶端将筒状的防水卷材1套上后下移,并直至防水卷材1的底部翻边101贴附在屋面顶板3的顶面后停止,保持防水卷材1处于筒型状态并向防水卷材1内侧和排气管4外侧之间的缝隙压实充入防水涂层6,当防水涂层6的填充高度与防水卷材1上部的翻边101持平时停止,防水涂层6优选为泡沫胶,以便防水涂层6自身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且具有良好的粘接固定性能,防水涂层6干结凝固后将两个弧形套管2通过彼此对接呈封闭筒状结构的方式套在防水卷材1外侧,弧形套管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种植屋面排气管防水结构,包括屋面顶板和排气管,所述屋面顶板竖直穿插固定有所述排气管,且所述排气管的底端与所述屋面顶板的底面持平,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露出所述屋面顶板顶面的部分外侧间隙配合有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和所述排气管之间的缝隙压实填充有防水涂层,所述防水卷材的外侧间隙配合有弧形套管,所述弧形套管成对存在并组成封闭筒状结构,所述弧形套管和所述防水卷材之间的缝隙压实填充有填缝剂;/n所述防水卷材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外翻贴附在所述弧形套管的外侧,所述弧形套管外侧束紧固定有多个管箍,且所述管箍压紧所述翻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种植屋面排气管防水结构,包括屋面顶板和排气管,所述屋面顶板竖直穿插固定有所述排气管,且所述排气管的底端与所述屋面顶板的底面持平,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露出所述屋面顶板顶面的部分外侧间隙配合有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和所述排气管之间的缝隙压实填充有防水涂层,所述防水卷材的外侧间隙配合有弧形套管,所述弧形套管成对存在并组成封闭筒状结构,所述弧形套管和所述防水卷材之间的缝隙压实填充有填缝剂;
所述防水卷材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外翻贴附在所述弧形套管的外侧,所述弧形套管外侧束紧固定有多个管箍,且所述管箍压紧所述翻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种植屋面排气管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顶板为混凝土结构,所述排气管顶端为弯管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无忧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